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国内大豆市场» 正文

论国家宏观调控与中国进口大豆

作者: 来源: 日期:2003-01-01

  据新华社北京电,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穆怀明在日前举行的“光大2004中国投资论坛”上说:“银行是否加息不加息,需要观察6、7月份物价变动水平之后才有可能做出决定。”穆怀明认为,2003年以来,中国全面的物价上涨有着复杂的背景,从时间上看,目前还难以肯定上涨会不会持续下去;从政策背景来看,这次物价上涨是在政府没有追求通货膨胀的条件下发生的,粮食产品的不足是造成本轮物价上涨的主要供给因素,以信贷资金发放的投资需求快速增长对生产资料的价格增长起到的决定性的作用是推动本轮物价上涨的主要需求因素。穆怀明说,以传统的居民消费物价上涨为特征的通货膨胀属于传统的货币稳定问题;与此同时,注定资产价格的上升属于目前中央银行所关注的金融稳定的问题。实际上,翻开历史,我们就会知道,上一次的通货膨胀也是由农产品的上涨而引起。

  2003年下半年,物价全面上涨的动力引擎为不起眼的农产品——豆粕(各界人士可查资料)。豆粕的上涨导致了其上游产品大豆的上涨,而大豆的上涨导致了同样是粮食作物的玉米的上扬,玉米的上扬又导致了小麦价格的上扬,继而导致其它连动货物价格的上涨,包括钢筋、水泥等的直线上升。现在国家正实施宏观调控,在信贷规模上,在土地供应、房地产等等方面,千方百计使上涨的过快幅度能平抑下来。市场经济,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以大豆为例,如果国家有关部门一味抵制巴西大豆进口,在目前的调控还不完全奏效之时是不明智的,唯有把国际上便宜的大豆拉进来,使其下游产品豆粕以及食用油价格下调,才能使其它工业产品相应降下来。如果今年小麦、菜籽丰收,才不致于使饲料等农产品的价格上升,一旦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控制不住,物价肯定会有新一轮的上涨,这样,国家宏观调控就会失败,通货膨胀就会发生。

  总之,放开进口便宜大豆是促使居民消费品——食用油价格下降,农业生产资料——豆粕以及饲料价格下来的主要因素。如果采取强制的抵制,不但会发生贸易争端,而且是与国家宏观调控相违背的,同样是不明智的。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