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国内大豆市场» 正文

抑制贷款与抑制物价

作者: 来源: 日期:2003-01-01

  4月25日,央行再次提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这是自去年9月21日提高1个百分点后的第二次调高,并视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情况,实行差别准备金率制度和再贷款浮息政策等。两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至少将商业银行2600亿元可用于放贷的资金装进了“铁笼子”。专家称,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将削弱商业银行的长期放贷能力,减少社会资金的供给。

  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与当前的物价上涨有着直接的关系。一季度末,我国的物价继续走高,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季度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8%,涨幅比上年同期上升2.3个百分点。全国35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快速上涨,房屋销售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7.7%,其中涨幅最快的是上海、沈阳、青岛、

  重庆、南京、杭州等九个城市。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剔除鲜菜、鲜果和能源等价格变动因素影响后,一季度价格总水平同比实际上涨3%,反映价格上涨的压力正在增加。

  物价之所以继续走高,在一定程度上与没有很好地抑制货币膨胀有一定关系。从第一季度的贷款增长情况看,继续呈现出大量增长态势,这是助长物价继续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据人民银行发布的消息,一季度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7.9万亿元,同比增长20.7%。一季度贷款累计增加9131亿元,同比多增加596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6.7万亿元,同比增长20.1%,1-3月份贷款累计增加8351亿元,同比多增加247亿元。金融机构外汇贷款余额为1402亿美元,同比增长29.9%,一季度增加94亿美元,同比多增加42亿美元。

  最近,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全国外资银行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时指出,今年以来信贷增速偏快,比年初预期高出10个百分点。提高存款准备金的政策,将有助于控制货币投放和贷款增加速度,保证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

  显然,商业银行缴存于中央银行的准备金率提高以后,其用于贷款的日常头寸相应就要减少;银根收紧,商业银行就不得不考虑对于某些风险高、效益差的行业和项目终止贷款甚至退出。长期以来,降低不良贷款率成为激励商业银行的目标,加之近来的投资需求膨胀,银行往往通过增加新贷款(做大分母)的办法从形式上降低不良贷款率,这就积聚了金融系统风险。央行调控无疑是要给靠银行信贷堆积起来的投资热降温。

  商业银行之所以积极增加贷款,有着内在的动因,除上面提到的为了上市降低不良贷款率外,还有着经营效益的需要。一方面存款大量增加,积蓄着放贷能量,需要寻求投向,提高经营效益,如果银行吸收的存款放不出去,只作为存款准备金或备付金交存人民银行和上级行,商业银行就会处于亏空的状态,这与商业银行的经营宗旨相背离。在经营利益的驱使下,各家银行积极发放贷款也就不足为奇了。从第一季度金融运行的情况看,贷款增长幅度虽然较大,但仍小于存款增长幅度,这当然有着金融宏观调控的影响。

  目前我国物价水平虽然呈上升趋势,但抑制贷款增长不能急刹车,这样会把经济增长的源头堵死,资金是经济发展的血液,贷款保持适度的增长无论对经济、企业、银行、政府都是十分必要的。

  2003年1月前,我国经济还笼罩在通货紧缩的阴影下,人们常把通货紧缩与银行“惜贷”、“惧贷”结合起来,言外之意是银行制造了通货紧缩。现在翻过来,部分领域的物价出现上涨,又说银行加速贷款膨胀,助长了物价上涨。是非曲直、莫衷一是。尽管目前居民消费物价水平还不是太高,人们还是保持了高度的警惕,对银行快速增长的放贷提出了质疑。人民银行对此也采取了相应的配套措施,对商业银行的放贷能力进行渐进约束。这是十分必要的,这对于当前抑制物价上涨有着重要的现时意义。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