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logo

国产大豆增产提质稳收益 期现同频向振兴


来源: 作者: 时间:2022-10-10
  “风烟绿水青山国,篱落紫茄黄豆家。”作为大豆的原产国,中国有着上千年的大豆种植历史,《诗经》中“中原有菽,庶民采之”的记述即为证明。如今,作为重要的食品、油料、饲料基础原材料,老百姓餐桌上的“刚需”,大豆种植生产和产业兴旺对中国粮食与畜牧业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巩固可靠。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农业农村部制定了《大豆振兴计划实施方案》,促进大豆生产的恢复发展。在此过程中,大商所紧密围绕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新格局,不断完善品种合约规则、优化交割布局、拓展服务模式,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助力大豆稳产增产保供。
  完善补贴机制 实施振兴计划 大豆生产水平显著提升从近十年国产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数据看,“V”型反转是最明显的特征。2012—2015年,国产大豆种植面积逐级走低,跌至1亿亩左右,对应的产量也只有1200多万吨。此后的2016—2022年,国产大豆市场回暖,种植面积逐渐回升至1.6亿亩的较高水平,产量数据逼近2000万吨,有望创造历史。
  回顾国产大豆的“反弹路径”,就不得不提到2014年和2017年发生的两件大事。
  先是在2014年,国家取消了大豆临时收储政策,并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开展“价补分离”的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改革试点——农户按照市场价格出售大豆,如果市场价低于国家划定的目标价,则根据价差和种植面积给予豆农补贴,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种植收益。
  到了2017年,国家结合三年试点经验,对目标价格政策做了进一步调整,开始实行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机制。新机制下,国产大豆的价格完全交由市场决定,不再设置目标价格作为价格“隐形上限”,且农户在价高时依然能稳定获得种植补贴。至此,较为完善的国产大豆种植补贴机制基本形成。
  在黑龙江省大豆协会会长唐启军看来,不断完善的大豆补贴政策发挥了积极的杠杆作用。与玉米相比,大豆的单产明显更低,种植收益也相对较低,农民种植意愿不高,因此,国家不断加大大豆生产补贴力度、调动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是大豆种植面积得以提升的关键所在。
  在理顺补贴机制的基础上,更多政策措施也在陆续落地实施。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大豆振兴计划,随后农业农村部印发《大豆振兴计划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明确要实现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改善产品品质,努力增加大豆有效供给,提高我国大豆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唐启军表示,此后东北、黄淮海等主产区大豆种植面积大幅增加,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于《方案》提供了指导和保障。据统计,仅2019年全国大豆种植面积就增加约1000万亩。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要“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为国内大豆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心剂。在政策面的强力支持下,今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或增加2000余万亩,国产大豆供应将进一步得到保障。
  立足食用需求 品质持续改善 企业转战豆制品加工业虽然同称“大豆”,但国产大豆和进口大豆有着本质区别——国产大豆均为非转基因大豆,蛋白质含量高,主要用于满足食用需求;进口大豆则大多为转基因大豆,油脂含量高,主要用于生产食用油和养殖用豆粕。
  考虑到居民对饮食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扩种增产,进一步改善国产大豆的品质也是这些年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大批科研人员持续精心选育。十年间,国产大豆品质有了明显提升。
  唐启军向期货日报记者列出了这样一组数据:以大豆主产地黑龙江省为例,2011年,大豆完整粒率平均值87.2%,粗蛋白质含量平均值38.4%;到了2021年,大豆完整粒率平均值89.4%;粗蛋白质含量平均值39.1%。稍作对比即可发现,十年来,国产大豆的品质和营养价值都有所提升。
  记者还了解到,黑龙江省相关科研机构选育的一些新品种,蛋白质平均含量已经达到43%—44%,黄淮海产区一些新品种的蛋白质含量甚至达到了46%—47%。而根据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公布的报告,2020年美国食品级大豆的平均蛋白质含量仅有35%—36%,甚至鲜有品种能超过42%。可见,在蛋白质含量方面,国产大豆具有明显优势,非常适合用于加工大豆蛋白及各类豆制品。
  事实上,近年来九三油脂、八旗粮油等一批企业也确实抓住国产大豆蛋白含量丰富、营养价值高的特点,从压榨领域转战食品加工领域,并成为带动国产大豆振兴的重要力量。
  紧跟现货市场 完善定价机制 豆一期货体现优质优价长期以来,全球转基因大豆进出口市场主要以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价格为定价基准,我国还没有形成非转基因大豆独立的定价体系。国产大豆虽然优质,但在价格上难以体现,往往只能被动跟随国际市场亦步亦趋。建立符合国产大豆特点的定价体系,势在必行。
  2018年,大商所紧跟国产大豆现货市场变化,对豆一期货的交割质量标准进行了优化,由之前只注重大豆外观变为同时注重粗蛋白质含量等内在品质,并按粗蛋白质含量差异设置升贴水,从而更好反映了国产大豆市场上主流的蛋白标准,体现了优质优价。此外,大商所还贴合国产大豆贸易物流由港口转运转变为产区直运的趋势,将交割基准地由大连变更成黑龙江哈尔滨,降低了企业交割成本,提高了交割便利性。
  一套优化“组合拳”打下来,效果显而易见。从2017年至2022年上半年,国产大豆期现货价格的相关性由0.41升至0.99,提升141.46%;豆一与豆二期货的价差也从293元/吨增至1077元/吨。价差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市场对国产大豆品质的认可及需求的逐渐增长。期货价格有效起到了引导农民种植优质大豆、增加种植收益,以及引导加工企业分级合理使用大豆资源的效果,为更好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
  唐启军说,经过优化,豆一期货价格已经能够反映主产区主流蛋白豆的价格,并开始向全球市场提供我国优质高蛋白大豆的价格信息。同时,国内外大豆的价格关联性也在逐渐减弱,豆一期货价格逐步摆脱了CBOT大豆期货价格的影响,开始呈现独立的市场行情,并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非转基因大豆期货市场,也具备了为全球交易者提供定价和风险管理服务的条件。
  目前,中粮等多家龙头企业均已参与豆一期货市场。大豆蛋白企业参与度也逐渐提高,参与豆一期货企业的大豆蛋白加工量约占全国的80%。今年,在非转基因大豆进口业务中,已经有企业开始参照豆一期货价格进行基差贸易。
  有效管理风险 保障种植收益 “保险+期货”贡献锦囊妙计作为从农产品“起家”的商品期货交易所,大商所始终心系服务三农。而农民对金融知识的了解程度和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天然决定了其并不适合直接参与期货交易。如何发挥好豆一期货的风险管理功能,帮助广大豆农稳收增收、摆脱“靠天吃饭”的困局,成了大商所人一直思考的问题。
  前期,大商所持续多年深入田间地头普及期货知识、开展宣传调研,发现相比于“期货”,广大农民对“保险”的接受度明显更高——大家普遍参与过政策性保险,也对商业保险有或多或少的了解。何不借助保险的“群众基础”,将期货市场和广大农户联系起来呢?灵光闪现,“保险+期货”于2015年诞生,并获得了相关部委的认可。
  所谓“保险+期货”,可简单理解为农户参考期货价格购买保险产品,到期时如果相关期货合约价格(或据此测算的收益)低于赔付标准,农户即可获得相应数额的赔付。这一模式最终通过期货市场来对冲风险,但对于农户来说,却有着保险一样亲切的容貌。2016年,随着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大商所正式将“保险+期货”试点推广至国产大豆。豆一期货终于在服务广大豆农的舞台上迎来了大显身手的好机会。
  提到“保险+期货”带来的好处,黑龙江省海伦市的豆农可能感触最深。尤其是2019年的项目覆盖了全市250万亩大豆播种面积的61.18%,承保现货近25万吨,在当年遭受严重涝灾的背景下,帮助23个乡镇的近2.4万户农户获得9773万元赔付,成为迄今覆盖面积最大、赔付额最大的“保险+期货”试点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还引入了基差收购模式。农户可参考豆一期货价格,随时选择合适的价位,根据“选定价位+事先约定的基差”计算出的售价向黑龙江省农投集团点价卖粮。这样既提升了农户售粮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又可使企业提前锁定货源、对冲价格波动、稳定生产经营,有效实现了企业与农户的共赢,以新颖的方式将《方案》中提到的“发展订单生产增效益”落地落实。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安徽省太和县的种粮大户徐淙祥回信,向当地的乡亲们表示问候,对全国的种粮大户提出殷切期望。而这位“全国种粮标兵”,同样也是大豆“保险+期货”项目的受益者。
  徐淙祥坦言:“这两年大豆种植收入一直不稳定,有时候丰收了却卖不上好价钱,有时候遇上好价钱了却没有好的收成,这使我种大豆产生了犹豫情绪。但自从有了‘保险+期货’,我再也不担心收入不好了,只管好好种地就可以了。”2021年,在大商所的支持下,华安期货牵头开展的大豆“保险+期货”收入险项目在太和县落地,当年即实现理赔901万元,相当于平均每亩地可获得18元赔付。徐淙祥个人出5000元为840亩大豆买了收入险,获得了15000多元的赔付,让他喜笑颜开。
  到了今年夏天,新一期“保险+期货”项目启动后,太和县想要投保的农户排起了长队。这一幕,就是“保险+期货”为国产大豆种植业带来改变的缩影。
  据统计,2016年至2021年,大商所共支持开展大豆“保险+期货”项目57个,涉及种植面积881万亩,现货量137万吨,农户28万余户,理赔2.94亿元,有效保障了豆农收益,起到了良好的引导示范作用。
  今年,大商所响应党中央号召,针对性推出“大豆振兴”项目,为黑龙江、山东等8省区的12个大豆“保险+期货”收入险项目提供支持。在5480万元各级财政资金的帮助下,173万余亩土地的27万余吨大豆将因此获得保障。
  十年来,国产大豆价格形成机制不断完善、单产总产显著提高、品质溢价逐步凸显,在多个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间,随着豆一期货的不断完善,国产大豆优质优价的观念深入人心,“保险+期货”也为大批豆农稳收增收保驾护航。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在科技投入、规模化种植等方面,我国大豆产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期待各方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共同为大豆振兴添砖加瓦。

来源:期货日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