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六月以来,连豆市场开始了宽幅震荡整理走势,而连粕市场在连豆市场每次下跌时却都表现出了抗跌性,走势相对较强。什么原因导致两个市场走势的背离呢?笔者对此作了简要分析。
一、 从价格水平上看。同作为大豆副产品的豆油与豆粕,其价格直接受大豆价格的影响,即大豆的价格水平决定了豆油与豆粕的价格水平。从去年五月开始连豆市场就进入了持续上涨的行情,而豆粕价格的跟随却比较迟缓,一直表现为温和上涨,使得大豆与豆粕之间的价差不断拉大。正常大豆与豆粕的价差应该在450个点上下波动,而两个市场最大的价差曾一度达到了近700个点。从6月以来两个市场的走势来看,豆弱粕强正是二者向合理价差的回归过程。当然,两个市场的价差决不是某一合约决定的,而由从两个市场整体价格水平去考察。
二、 决定的供给的因素不同。大豆的供给直接取决于国内产量与大豆进口量,就今年而言,1-6月的进口量近210万吨,预计7月集中到港的大豆还将有近210万吨,这给连豆市场将造成较大的压力,就在此时国内就准备抛售80万吨陈豆,这将给短期供大于求的市场造成更大的压力。而豆粕供给的取决于豆油的需求情况。虽然大豆的供求会影响到豆粕价格的变化,但这种变化是间接,直接影响豆粕供给量还是国内豆油市场的需求量,豆油需求旺盛,豆粕供给自然充足,豆油需求淡季,豆粕的产量也会相应下降。我国豆油的需求高峰分为几个阶段,比较明显的是在12月~2月之间,此后就进入了需求淡季,各大压榨企业也会在进3月之后对自己的生产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
三、 引领需求的因素也不相同。影响大豆需求的主要是压榨行业的需求,引领豆粕需求的却是饲料业的淡旺季。每年4月下旬开始,国内养殖业进入高峰期,对豆粕的需求量也开始逐渐增加,这种需求旺季将一直持续到每年10月下旬。目前正处于压榨业的淡季,和饲料需求高峰,这就决定了大豆的走弱和豆粕市场的走强。
四、 新食用油标准的短期影响。新食用油标准将从8月1日开始实施,新的食用油标准,包括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等8种食用油强制性国家标准和5个方法标准中,对传统食用植物油的“压榨”与“浸出”工艺有了强制性要求,必须在产品包装上予以明确标示。另外,新标准要求所有油都要标明一级或二级,否则将被禁售。过去,中国大部分油脂加工企业在生产豆油时采用的是"压榨"法,国外因生产工艺较先进,多采用"浸出"法加工大豆。压榨法的出油率要比浸出法的出油率低,且采用浸出法生产成本一般要比压榨法低,所以近来国内较大的油脂厂大多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采用浸出法加工。而压榨法加工的豆油更符合人们食用观念,因此新的食用油标准开始实施初期,难免会对豆油市场产生冲击,近而影响对大豆的需求,导到大豆价格走低;对豆粕市场将面临供给短期供给减少的危机。
五、 新合约标准对豆粕的影响。豆粕新合约标准两个重大的改变就是交割库南移和合约月份的变化。交割库南移是针对我国大的加工企业都在南方沿海一带作出的选择,而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南方的油脂厂多采用进口豆进行加工,5-7月我国进口的多为南美巴西阿根廷的大豆,这些大豆的特点就是加工出的豆粕多为红色,不符合交割标准中呈黄色的要求,这样可交割豆粕的数量骤然减少。另外,由于合约月份的改变使8月与9月交割的豆粕相距时间较短,这种可交割豆粕的货源就更显不足,为这两个月合我的上涨找到强有力的支撑。
六、 储存难易程度不同。大豆与豆粕相比,较易储存,豆粕的储存对潮湿气候比较敏感。在目前多雨季节,豆粕的储存成本会相应增加,这都是构成豆粕价格上涨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