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国内大豆市场» 正文

今年二三季度国内外大豆豆粕价格将维持坚挺

作者: 来源: 日期:2003-01-01

   目前,大豆、豆粕市场中中期见顶言论盛行。对此,辽宁中期的分析师刘日分析认为,由于国内外库存紧张格局将导致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周边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包括物价的全面上涨将成为综合的推动性上涨力量,国际、国内大豆市场价格的大涨小回的牛市上涨行情将成为必然,国际、国内大豆和豆粕价格将在二三季度出现再创新高的强劲上涨行情,且上涨有望加速。

  --国际市场:CBOT大豆市场在二三季度将成为引领国际和国内大豆价格上涨的最直接动力

    一、世界大豆供求格局仍维持供略小于求的格局,去年美国大豆的减产使世界大豆供求格局改观,尽管南美大豆实现大幅度的增产,但是这仅是维持供求平衡所必需的最基本的条件

    美国农业部4月份的供需报告显示,全球大豆年度总产达1.9404亿吨,同比增产5.3%,其中南美大豆的增产成为全球大豆增产的持续亮点,目前南美大豆的总产达8990万吨,占全球大豆总产的46%份额。而由于天气干旱造成大豆减产,2002/03年度美国在全球大豆占有的份额已从去年的43%降至38%。

    2002/03年度,全球大豆的消费总量达1.9451亿吨,大豆需求同比增长5.6%。大豆2002/03年度全球供求之间的缺口达45万吨,是近年来首次出现的供大于求格局,这种供求之间缺口的出现导致全球2002/03年度的大豆接转库存相对上年度的3203万吨下降近100万吨,接转库存总量为3108万吨。全球大豆的库存消费比从上年的13.4%降至12%,虽然该库存比率较1996年8.4%的库存消费比还是偏高,但是南美的库存在目前全球的占有重要的比率,巴西、阿根廷的大豆库存达到2220万吨,占据全球大豆总库存量的71%,这同往年南美大豆库存只占全球大豆库存50%左右的份额相差甚远,而去年南美大豆库存占全球大豆库存总量的66%。

    二、美国国内大豆库存持续下降,且有望在后续阶段不断调整大豆接转库存数据,大豆库存数据有望下调到1970年以来低点,成为CBOT大豆价格上涨的最直接动力

    世界的大豆需求依然保持良好势头、美国大豆库存供应不断萎缩的心理加强,支撑了CBOT大豆价格上涨到600之上(主要指2003年11月之前的合约)。在4月份的供需报告中,美国农业部预测美国2002/03年度的大豆期末库存将降至1.45亿蒲式耳,是1996/97年度以来的最低库存值,但据许多CBOT交易商和分析师预测,由于美国大豆出口强劲,该数据将降至1.00亿-1.20亿蒲式耳。如果是美国农业部在陆续的报告中将美国大豆库存下调到该水准,那么大豆库存将可能为1970年以来的最低点。来自美国商品研究局的统计数据显示,1996/97年度的接转库存为1.32亿蒲式耳(358万吨),是1970年以来的第二个库存低点,当年CBOT大豆近期合约的最高价格冲击了903.5,创建高点的时间是1997年春季,第一个低点是在1975/76年度创建的1.03亿蒲式耳(280万吨),当时价格突破1000大关,直逼1100。

    美国国内大豆库存的紧张给交易商和贸易商带来的是未来货源供应将出现问题的心理预期。美国国内的供求紧张形势已非常严峻。按照4月份公布的1.45亿蒲式耳美国大豆接转库存来算,其2002/03年度的库存消费量比值已达5.2%,低于1996/97年度的5.4%库存消费比值,目前美国大豆的库存水平如果兑现了市场分析师1.10亿-1.20亿蒲式耳的预测值,其国内大豆的库存消费比率将直接逼近1972/73年的次低点4.6%和1964年的历史低点4.0%,目前图表上所能看到的高点1290就是在1973年创建的,历史会重演的预期将会刺激交易商丰富的想象,刺激CBOT大豆价格继续上行。

    三、旺盛的出口、中国的强劲需求已成为并将继续成为CBOT大豆上行的导火索

    美国农业部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1日,本市场年度美国大豆累计销售量达2745.16万吨,比去年同期2694.47万吨销售量高1.9%,而美国农业部预计本年度出口销售量为2708万吨,这意味着美国农业部将会在5月份以及后续的报告中继续上调美国大豆的出口数据,这对于原本紧张

  的国内库存无疑是雪上加霜。截至5月1日,本市场年度美国大豆累计出口装船量为2528.26万吨,去年同期为2423.60万吨,其中,销往中国的数量为756.89万吨,去年同期为432.08万吨。目前中国定购2002/03年度美国大豆已全部装运,但是有11.50万吨2003/04年度大豆已定购但未发运,去年同期该数值为11.30万吨。

    四、美国的大豆产业调整所带来的影响

    3月31日美国农业部发布的2003/04年度美国大豆种植意向报告来看,2003/04年度美国大豆的播种面积预计为7318.2万英亩,比上一年度的播种面积仅降低57.6万英亩。但根据往年的情况来看,1996年美国农业法案调整后,第二年播种面积的变化比较大。不过,今年的情况较复杂,由于目前玉米和小麦的价格相对较低,根据比价效应,今年美国大豆播种面积降幅可能不会太大。但是如果在播种的关键时节玉米价格出现恢复性上涨,在农业法案将玉米保护价格从1.89美元/蒲式耳提高到1.98美元/蒲式耳的情况下,玉米大豆播种面积的转化还将有部分逐渐兑现,且在5月上旬,玉米价格出现快速的上涨,以及潮湿的天气有转干的迹象,玉米播种面积的提升有望,并在近期内加速。

    五、美元贬值带来的影响

    在伊拉克战争全面展开的情况下,一贯以硬通货著称的美元再度出现大幅下跌,这对大豆价格的影响非常大。美元贬值带来的不仅是商品出口量的增大,也带来各种商品价格的上涨。按照目前欧元兑美元的比值计算,美元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贬值25%以上,CBOT的大豆价格已在575-580美分/蒲式耳一线构成底部。摩根·斯坦利的分析报告预测,美元还将贬值15%(报告发布到目前已贬值5%),这对于CBOT的大豆价格有很大的支撑作用。同时,美元贬值带来周边农产品价格上涨也对大豆价格构成了有利支撑。美国利用战争来达到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拉动全球需求的目的在逐步兑现。美元的贬值成为支持CBOT大豆以及豆类产品价格上涨的最坚强后盾,也成为其他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内在原因。

    同时,美元贬值对南美大豆市场形成了最有利的影响,由于美元贬值,而巴西、阿根廷国内的货币出现升值的迹象,导致南美大豆生产商出现强烈的惜售心理农民持豆观望的心态加重。

    六、2002/03年度的产量变化对市场的影响已在逐步减弱,主要体现在老合约上,但新年度作物恐怕就要转向天气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南美的天气问题。今年巴西大豆的产量预计在5100万吨,而阿根廷大豆产量应在3500万吨,全球大豆供需才能维持相对平衡格局。由于南美属热带雨林气候,在收割的时候,如果出现降雨将耽搁收割进度,造成大豆品质下降,另外,潮湿天气也会促进最近出现的大豆亚洲锈病蔓延,在部分地区造成减产。部分机构预测,巴西巴黑亚以及中西部部分地区出现潮湿的气候,形成了亚洲锈斑菌,导致大豆总产减少220万吨。5月初,巴西大豆收割进度达96%,基本上与5年平均进度持平;阿根廷的收割进度虽超过往年,但是近期在大豆主产省份圣菲出现的洪灾已导致部分大豆田地收割停顿,产量受到影响,大豆质量也同时受到影响。

    二是美国后期干旱天气的炒做。根据对以往年度的行情数据统计,5-8月期间,CBOT市场都要对天气进行炒做,在这种前提之下,上涨应是主趋势。从目前的土壤湿度状况来看,中西部地区依然呈现雨水过量,这种过量的降水与冬季百年不遇的干旱形成巨大反差,自然要引起重仓持有多头部位的商品基金的密切关注。去年的干旱导致美国超过400万吨的大豆减产,而今年的天气就显得尤其重要。

    七、基金持仓情况的影响

    不可否认,基金在CBOT市场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其持仓方向往往也成为市场的主导方向,由于决策的科学性,分析的专业性及操作上的系统性,使基金最终成为市场的领导者和市场方向的提前发现者,根据CFTC最新公布的持仓报告,截至4月22日,基金持有净多单68750手,可见其对后市的推动作用仍不可小视。

  --国内市场:

    一、国内大豆期货市场品种的转变,意味着市场将重新审定大豆的供求关系

    由于交割标的是 国产三等商品豆,非转基因食品豆的概念将正式得到市场认可,随着国内大豆符合标准的交割大豆数量越来越少,供求方面的矛盾将日益突出,可以这样说,大连大豆的仓单注册数量、或者说国产大豆的供求关系将仍决定后期价格的走向

    目前东北地区的国产大豆存货量虽然说法不一,但是品质较好的大豆数量相当有限已成为市场共识,能达到符合标准的交割大豆微乎其微。根据大连商品交易所的仓单注册情况,截至4月25日,大连大豆定点仓库注册仓单总量只有78780万吨。如此偏低的库存交割是难以令人理解的,毕竟大连市场5月大豆的价格已涨至2900元/吨之上,相对产地2500元/吨的大豆报价存在400元/吨的价差,虽然预期5月份在大连定点仓库存放的大豆将有30万吨,但是食品豆使用旺季7月份还没有来临就形成了如此紧张的局面,7月以及后续合约仓单注册的尴尬局面就可想而知了。

    二、国内大豆库存持续下降,可供应货源寥寥无几

    从来自市场专业分析人士对黑龙江地区的大豆库存统计情况来看,截至4月底,黑龙江地区大豆存货估计在85万吨左右,除了当地留用和做种,加上当地油厂的库存,可供流通的大豆只有40万吨左右,而从目前每个月外流15万-20万吨的大豆的情况来看,黑龙江当地大豆的存货最多够维持到6月底,虽然九三集团有30万吨左右的大豆存货(有大部分还要维持生产,有部分大豆水份偏高,品质难以达到交易所交割标准),但是可形成注册仓单的数量还是相当有限。

    三、“非典”的爆发将引发食品结构的改变,提升食品大豆的用量,也为铁路运输制造了麻烦

    “非典”导致以香港地区为代表的食品结构发生重大改变,肉类产品用量直线下降,而绿色健康食品被消费者青睐。同时,近年来人们对豆制品、高蛋白豆类产品的需求和用量在不断上升,虽然国内相关的预测机构估计食品大豆的月度用量在60万吨左右,食品大豆的实际月度用量可能要超过这个数值,意味着食品大豆流通领域的供求关系将陷入更加紧张的局面,将会突出表现在6月底和7月初,并可能在期货市场更加超前地反映出来。

    “非典”的爆发,也带来部分地区的铁路运输实施特殊的管制,从而对大豆的运输制造了麻烦。

    四、转基因政策给我国大豆产业带来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是深远的,国家可能会根据饲料压榨企业的实际需求状况,阶段性调控大豆的进口数量和进口节奏,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内大豆价格形成催化作用,也会对国内的豆粕价格构成支撑

    由于去年转基因政策的正式实施,国内大豆库存被全部清空,今年油厂北上东北产地的大举采购、产地九三压榨企业的迅猛扩张导致国产大豆过早推出大豆压榨市场,在今年一季度,我国采购的美国大豆就完成了去年采购的总额,截至5月1日,采购的756.89万吨已全部到位,而去年同期只有421.10

  万吨。同时,从外商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从南美订购的大豆数量也达近1000万吨。

    当然,对于豆粕市场而言,一切并不是如此乐观,国际、国内的豆粕市场将呈现呈现阶段性的背离,并且国内市场更多受制于国际豆粕市场和国际市场大豆价格的变化。

    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5、6、7月份进入豆粕的消费旺季,按照以往惯例,豆粕价格将会出现稳步震荡盘升,但是二季度的豆粕价格走势却由于“非典”的出现而扑朔迷离。

    国际市场大豆、豆粕价格的上行将对豆粕市场价格构成有利支撑。一季度CBOT大豆价格出现大幅上涨之后,二季度有望在美国国内大豆库存紧张题材的刺激下继续盘升新高,截至5月9日收盘,CBOT大豆7月价格已盘升至638美分/蒲式耳,国际市场大豆现货价格也随之同步走高,这样,中国大豆的进口成本价格涨至2600元/吨以上,导致港口部分企业停产,部分地区货源紧张,将对豆粕价格有支撑效应。

    由于“非典”,将直接影响饲料和养殖企业对原粮的需求。南方主销区对继续采购玉米和豆粕等大宗饲料原料普遍持有观望心理,采购积极性明显受到影响。从长期来看,如果“非典”疫情继续蔓延,病原体仍得不到确认,从公众的消费心态来看,人们对动物制品的需求势必继续减少,将进一步加剧饲料和养殖业的低迷,从而导致玉米、豆粕等大宗饲料原料的需求降低,进而导致大豆价格的走低,也将使我国大豆的进口以及豆粕的出口受到一定的影响。目前,由于我国已成为“非典”的重疫区,豆粕的出口遭遇阻力,出口陷入停顿状态。

    同时,5月中下旬,国内进口大豆的数量依然保持高位,而且阶段性的集中现象较明显,预期5月份期间大豆进口量在180万-200万吨之间,这在遭受非典打击的时刻无疑对于豆粕市场来说是雪上加霜,但总体来看,“非典”对豆粕市场的真正影响还存在相当大的变数,毕竟“非典”的来源、“非典”疫情的控制时间将最终决定其造成的实质性影响,如果“非典”的来源与畜禽无关,或者“非典”的疫情在短期内得到控制,中国的需求将依然成为世界亮点,豆粕出口将恢复正常,经济的高速增长还将维系,那么,“非典”不过是豆粕价格上涨过程的一个间歇符,经过二季度的短暂调整之后,豆粕价格后期将有望回升;但如果“非典”疫情在长时期得不到有效控制,那么,豆粕价格存在在目前价格低位震荡的可能。

    “非典”的出现对国内豆粕市场有利空的效应、对国际市场存在利好的一面,也是目前国际豆粕价格不断走强,而国内价格持续低迷的关键所在。

    综上所述,二季度,国际、国内的大豆市场都将面临库存紧张的局面,价格的上涨面临阶段性的加速,国际豆粕价格也存在良好的上涨机会,而国内豆粕价格面临的压力偏重,尽管如此,由于目前大连豆粕的盘面价格相对现货依然偏低,仍存在震荡上行的机会,但是涨幅明显要大打折扣,毕竟市场对于“非典”的心态反映还需要时间来调整。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