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国内大豆市场» 正文

还其一个合理价位——从农产品的比价看大豆和豆粕价格

作者: 来源: 日期:2003-01-01

  大豆和豆粕价格在2002年下半年以来不足两年的时间之内上涨了一倍多,并大大地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其价格的上涨之快以及涨幅之大为国内所罕见,相对于小麦、大米、玉米,以及绿豆等农产品的价格来说已是高得令人咋舌。

  通常情况下,大豆价格与东北大米的价格比在1.2:1以下,与小麦的价格比在1.4:1到1.8:1之间,与玉米的价格比在2.8:1以下。可是,现在大豆与东北大米的价格比已经扩大到了1.73:1,与小麦的价格比扩大到了2.2:1,与玉米的价格比已经扩大到了3.06:1;并且大豆与其他主要农产品的比价仍在进一步地扩大。至于大豆加工的副产品豆粕,其对大豆的比价也在进一步的扩大,已由通常情况下的0.81:1扩大到0.89:1。由此观之,主要农产品的价格涨幅不如大豆的涨幅,而大豆的价格涨幅又不如豆粕的涨幅。

  大豆和豆粕的价格暴涨主要缘于国际大豆和豆粕的大幅上涨,而国际大豆价格的暴涨除了美国大豆连续两年减产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国大豆进口非常强劲。2003年中国的大豆进口量是2002年的2倍,是1999年的近5倍。如此强劲的中国买盘,强烈推动了国际大豆价格的上扬。中国大豆进口量的大幅上升并非完全出于中国大豆的消费增长,而有很大程度取决于国内大豆压榨产能的增长过快。据有关部门统计,2003年中国大豆的压榨产能已经超过5000万吨,而中国大豆2003年的实际压榨量估计不超过2800万吨,这就是说,还有近一半的产能属于“等米下锅”的状态。这从一定意义上造成了大豆市面供应的供应紧张,并导致了大豆价格的大幅上涨。

  大豆和豆粕快于其他农产品的上涨,导致大豆价格单方面偏离农产品价格水平将造成下列负面影响:

  其一、刺激短期投机,加大投机气氛。热钱出于对短期利益的追逐,会不断进入大豆市场,从而加大投机气氛,有可能给整个市场带来不良后果。

  其二、令国际炒家更更疯狂地逼中国的仓。面对中国大豆进口的强劲买盘,国际炒家,特别是美国的炒家在逼中国就范,他们在现货和期货两个市场双管齐下,令中国的买家没有丝毫的退路可走,由此来大量赚取中国的外汇。在诸多进口产品中,大豆的进口无疑是吃亏最大的一个品种。

  其三、将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后果。2003年大豆和豆粕价格的暴涨,使一部分在价格上涨之前入货的压榨厂获得了丰厚的利润,有些厂家当年已经收回投资。已经尝到甜头的厂家便要扩张其产能,而目睹过别人赚钱的人更是眼睛发急,争着抢着要建厂。众所周知,大豆压榨厂是科技含量比较低的企业,在一些发达的国家几乎很少建这样的厂,他们将这样的企业移到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相对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如果发展中国家只求眼前利益盲目扩张这样一种竞争性和科技含量并不高的企业,那么,最后的结果是整个行业衰退以及集体效益的长期滑坡。

  其四、迫使消费者寻找可替代品。大豆和豆粕的暴涨,令养殖业消费者苦不堪言。大豆和豆粕价格在不到两年的时间之内上涨一倍以上,但牛肉、猪肉和水产类的价格并没有出现什么明显上涨,多数肉类的价格基本上保持不变;与此同时,家禽的养殖还因亚洲禽流感的爆发而出现了大幅度的减少,禽肉一度无人问津。饲料(豆粕)价格的暴涨而禽畜价格基本稳定的非对称价格变化,挤干了养殖业的合理利润,这将迫使他们去寻找豆粕的可替代品。玉米、小麦、以及大米的使用量都有可能因为比价效应而增加。

  事实上,大豆和豆粕在亚洲爆发大规模的禽流感之时再度出现大幅上涨,在2月3日以后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每吨分别上涨531元和702元(期货价格),并且豆粕的涨幅大大地大于大豆的涨幅,实在没有多少可以站得住脚的理由,惟一可以解释的就是CBOT大豆涨了,投机多头追逐国际炒家的步履而已。可是,请不要忘记,亚洲的基本面毕竟与美国不同。

  大豆和豆粕脱离农产品的总体价格水平而单方面地疯涨,这种状况很难维持长久,比价效应将最后挤去泡沫,还其一个合理的价位。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