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期货王兆先认为, 大型油脂企业囤积是豆粕大幅上涨的重要原因.
近日连豆、连粕在CBOT大幅上涨的刺激下强势突破前期高点,走出强劲上扬行情。虽然有CBOT大幅上涨的比较效应存在,但从国内基本面情况看,大豆和豆粕现货和期货的市场表现,确实远远超出了市场预期。截至今年8月,大豆进口累计比去年同期增长135%,然而豆粕供应不仅没有缓解,反而在国内大豆压榨产能不断递增的情况下供应日趋紧张。这种反常现象与经济学中自由竞争所可能出现的情况有较大背离,而与经济学中寡头垄断市场特征高度吻合。由此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的问题:油脂行业是否已进入寡头垄断阶段?
大型油脂企业囤积是豆粕大幅上涨的重要原因
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分析,02/03年度国产大豆用于压榨的总量为800万吨,榨油消费总量为2160万吨。假设800万吨的油用大豆在8月底已经全部压榨,另外再假设去年的国产大豆在11月开始进入油脂企业,则从2002年11月到今年8月,平均每月消耗量为80万吨。而今年1-8月,进口大豆总量为1472万吨,平均每月184万吨,因此1-8月用于压榨的进口和国产大豆合计2112万吨,平均每月264万吨。
一般情况下,油脂企业的库存大豆是其当月产量的1.5倍。如果2112万吨的大豆扣除企业库存量全部压榨成豆粕和豆油,则平均每月大豆压榨量应该为2112/9.5=222.32万吨,其中9.5是按8个月加上1.5个月得出的,因为实际的压榨量要扣除1.5个月的库存量。因此,今年1-8月,国内豆粕的实际供应量应该达到222.32×8×0.8=1422.85万吨,平均每月为177.86万吨。而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数据,02/03年度油用大豆消费量为2160万吨,平均每月180万吨,按80%的出粕率,每月应有144万吨的豆粕进入流通市场。可见,按照今年市场油用大豆的供给量进行计算,得出的豆粕理论产量已大于国家权威部门的预期值144万吨,增幅达到23.51%。在这样的情况下,豆粕还出现这样的大涨行情,显然其背后必然还存在影响豆粕价格的其他重要因素。
显然,大型油脂企业囤积大豆是导致大豆和豆粕大幅上涨的重要原因。根据权威部门的统计,目前我国大豆压榨产能为5600万吨,按照库存量是月产量的1.5倍计算,5600万吨对应的库存量为700万吨,估计大型油脂企业有550万吨左右。也就是说,在今年1-8月可供压榨的2112万吨大豆中,实际压榨量只有1562万吨,平均每月195.25万吨,生产豆粕156万吨左右,与国家计划的144万吨接近。但考虑到养殖业两位数的增长,156万吨豆粕稍现不足。可见大型油脂企业囤积大豆,以获得寡头垄断收益,是大豆和豆粕大幅上涨的可能因素。
养殖业复苏是豆粕大涨的主要推动力
养殖业的复苏,也是导致豆粕大幅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下表是部分省份8月活猪及主要饲料同比及相对1月涨幅对照表。从表中可以看出,相对于去年8月,待宰活猪普遍出现较大涨幅,养殖业呈现明显复苏态势。虽然养殖业的复苏是豆粕大涨的主要推动力,但从表A中我们注意到,属于大豆和玉米主产区、同时也是主要养殖区的辽宁和吉林省,其豆粕同比涨幅要远远大于其他省份。特别是油脂企业较大的辽宁省,其豆粕涨幅高达12.70%,仅次于吉林。这点似乎让人难以理解。按照常理,主要饲料产地和主要压榨区的辽宁豆粕涨幅应该小于其他省份。也许可以用玉米产量减少来解释这个异常现象,但豆粕价格大幅上涨的背后,显然是大型油脂企业对豆粕垄断起着决定性作用。
大型油脂企业垄断效应,还体现在连豆和连粕的持仓上。前期一些粮油企业重仓持有连豆主力合约,导致连豆价格大幅上涨。在价格上涨到一定幅度后又反手做空,在连豆上建立了大量空仓,仅中粮集团和中粮期货在A0311上的空仓就达到1.4万手。由于进口大豆主要由大型油脂企业所垄断,因此中小油厂不得不高价买入期货进行交割。但当这些中小油厂接到现货还没有开始生产,豆粕价格已经达到历史高位,一波大级别的调整即将展开。周三连粕主力合约的跳水,事实上已经拉开了调整序幕。而从连粕持仓看,除了中粮期货外,排名靠前的主要是压榨地区会员。这说明大型油脂企业在获得了大豆现货和期货的双赢后,又开始在豆粕现货和期货上博弈中小油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