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国内大豆市场» 正文

大豆豆粕期市顺利过风险关

作者: 来源: 日期:2003-01-01

  10月14日,大商所以调整涨跌停板的方式提前防范化解市场风险,对此市场反应积极。至昨日收盘,在大幅减仓之后,大豆、豆粕期货各合约价格涨跌互现,交易量放大,持仓又恢复增势,市场风险平稳化解,大豆、豆粕期货顺利通过突发风险的考验。

  市场人士认为,此次大豆、豆粕期市风险是中国期货市场首次遇到的由不可抗力突发事件所引发的风险,而不是市场操纵所致,是国际大豆市场和现货市场风险集中向期货市场转移的体现。自7月底以来,美国芝加哥大豆期货市场遭遇六年来未见的快速上升行情,至10月上旬期货价格上涨了30%多,而国内大豆现货价格也不断攀升。由此影响,自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在不足20个交易日内,大连大豆主要合约上涨近500点,豆粕期货合约涨幅超过600点。在此行情发展下,部分投资者发生了较大的亏损。

  据交易所人士介绍,10月13日交易所对市场的监控结果表明,此次行情不存在大户操纵行为,市场持仓结构均衡合理,但部分会员面临爆仓风险。在交易所对会员的询问中,会员及投资者纷纷表示对交易所一线监管没有任何异议,但公司面临着严峻的结算风险,希望交易所能及时化解风险。在此情况下,交易所向证监会报告后,决定按《大连商品交易所交易规则》提请理事会研究化解市场风险措施。

  市场人士认为,交易所此次以调整涨跌停板的方式来化解市场风险的举措是合理的。通过缩小涨跌停板控制价格波动幅度,为市场提供了一段有效的缓冲时间区。缩小涨跌停板后,依照强平规则,空方投资者可以认赔出场,从而有效避免会员大面积穿仓的危险。在缩小两个涨跌停板幅度之后,第三个交易日将涨跌停板幅度扩大为6%,使市场在释放了前期风险和在会员与投资者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基本补回原规则下的涨跌幅度。由于此次行情中不存在大户操纵行为,因此市场某方主力利用风险防范化解措施改变原有行情趋势的情况也不会出现,这也是此次市场风险化解能够平静地进行,得到市场各方的理解和支持的重要原因。同时,此次风险的化解,也体现出大商所较好的会员和投资者基础。

  一位对国家大豆产业政策较为关注的市场研究人士认为,这次国际市场风险集中向期货市场转移,向我们提出了需要进一步反思中国大豆进出口政策的问题。该人士表示,国内大豆进口是以美国芝加哥期货价格为订价基准的,而目前国内大豆进口只能通过少数几家国际贸易商进行,且进口时间和数量较为集中,因此,国际炒家极易通过拉高期货价格向中国企业提高报价。当前应寻求市场化的大豆进口政策,并让进口大豆在国内市场流通起来,使企业能隐蔽、分散地视市场情况进行经营,避免授人以便利。同时,应进一步发展壮大中国的期货市场,争取建立中国自己的商品价格发现中心。

  对于期货市场,市场人士提出,通过此次突发风险,可以看出当前国内期货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投资者信用体系亟须提高和完善。当前在新兴加转轨的市场背景下,期货公司和投资者抗风险能力还很弱,投资者信用体系尚不完善,期货市场还无法承受市场的突发性风险,监管者也无法按西方期货市场那样以完全的市场化手段来管理市场。这次风险还要求交易所应与时俱进地完善风险自适应系统,将各种可能出现的市场风险纳入其中,以不变应万变。`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