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近期食用油涨价,贵州省粮食局有关分析认为,涨价属正常的价格波动,市民不必跟风抢购,油价将逐步回落。当前,我省油脂市场受全国豆油涨价的拉动,菜籽油价格上升较快,10月20日至24日,菜油批发价已由7400元/吨上涨到7800元/吨,零售价由8.00元/公斤上升至8.40元/公斤。
油脂价涨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是我国属油脂进口国,近年来全国每年的油脂消费缺口在350—500万吨左右,需要靠进口弥补。进口的油粮品种以大豆为主,主要贸易伙伴是美国,我国50%的大豆由美国进口,由于美国今年大豆减产,产量为1996年以来的最低,因而出口价格上升,导致我国进口成本增加;
其次是由于战争等多种因素,石油价格上升,导致海运价格上涨,进口成本增加;再次是由于我国原定转基因临时条例9月20日期满,虽然可延长至明年4月底,但必须办理有关手续,程序繁琐,因此9月以前大豆进口相对集中,而10月份则很少有大豆运抵港口,导致大豆供需矛盾集中凸现;
三是国内加工企业在原料价格持续高开高走的情况下,大多是勤进快销,加速周转,导致库存下降,在油价上升情况下,反而惜售,待价而沽;最后,国内消费者有“买涨不买跌”的消费心理,集中时间购油,导致商品油供应一时紧张。
从油脂产需情况看,应该说,2003年度全球是产大于需,据有关资料反映,全球油脂生产量为1亿吨,而消费量则为9922万吨,2000年度以来,全球油脂库存连续几年下降,今年全球油脂库存将有所增加;从全国的情况看,2003年度,全国油料产量比上年略为增长,预计国内生产油脂1140万吨(菜油380万吨,豆油390万吨,花生油220万吨,棉油100万吨),进口350万吨左右。
据初步统计,1—9月,我国已进口大豆1600多万吨,进口食用植物油300多万吨,大量的进口加上国内加工,也是供大于需状况;再从省内情况看,贵州食用植物油历来产大于需,本年度油菜籽生产丰收,总产量达64万吨,与上年持平,除有小部分销往省外,绝大多数尚在省内加工和消费。据统计,今年仅粮食部门就收购加工油菜籽24万吨,产油8.5万吨左右,若全省按566万城镇居民计算,人均15公斤,超过全国人均占有水平,如再加上省外进入的金龙鱼、福临门、鲁花等多品牌的食用植物油,贵州的油脂供应是充裕的。
综上所述,菜籽油受豆油价格的上涨所拉动,目前价格上涨属正常现象,这次食用油脂价上涨,总体上还是在合理的范围内,市场供求紧张只是暂时的,由于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所以油价将会逐步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