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用氨基酸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40%
2013年全球饲用氨基酸产业规模达384万吨,同比增长14.60%,价值约100亿美元。中国饲用氨基酸产量达到153万吨,同比增长30.48%,市场价值超过28亿美元。2013年中国饲用氨基酸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39.62%。
2008—2013年,4个主要饲用氨基酸品种产能大幅扩张,厂家进入、退出,对市场价格造成影响。希杰率先完成全球供应布局及销售网络建设,在赖氨酸、色氨酸市场份额竞争中脱颖而出。国内梅花凭借规模优势,在苏氨酸市场后来居上,超越老牌劲旅味之素成为全球最大的供应商。
全球供应区域变化与投资逻辑
2009年以来,受中国生产要素价格上涨的影响,国际发酵氨基酸企业在中国投建工厂的项目呈现减少的趋势,而更多选择在印尼、马来西亚、巴西、俄罗斯、美国等国家和地区。一是更加贴近消费市场,二是可以充分利用不同区域的原材料价格差异,从全球的角度调整供应量,以便降低成本、提高价格竞争力。
中国发酵氨基酸的新增项目更多是充分利用发酵领域优势、拓展产品线、形成配套产业集群优势,而采取的产业链延伸策略。如梅花、山西金泽、宁夏万胜、雪花生物、东晓生物等厂家。
2013年,氨基酸生产企业在运营模式和销售网络建设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除巩固本地市场份额外,通过建立合作、分销或者直接建立仓储等行为,为产品在全球市场销售建立稳定的供应途径。如大成与ADM订立分销协议、梅花在荷兰鹿特丹建设仓库、希杰与Sanimax公司分销的战略合作、味之素在新加坡建立区域管理和销售公司。
欧美需求拉动出口 苏氨酸价格已经达到底部
对于2014年市场形势,柳晓峰认为,欧美畜牧生产恢复性增长,将刺激氨基酸出口需求增长。2014年美国玉米价格低,中国产品参与全球竞争在原料价格上处于劣势,并考虑到人民币汇率、欧元汇率变化,2014年中国产品出口竞争会比较激烈。
从国内市场情况来看,在价格下跌、需求低迷的过程中,饲料用户采购意愿有限,库存周期在2—4周。
2013年,苏氨酸竞争整合的效果开始显现,领先企业市场份额在扩大,部分苏氨酸企业退出市场。苏氨酸价格目前基本是处于底部,长期看,苏氨酸的价格竞争仍在持续,但领先企业通过规模优势及综合竞争能力的提高逐步取得对市场的控制权,价格反弹的可能性增加。类似的局面也可能发生在色氨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