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是我国新季大豆上市最早的产区,成为国产食用大豆“新老”交接的“枢纽”,因其大豆品种较多,收获期历时90天。今年苏、鲁、豫、皖大豆播期推迟,上市期将延后,或使湖北新季大豆集中供应期拉长。
长江流域的湖北中西部,是我国新季大豆上市最早的产区,成为国产食用大豆“新老”交接的“枢纽”,其种植范围分布于石首、洪湖、监利、公安、江陵、潜江、仙桃、天门、汉川、京山、钟祥等地。这些地区大豆种植的茬口与其他产区不同,大体以蔬菜茬、油菜茬、大麦茬、小麦茬为主,因此该产区新季大豆品种较多,而且从初入市的7月15日前后开始,至最后一批“九月寒”全面结束,收获期历时90天,这是国内其他大豆产区所没有的情形。
早熟品种单产下降鄂豆行情“独来独往”
今年湖北产区大豆种植面积比去年小幅下降,区域间降幅不均衡,汉川、汉南玉米面积扩大,钟祥、沙洋地区因去年花生行情较好,今年大豆面积总体降幅约8%。
当前,湖北已上市地区的大豆单产比去年明显降低,蔬菜茬口“早熟537”和“冀豆12”去年亩产200~250公斤占多数,而今年亩产130~200公斤的田块居多。由于今年长江流域和江汉平原降雨偏多,且大多呈夜雨昼晴,总体光照条件不错,田间在生大豆长势好于常年。
早熟豆单产下降,但商品优良率总体提升。“早熟537”的蛋白含量多在45.5%~46.5%之间,“冀豆12”的蛋白含量在45%~46%之间,二者相差不大,但“冀豆12”的含油率比“早熟537”高1.5~2个百分点,做豆制品的适应范围也优于“早熟537”,价格一直遥遥领先的“早熟537”去年被“冀豆12”替代。受此影响,今年的“早熟537”种植面积明显下降,“冀豆12”已成为先期供应的主要品种,加上该品种播期具有较强的“弹性”,天门、京山、钟祥、沙洋等地的大麦、油菜、小麦茬口均有种植,周期由阶段性供应转为全年均有粮源输出。当前,湖北主产区中、晚熟品种长势较好,在雨水充沛和光照充足的共同作用下,有效结荚数明显提升,更有利于籽粒形成。不过,未来天气有更多不确定性,因该产区大豆存在不同的品种和不同的茬口,有着不同的上市时间,其产量和质量的形成比较复杂,自新豆上市至9月中旬,其价格不受外围干扰,有的年份是需求拉动,有时是产区主体盲目拉升,总之,该产区大豆行情往往会有“独来独往”的阶段性表现。
产区仍有“老豆”待售南方主体“喜新厌旧”
2023年,湖北产区受晚上市的苏、鲁、豫、皖大豆行情影响,加之市场更倾向于采购低廉的东北大豆进行加工,湖北大豆跌跌不休的行情整整持续了一年,至今仍有一定量的“老豆”沉睡于产区待售,前后价格每吨相差上千元,以致赌市主体亏损惨重。但因南方部分市场主体“喜新厌旧”,每年此时观望加剧,放弃采购“老豆”,并低价抛售库存,使得“老豆”流通迟缓、价格下探,一旦湖北出现恶劣天气导致其大豆品质下降,“新老”大豆行情在短时间内均会出现明显波动。7月中旬,湖北天门“早熟537”开始上市,收购主体表现谨慎,不仅严控水分,而且5300~5400元/吨的毛粮收购价也较适中。小批量流入市场后,市场对46%左右的蛋白含量和合理的水分接受度较高。直至7月20日,产区内已出现“二次”要货的“回头客”,以及车等货现象,更有甚者,销区主体已放弃小型车辆,改为“半挂车”大吨位采购。这样一来,上市区域的大豆收购主体不再谨慎观望,为争购粮源,相互间大幅抬价。至上周末,“早塾537”“冀豆12”毛粮收购价已上涨到5700~5800元/吨,双比重筛粮主流装车报价5960~6000元/吨,经色选的精品大豆报价6040~6200元/吨。不同的质量、不同的价格均有需求主体,一些种田大户收割机未进地头,已经有买主在早早等候了。湖北产区这类菜茬口早豆田间收获即将接近尾声,距油菜和大麦茬口集中上市还有约20天时间,8月20日前这类早熟豆行情均将高位运行,装车价甚至会达到6300元/吨以上。这种高开高走的行情喜忧参半,收购主体宜从长远计议,在没有外围因素影响的状态下,面对这种“独来独往”的行情,应采取随收随走的策略,不宜建仓赌市。
苏鲁豫皖上市延迟湖北新豆“备受宠爱”
苏、鲁、豫、皖大豆播期推迟,面积降幅较大,部分地区水毁严重,将推升湖北大豆行情阶段性偏强。当前湖北零星上市的豆源,只要市场能接受,收购主体便提价抢购,其价格形成后,对8月中下旬以后集中上市的中熟品种价格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正常情况下,中晚熟品种与“早熟537”和“冀豆12”的商品粮价差为500~600元/吨,一旦8月中上旬早熟豆行情逼近6300元/吨,那么,中晚熟豆行情可能会在5700~5800元/吨,相对于苏、鲁、豫、皖优等级商品豆现行主流价格5200~5300元/吨而言是正常值,与东北优等级“老豆”在南方市场的售价相比也不为过。
支撑湖北新季大豆价格高位运行的理由是,苏、鲁、豫、皖主产区受气候因素影响,实际种植面积比去年的降幅保守估计在20%,加上7月下旬各地水灾损毁较重,而且播期推迟15~20天,其滞后入市,加上“老豆”匮乏,使得湖北新季大豆集中供应期拉长。往年9月10日前后,河南部分地区和苏北便有新豆上市,而今年或推后至9月底。早熟豆部分流入市场后,终端对其品质和价格有充分的认知,这类早熟豆短暂脱销后,终端便会观望中晚豆的上市情况。加工市场对湖北大豆的“宠爱”是其高蛋白含量以及新豆制品口感好,保质时间比“老豆”长,但近两年湖北产区大豆的弱点是低蛋白品种种植面积扩增,收购主体应严格分类。
多种因素助推湖北大豆行情坚挺,且消耗量增加,高开高走局面一旦持续,便会有较多收购主体因市场短暂“喘息”而出现大量压仓,形成“不经意”的赌市。虽然苏、鲁、豫、皖大豆面积降幅较大,但东北主产区面积增幅较大。黑龙江东部地区因气象条件偏差,致使大豆生长不利,但中西部地区及吉林、内蒙古大豆长势较好。7月份以来,国储大豆以双向竞拍的形式进行,收新价格仅4600元/吨,从每轮全部成交就可看出参拍主体对新季大豆行情的判断。
今年东北大豆上市时间或与苏、鲁、豫、皖集中收获期重叠,两大主产区会相互参考开秤价,而缺乏参照的湖北豆区余豆行情因持续偏高将受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