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造就豆粕牛市 后市预期仍有反复
自5月中旬以来,大连商品交易所的豆粕期货如脱缰野马,期价一路高走,短短2个多月里,期价振荡上行,特别是7月底以来,受利多传言支持,国内豆粕期价更是连续大幅上扬,凌厉走势更加让人叹为观止!本文试图从不同角度分析豆粕走势的强势,并对后市走势作出分析。
担心进口大豆供应吃紧,豆粕期价飙升
5月份以来,受进口大豆集中到货影响,国内大豆期价也大幅下跌,但是豆粕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却表现十分坚挺。从5月中旬到8月中旬,国内豆粕出厂价基本维持在每吨2150-2250元一带。而豆粕期货走势更是强劲异常,截止到周一收盘,2003年11月豆粕收报2202元/吨,较5月中旬的低点1950元每吨涨幅高达252元。
今年豆粕价格的走强,有着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虽然今年5月份后进口大豆到货数量激增,但是由于大油厂限产,人为造成市场供应紧张;此外,进口大豆成本持续不落,豆油价格则因为今年进口数量庞大而偏于低迷,使得油厂为了保证一定的加工利润,不愿调低豆粕售价,从而也是造成豆粕加工成本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进入7月份以来,随着利多传言的不断出台,豆粕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更是联袂走强。由于中国在2002年1-7月份进口了1227万吨大豆,较上年同期水平猛增1.5倍,加上我国大豆收获将从9月中下旬逐步开始,因此政府出台一系列举措,一方面增加国内大豆供应,同时对进口大豆严加控制,造成7月份以来不少进口大豆船货滞留港口无法卸货,提高了进口大豆的进口成本。
8月份以来,中国质检总局向六家国际大豆供货商出示红牌,理由是这些供货商对华出口的大豆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消息一出,国内大豆和豆粕市场全线飙升。之所以进口大豆的价格以及供应会对国内豆粕市场价格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要从我国大豆产业的现状分析才能得出合理的结论。
近些年来,中国压榨行业蓬勃兴起,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烹调油以及肉类的需求年年快速增长。但是大豆压榨能力的快速提高,和国内大豆产量的徘徊不前形成了鲜明对比。
正是由于国内大豆产量连年在1500万吨到1700万吨之间徘徊,无法满足油厂对原材料的需求,才造成我国大豆进口的持续增长,而国内豆粕的价格也就日益受到进口大豆成本以及供应的影响。
今年,由于国产大豆货源早早退出压榨供应,因此众多油厂不得不依赖进口大豆的货源,而进口大豆激增和发展国内大豆产业的矛盾,决定了我国政府不可能对大豆进口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从这一角度上说,进口大豆必然不会一帆风顺,而进口货源呈现阶段性的紧张甚至短缺,为豆粕价格上扬做了最好的注释。
近期上涨主要缘于担心进口货源中断,豆粕牛市虚火成分居多
进入8月份以来,豆粕期市价格呈现加速上扬之势,主要利多因素仍然来自于市场担心未来数月大豆进口可能出现中断。由于国内大豆收获在即,因此政府采取宏观调控措施限制大豆进口,目的是为了稳定国内大豆价格,保证国内豆农利益,进而促进国内大豆振兴计划的实施,从长远改善国内大豆质量和产量,降低对大豆进口的依赖性。
豆粕市场的上涨,很大程度上在于油厂出于对未来大豆货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