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市场期价反弹 且行且珍惜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4-11-18

  金秋时节,大洋彼岸的大豆因收割速度缓慢而带来了CBOT大豆期货的连续反弹。自10月份以来,美国因阴雨影响了大豆的收割,CBOT大豆期货期间反弹了近5%,国内豆粕、豆油期货也在长期下跌之后出现企稳反弹态势。

  不过,美国大豆供大于求的局面已经无法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田地里那39.27亿蒲的大豆终将被收割。反弹过后,豆粕终将继续原来的下跌趋势以消化庞大的产量。

  USDA供需报告依然利空,美豆库存宽松,南美预期高产

  美国农业部于11月10日公布新的大豆月度供需报告,本月报告将美豆单产上调至47.7蒲式耳/英亩,对应8340万英亩的收获面积,美豆总产量达到1.0773亿吨的历史新高,较上月预估产量增加100万吨左右。美国农业部在上调美豆产量的同时调高美国国内压榨需求和出口需求,致使美豆期末结转库存量并未增加,继续保持在1225万吨水平,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美豆巨大丰产压力对市场形成的利空影响。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2014/2015年期末结转库存量相当于上年度的4.9倍,约为过去十年期末库存平均值的2倍。美豆过于宽松的库存状况无疑将限制豆类价格反弹的高度。

  对于全球大豆市场,美国农业部将全球大豆产量上调860万吨达到创纪录的3.1206亿吨水平,主要是由于美豆产量增加所致。美国农业部并未像其他机构那样调降南美大豆产量预估,而是维持巴西9400万吨和阿根廷5500万吨产量不变,显示南美大豆因延迟播种造成的减产并未获得美国官方认可,南美丰产前景对远期豆类市场的影响依然存在。

  其实11月USDA公布的大豆供需报告还是略低于我们的预期的,这为后期进一步上调预留了空间,我们认为美豆的实际产量还是可能要大于USDA预计的大豆产量。美豆增产的趋势已定,只是增产的幅度还存在疑问,后期继续上调单产和产量是大概率事件。目前已有多家机构预计美豆最终产量将创历史新纪录。总体来看,目前美豆产量丰产格局确定,后期可能的数据定稿将在明年1月份,

  因此,考虑到今年美国大豆产量有望创下历史最高纪录。新年度美豆供应充裕的局面将压制期价,国际大豆价格反弹持续性有限。

  后期大豆将迎来季节性进口

  2013/14年,中国共进口大豆约6900万吨,相比上一市场年大幅增加1000万吨。今年1至9月,中国进口大豆为5274万吨,同比增加15.3%。随着美豆陆续上市,11、12月进口量将井喷式增加,港口大豆库存消化有限,而且还会呈现季节性增长。并且进口大豆平均成本9月份为557.83美元每吨,已经连续4个月下降,降至2012年4月份的水平。这将对豆粕价格形成压制。目前订购美国大豆,到我国主要港口的完税成本约3400元/吨,明年装船的南美大豆到我国完税成本不到3200元/吨,都显着低于当前沿海地区3600元/吨的进口大豆价格。

  国内豆粕需求依然低迷,豆粕现货涨幅明显低于期货

  据生意社监测,目前国内生猪价格整体仍处于弱势震荡局面,终端市场需求未见明显好转,生猪疫情有所增加,生猪价格上涨承压,生猪商品指数不断下跌,11月1日,生猪商品指数为99.86点,较周期最高下降了16.00%。

  加之目前天气渐冷,生猪疫情进入高发季节,疫情由北向南扩散,加速了部分地区生猪出栏,生猪市场终端需求低迷,猪价进一步弱势。受生猪价格持续弱势影响,目前国内仔猪价格已经跌至低位。母猪存栏连续3个月下降。这一因素将抑制豆粕消费的增加。最新数据显示,国内能繁母猪9月份的存栏量为4479万头,较2013年9月份的5008万头减少了529万头,同时也较上月的4502万头减少了23万头。生猪存栏量的大幅下降反映出对饲料的刚性需求规模的下降,进而降低对豆粕的需求。

  受到10月份进口大豆到港量偏少,油厂开机率不高因素的影响,国内部分地区豆粕供应持续偏紧,油厂豆粕库存量也在持续下降之中,国内主流油厂豆粕表观库存量为90.8万吨,较前一周环比下降7.15%,但仍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45.6%。而在本轮国内豆粕价格持续反弹之后,终端采购意愿有所下降,饲料厂商总体不愿过分追涨。现货豆粕的涨幅则明显低于期货。

  豆粕现货成交并未明显放量,终端追涨采购心态谨慎

  本周国内豆粕现货价格持续反弹,但并未刺激成交持续放量,本周国内主流油厂豆粕成交总量为40.78万吨,环比下降33.79%。由于目前美豆处于收割期,离大量上市还有一段时间,而当前南美大豆供应量逐渐呈现季节性降低,这使得目前国内部分油厂相继采取了停机限产,以等待美国新豆原料的补充,后期国内11-12月低成本进口大豆到港量将出现季节性回升,届时国内豆粕现货价格或面临新一轮下跌压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