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业科技事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功培育出了高产、优质农作物新品种、新组合1万多个,优良畜禽和水产新品种近100个,实现了主要农作物品种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更新换代5-6次,为推动我国粮食总产先后迈上8000亿斤、9000亿斤和10000亿斤三个台阶,肉、禽、蛋、果、蔬、水产等农产品供给充足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保障了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
我国先后建立和完善了杂交水稻“三系”和“两系”理论与技术,成功育成了汕优63、两优培九、协优9308等一批高产和超级稻新品种,超级稻高产理论研究与新品种选育居国际领先水平。小麦杂交育种、轮回选择、系统选育等传统育种不断取得突破,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等高技术不断创新;成功研制出小麦群体改良的理想工具“矮败小麦”,大幅度提高了育种效率。
现代育种技术体系的建立和新品种的成功育成,推动了农业生产品种的更新换代和农产品产量提升。目前,我国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等品种的产量潜力已分别超过800公斤/亩、700公斤/亩、1000公斤/亩和300公斤/亩,大面积示范亩产达到650公斤、550公斤、600公斤和200公斤。30年间,我国主要粮棉油作物实现2-3次大规模品种更新换代,每次更新使作物增产10%-20%。目前全国粮棉油主要作物良种覆盖率已达85%以上,新品种单产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摆脱耕地资源约束、实现粮食基本自给及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农作物高产超高产技术开发,支撑了主要农产品持续增产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要农作物的高产、超高产配套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农作物高产潜力得到不断挖掘,已经形成主要农作物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体系。在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方面,形成北方一季稻超高产栽培技术、南方双季稻超高产栽培技术、南方中籼稻超高产栽培技术、长江中下游中粳稻超高产栽培技术和再生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等模式,旱育稀植培育、水稻抛秧栽培技术已经覆盖我国主要水稻产区,目前应用面积接近3亿亩。
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方面,精播半精播技术、水肥合理调控技术及叶龄促控、氮肥后移等高产高效技术得到大面积应用,自上世纪80年代推广以来,已经覆盖我国长江中下游、黄淮海以及山西、陕西、新疆等小麦主产区近2亿亩。在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方面,随着杂交高产品种的不断涌现及地膜栽培技术发展,高产、超高产玉米栽培技术模式不断更新,使近30年的玉米单产水平提高了近1倍。
同时,随着农作物品种类型不断丰富和栽培技术水平的持续提高,我国多熟种植制发展迅速,30年来农田复种指数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相当于增加农作物播种面积1.6亿亩。
动植物重大病害有效防治,提升了农业生物灾害防控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在动植物重大病害防治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理论探索和技术攻关,取得了明显成绩。在稻飞虱、稻瘟病、小麦条锈病、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生物灾害防控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已基本控制了多种农业重大病虫害的暴发成灾。
其中,H5N2禽流感基因工程疫苗成为我国及东南亚等部分国家、地区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核心支撑技术,产生重大的社会、经济和国际影响;利用病毒反向基因操作技术,研制出国际上最新型的H5N1基因重组禽流感灭活工程疫苗,首次成功解决了水禽缺乏有效禽流感疫苗这一世界性难题,是目前全球唯一大规模应用的人类/动物流感病毒反向遗传操作工程疫苗;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可以同时预防禽流感和新城疫这两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规定的A类烈性禽类传染病,并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产业化应用,成为我国有效抗击禽流感的新型“杀手锏”。
设施农业迅猛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增收途径
通过30年的发展,我国的设施园艺面积已超过250万公顷,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300多倍,居世界第一。每年人均消费蔬菜量的20%是由设施栽培提供的,据不完全统计,仅山东省农业纯收入的32.6%是来自设施蔬菜生产。
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温室管理技术及集成组装综合技术应用,以及节能技术、土壤病害与连作障碍、专用品种筛选、低温逆境生理、高效无土栽培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使设施农业研究技术向高效、生态、安全方向发展。同时,大型的现代化装备也在不断地进入设施园艺领域,已从蔬菜生产扩展到了花卉、瓜果以及畜禽、水产养殖、林木育苗、中药材等的种植和养殖领域,水产工厂化养殖近1700万立方水体,深水网箱养殖超过518万立方水体。近年来,大型连栋温室以每年超过100公顷的速度增长,使我国的大型温室面积发展到2000多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