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豆油资讯» 正文

食用油新标导引行业洗牌

作者: 来源: 日期:2003-01-01
强制标示生产工艺,大批中小油厂面临出局危险

  食用油新标导引行业洗牌

  新的食用油标准经过几个月的酝酿终于浮出了水面。据负责起草这项新标准的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的有关人士介绍,新的食用油标准,包括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等8种食用油强制性国家标准和5个方法标准中,对传统食用植物油的“压榨”与“浸出”工艺有了强制性要求,必须在产品包装上予以明确标示。另外新标准强制执行的一点就是所有油都要标明一级或二级,否则将被禁售。

  另一方面,食用油行业除了个别花生油厂家采用物理压榨法外,包括大豆油、粟米油、菜籽油等大都采用浸出法。很显然,这一个对前者有利的食用油标准,必将在业内掀起狂澜。

  新标准下半年出台

  山东莱阳鲁花集团公司市场部王江伟告诉记者,我国目前使用的食用油标准是在1986年至1988年间制定的,有许多方面已不适合目前市场的发展和人们对食用油品质的要求。现在人们更加注重合理的营养搭配与平衡膳食,对食用油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企业都希望制定新的食用植物油标准。

  福临门广州分公司经理吴振华也表示深有同感,他说,以前的食用油只要达到国家要求的质量标准,就可以在标识上打出达到某一质量等级的编号代码,而这种非常专业的编号消费者根本不知如何区别,因此,优质的食用油在市场上很可能就得不到应有的认知度,这对厂家和消费者都是一种损失。

  正是基于这种原因,国家从去年8月份起,就开始了新标准的起草工作。据透露,新标准的起草目前已基本完成,正由有关部门审核,最保守估计将会在下半年内出台。

  强制明示制作方法

  在食用植物油的制作工艺上,我国一直存在着两种方法:压榨法和浸出法(即汽油浸出法)。由于浸出法有出品率高的特点,为不少企业所应用。目前除了花生油采用压榨法外,大豆油、粟米油、菜籽油等大都采用浸出法制作。

  据知情人士透露,“浸出法”在国内粮食系统被长期普遍使用,目前国家的规定中也允许用浸出法制作食用植物油。但由于“浸出法”制作过程中需添加一种汽油并会在成品油中有微量残留,尽管已符合国家有关残留量指标,不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但始终未能满足一些苛刻的消费者的要求。

    另外,有些食油厂虽然采用机榨法生产工艺,但厂方后来又将压榨的豆饼、花生饼、菜籽饼等本来用作饲料的废渣再采用汽油浸出法浸出,然后又将浸出的油混在机榨油里提炼,有些油厂还将浸出油单独出售。而消费者对此却一无所知。

    因此,新标准要求明示制作工艺,主要是考虑到消费者应该享有知情权。并把明示油类产品的制作工艺作为一项强制标准来要求,如果不在外包装上注明生产工艺的产品将不得在市场上销售。

    同时,新标准还明细了许多过去比较模糊的标识方法,如过去只在产品上简单标注“烹调油”、“色拉油”的方式将随着新标准的颁布实行而被禁止,取而代之的是类似“一级、二级”这样的表述方式。

    大批企业将被淘汰

    新标准虽然对这两种制油工艺都不排斥,但知情的消费者对比两种制油方法的安全和卫生程度后,很容易就得出物理压榨法更具优势的结论。因此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人们追求食品品质安全的意识越来越强,食用植物油领域的洗牌契机立马凸现。

    番禺合兴油脂市场部经理张伟翔表示,由于新标准将对两种生产工艺的技术标准进行更加严格的规范,因此目前市场上鱼目混珠的局面肯定会有所改变,一大批实力不足的食用油生产企业会因产品质量不能达标而被淘汰。因此有利于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另一方面,一些产业链不够完善的大企业也可能面临很大压力。红果实红花籽油广州分公司负责人胡志解释说,因为这些企业靠收购初级毛油进行加工,无论是进口的毛油还是国产的毛油,绝大部分都是通过浸出法生产的。因此,新标准的出台将给目前的市场带来一次洗牌机遇。

    国家粮食局的有关人士也从侧面印证了这种说法,该局一位人士透露,新食用油标准的出台是比较慎重的,因为像豆油、花生油这类大标准容易与产品进口的技术壁垒、贸易壁垒相关联,因此,新标准出台前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与国家相关的部门沟通,以符合世贸原则。(记者 杨彩芳)

    ■ 名词解释

    浸出法

    是指将六号轻汽油与粉碎后的油料进行充分混合后再进行油脂的抽提。六号轻汽油作为一种石油化工产品,对人体的毒害作用显而易见。专家们说,在国家规定的残留指标之内,对人体的生命没有威胁。然而,如果技术和设备不佳,超标的残留溶剂将会危害人体健康。

    压榨法

    原理是靠物理压力让油脂从油料中分离出来,相比于“浸出”法,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安全、卫生、无污染,不含任何溶剂残留。由于压榨法出油率低,所以目前除了花生油采用此种工艺制作外,包括大豆油、粟米油、茶籽油等大都采用浸出法制作。

    ■ 声音

    广东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庞先生:

    南方以使用花生油的消费者居多,由于南方不是花生盛产地,因此,许多大型企业从小农作坊里收购花生毛油进行制作,而这些毛油质量很差,对保质期有一定影响。因此,产业链不完善的企业将会影响比较大。

    鲁花食用油市场部品牌经理霓循阳:

    鲁花一直把物理压榨法当成产品的一大卖点,事实证明鲁花的宣传引导是正确的。新国家标准如果实施得好的话,应该说鲁花就沾了政策的光。另一方面,对消费者而言也保护了其知情权。

    福临门广州分公司经理吴振华:

    目前我国食用油市场销售额为1000多亿元人民币,国内各类食用油生产企业达16000多家,在市场上叫得出名的品牌就有500多个。这次国家推出新的标准,估计行业80%以上的企业会被淘汰。

    由于食用油进入门槛低,几万元可以做罐装厂老板,而大规模的油脂企业需投入上亿或几十亿元,因此食用油整体质量一直没能明显提高。新标准的实行,有利于清理门户和保护正规的厂家。

    深圳南顺油脂技术部夏主任:

    浸出法和压榨法都是国家比较成熟的两种制作方法,因此,新标准的出台对整个行业影响并不会很大,更不会影响食用油终端价格。并不能说哪种方式就绝对好,但一些提供原料的小企业会面临比较大的压力,随着厂家对原油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一些质量达不到要求的企业则可能面临生存困难。

  南方都市报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