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一,美国CBOT相关农产品期货以及棕榈油期货收盘情况:
2、据贸易商称,由于国际植物油价格下跌,印度种植户可能会选择增加播种谷物,减少油籽作物的播种面积。贸易商指出,如果食用油价格疲态持续下去,农户很可能不会大规模播种花生或者大豆,相反会选择播种棉花、粗粮甚至甘蔗等作物。如果收获期间食用油价格仍然呈现下跌,农户就会增加销售油籽。
3、阿根廷大豆价格周一追随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涨势,交易量也增加.在主要的出口港罗萨里奥,大豆价格报每吨587/590披索(198/199美元),上周五报每吨571.2披索.交投活跃,成交量报4万吨,上一交易日成交8,000吨,在布兰卡港,大豆收高17-19披索,报每吨570/572披索。
4、以下是6月14日美国港口30天内交货的美国1号黄大豆出口报价(单位 美分/蒲式耳):
5、截止到6月11日,巴西大豆种植户已经销售了2003/04年度大豆的69%,高于去年同期的销售比例67%以及五年同期平均进度66%。如果按照巴西2003/04年度大豆产量为4997.6万吨计算,已经销售大豆的数量达到3456.5万吨。虽然销售比例高于去年同期,但由于天气不利造成巴西大豆总产量降低,从而造成已经售出的比例表现为高于上年。
6、新华社报道,2004年前5个月,我国共进口大豆750万吨,较上年同期下降了2%。5月份进口量为90万吨,远远低于四月份120万吨进口水平。今年前四个月的进口中,大约90%来自美国,巴西和阿根廷分别是第二和第三大大豆供应国。1至5月份我国食用油进口总量同比增长了79%,总量达270万吨。
7、印度5月份进口豆油33,000吨,上年同期为157,799吨,据印度炸油协会统计,今年5月份印度共进口食用油252,852吨,远低于2003年同期的724,630吨进口量。该协会没有指出进口大幅下降的原因。另据统计,5月份共进口毛豆油33,000吨,同样远远低于上年同期的157,799吨进口。
8、据美国农业部周一公布的世界油籽市场贸易报告显示,2004-05年度世界豆粕价格下跌,将刺激消费量增长6.6%。中国和欧盟对大豆和豆粕的需求预期恢复性增长,2004-05年度中国预计进口2400万吨大豆,而欧盟将转而进口豆粕。。
9、阿根廷和巴西的大豆生产者和出口商想建立一个类似“欧配克”的组织,以增强其在大豆贸易中的主导权,这一组织目前主要是针对中国的。该想法是在中国因巴西大豆质量问题而退货,导致大豆价格大幅下跌后产生的。巴西在这一问题上尚未统一意见。据悉,大豆价格已经从52雷亚尔/袋下降到38雷亚尔/袋。
大豆7月份合约(2004年)收盘:872"4美分,涨跌:25"4美分/蒲式耳
豆油7月份合约(2004年)收盘:28.11美分,涨跌:0.28美分/磅
豆粕7月份合约(2004年)收盘: 279.5美元,涨跌:8.2美元/短吨
小麦7月份合约(2004年)收盘: 356"4美分,涨跌:6"0美分/蒲式耳
玉米7月份合约(2004年)收盘: 288"2美分,涨跌:2"美分/蒲式耳
棕榈油7月合约(2004年)收盘: 1520林吉特,涨跌:-12"林吉特/吨
2、据贸易商称,由于国际植物油价格下跌,印度种植户可能会选择增加播种谷物,减少油籽作物的播种面积。贸易商指出,如果食用油价格疲态持续下去,农户很可能不会大规模播种花生或者大豆,相反会选择播种棉花、粗粮甚至甘蔗等作物。如果收获期间食用油价格仍然呈现下跌,农户就会增加销售油籽。
3、阿根廷大豆价格周一追随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涨势,交易量也增加.在主要的出口港罗萨里奥,大豆价格报每吨587/590披索(198/199美元),上周五报每吨571.2披索.交投活跃,成交量报4万吨,上一交易日成交8,000吨,在布兰卡港,大豆收高17-19披索,报每吨570/572披索。
4、以下是6月14日美国港口30天内交货的美国1号黄大豆出口报价(单位 美分/蒲式耳):
港口 报价 与昨日变化
路易斯安那湾港口 932.50-934.50 +27.50
大湖区托莱多港 886.50-890.50 +25.50
大湖区芝加哥港 882.50-892.50 +12.50-19.50
大西洋沿岸诺福克港 898.00 +26.00
5、截止到6月11日,巴西大豆种植户已经销售了2003/04年度大豆的69%,高于去年同期的销售比例67%以及五年同期平均进度66%。如果按照巴西2003/04年度大豆产量为4997.6万吨计算,已经销售大豆的数量达到3456.5万吨。虽然销售比例高于去年同期,但由于天气不利造成巴西大豆总产量降低,从而造成已经售出的比例表现为高于上年。
6、新华社报道,2004年前5个月,我国共进口大豆750万吨,较上年同期下降了2%。5月份进口量为90万吨,远远低于四月份120万吨进口水平。今年前四个月的进口中,大约90%来自美国,巴西和阿根廷分别是第二和第三大大豆供应国。1至5月份我国食用油进口总量同比增长了79%,总量达270万吨。
7、印度5月份进口豆油33,000吨,上年同期为157,799吨,据印度炸油协会统计,今年5月份印度共进口食用油252,852吨,远低于2003年同期的724,630吨进口量。该协会没有指出进口大幅下降的原因。另据统计,5月份共进口毛豆油33,000吨,同样远远低于上年同期的157,799吨进口。
8、据美国农业部周一公布的世界油籽市场贸易报告显示,2004-05年度世界豆粕价格下跌,将刺激消费量增长6.6%。中国和欧盟对大豆和豆粕的需求预期恢复性增长,2004-05年度中国预计进口2400万吨大豆,而欧盟将转而进口豆粕。。
9、阿根廷和巴西的大豆生产者和出口商想建立一个类似“欧配克”的组织,以增强其在大豆贸易中的主导权,这一组织目前主要是针对中国的。该想法是在中国因巴西大豆质量问题而退货,导致大豆价格大幅下跌后产生的。巴西在这一问题上尚未统一意见。据悉,大豆价格已经从52雷亚尔/袋下降到38雷亚尔/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