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豆粕市场回顾:
取消豆粕铁路建设基金致使粕价回落
今年元月初,市场预期国家将免征豆粕铁路建设基金。这一措施将使东北地区豆粕外运成本平均降低30%-50%,会有效地促进东北地区低价豆粕的外运。当时我国南方油厂多以进口大豆为加工原料,豆粕价格普遍较高,东北豆粕的外运会对南方市场形成一定冲击,这为豆粕价格的下跌创造了条件。
元月底,国家计委等9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落实进一步扶持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有关措施的通知》,鼓励大豆进口、豆粕出口,抑制豆油进口。此外,文件中明确了免征豆粕铁路建设基金的政策。由于市场预期减免铁路建设基金将对国内豆粕价产生利空影响,致使豆粕市场价格出现阶段性跌落。
季节性消费淡季使得豆粕价格继续走低
春节期间,豆粕需求出现季节性疲软,国内大部分地区豆粕成交量较低,少数大型加工厂快速下调豆粕出厂价格,而且一些地区的豆粕价格已经到达生产成本或跌破生产成本,在“买涨不买跌”的心理作用下,饲料生产企业采购更加谨慎,从而带动了国内市场豆粕价格整体下跌。
春运高峰结束后,东北铁路运输紧张的状况将得到有效缓解,黑龙江大豆外运的力度和速度明显加快,产区大豆将会进入销区市场,前期供应吃紧的状况将会有所缓和。市场销售价格保持平稳运行,山东地区豆粕价格为2000-2050元/吨,与节前价格持平。大连地区豆粕平仓价格为2000元/吨,价格走势一直比较平稳。截止2月19日,广东地区豆粕价格一直比较平稳,虽然叫价2100元/吨,但是成交价格一直稳定在2080元/吨左右。2月19日,东海粮油豆粕出厂价格涨至2030元/吨,比18日上涨30元/吨。
SARS重创国内养殖业导致需求大幅下降
4月份,SARS疫情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扩散,许多国家都陷入了恐慌。曾有科学家称SARS病毒很可能来自于动物,尽管没有确切证据,但许多国家和地区禁止买入我国的禽肉,欧美等国家的客商也纷纷解除我国禽肉产品的进口合同,使我国畜禽产品出口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据有关部门统计,当时我国禽肉产品出口同比下降了50%以上,使得国内养殖业遭受重创。
养殖业遭受重创的同时,国内饲料消费迅速减少,引发饲料企业生产下滑。据对江苏、河北、广东等省大型饲料生产企业的调查,今年这些企业的饲料产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30%左右。豆粕作为动物混合饲料的原料,有90%都用做饲料,这直接影响到国内豆粕的用量,使得豆粕消费大幅下降。
下半年国内豆粕市场展望:
豆粕价格面临季节性上涨
由于大豆生产具有很强的季节性,所以其下游产品豆粕的供应也具有季节性的特点。一般来说,每年的11月大豆上市之后的几个月是豆粕的生产旺季,4-8月是淡季。而豆粕的需求一般从每年的3月开始转旺,10月到达高点,因此每年的8-10月,豆粕价格往往会走出季节性高点。
豆油进口大幅增加支持豆粕价格
进入2003年以来,我国豆油进口数量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我国累计进口豆油37.77万吨,较2002年1-5月份的7.27万吨增长了419%。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6月份我国毛豆油到港量将达到18-20万吨,上半年进口毛豆油到港量接近65万吨,其中第二季度实际到港量将达到40余万吨。我国今年第三季度进口毛豆油到港量可能达到60-65万吨的较高水平,连同上半年到港的65万吨,前三个季度的到港总量将达到120-125万吨。如果将2002年第四季度52万吨的进口量计算在内,2002/2003年度的豆油进口总量将接近180万吨,较2001/2002年度的37万吨增长了140多万吨。这将是多年以来我国豆油进口量最大的一年。
豆油的大量进口,必将对国内豆油价格产生压制作用,这从近年来豆油价格产生抑制作用,这从近来豆油价格的逐步走低中可见一斑,后期豆油价格继续回落的可能性较大。由于豆粕与豆油价格走势正好相反,呈此跌彼涨的负相关关系,豆粕的回落将会促进豆粕价格的走强。
SARS疫情解除促使豆粕需求回升
随着世界卫生组织陆续解除对香港、广东、北京的旅游警告,说明SARS疫情在中国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旅游、餐饮业开始回升,养殖业也逐步复苏。据深圳检验检疫局最新公布的数据,内地活禽供港数量创下了单日出口量16.5万只的新纪录。目有,广州市各大家禽市鸡鸭鹅的售价比几个月前上涨了20%-100%,其他地区也有一定的涨幅。畜禽产品需求的大幅增长,这对粕价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大量进口大豆使豆粕市场面临较大压力
据中国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4月份我国大豆进口量达到220.85万吨,较3月份的186.4万吨增长了18.5%,创下我国单月大豆进口量的历史新纪录,此前的最高纪录是2000年8月份的189万吨。今年1-4月我国大豆进口总量达到610万吨,较上年同期的278.90万吨大幅增长了118.7%。预计上半年进口大豆的数量有可能超过1000万吨(根据对到港情况和船运情况的分析,5月和6月的大豆进口量将达到430万吨)。国家农业部最新公布的报告称,中国2002/2003市场年度将进口大豆1650万吨,而2002年的进口量为1394万吨。由于我国今年大豆进口量将创出新纪录,所以南方地区加工企业的进口豆源充足,但笔者认为其对豆粕的影响并非简单的利空。首先,进口大豆港口报价居高不下,目前仍在2680元/吨左右。按80%出粕率、18%出油率、120元/吨加工费、6000元/吨的豆油售价测算,豆粕销售成本为2150元/吨。高企的进口大豆价格使豆粕压榨成本维持高位,限制了下行空间。同时进口豆油大量到港,又打击了国内豆油价格,这将导致油厂提高豆粕售价以保证压榨利润。
国内大豆加工能力的作用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等部门调查,2002年我国大豆加工能力为3600万吨,2003年预计将达到6000万吨。但由于豆源及压榨利润的影响,不少加工企业经常停产,2002年的实际压榨量仅有1450万吨。据美国农业部6月份供需报告称,本年度中国大豆压榨量预计为2435万吨,即1948万吨豆粕产量。而国内豆粕需求量及出口量总和为1949万吨,供求基本平衡。所以对市场有决定性影响的是实际市场需求理及实际压榨量,而不是加工能力。
综合来看,今年南美大豆产量大幅增加,目前开始进入上市旺盛时期,加上巴西国内运输问题也开始缓解,这将对国际大豆价格产生压制作用,但对国内大豆市场的影响效应将十分有限。而国内大豆进口数量的大幅增加将对豆粕有一定压制作用,但随着SARS的解除、需求的回升,加上豆粕加工成本的居高不下等利好因素,后期国内豆粕市场价格上涨的可能性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