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较少,粮食安全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我国粮食消费主要由口粮、饲料粮和工业用粮三部分构成。2023年我国粮食产量6.95亿吨,进口了1.62亿吨粮食。进口的粮食中主要是支撑养殖业发展的大豆和玉米。为了应对我国养殖业对进口大豆、玉米依存度高这一粮食安全风险,农业农村部提出了畜禽养殖的“低蛋白饲粮”和“玉米、豆粕的减量替代”的行动方案。
猪肉占到了我国畜禽肉总产量的60%,是我国居民主要的动物性蛋白质来源。养猪生产中,通过在猪饲粮中补充适宜种类和剂量的氨基酸,满足猪的氨基酸需要和蛋白质营养均衡的情况下,降低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并不影响猪生长性能。
研究表明,养殖过程中,在保证猪营养需要的基础上,饲料粗蛋白质水平每降低1个百分点,豆粕用量可减少2.3个百分点,降低8%的氮排放。因此,降低饲粮的粗蛋白质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当地的饲料资源,包括农副产品、食品加工和发酵酿造行业的副产物,节省豆粕、玉米在猪饲料中的应用,已成为农牧企业的普遍共识,但这也对饲料制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际生产中,如果忽视或者不能有效管控饲料原料质量和保障氨基酸有效供给,则有可能引起猪生长、繁殖性能下降和劣质猪肉发生率高的现象,给养猪企业带来损失。特别是在当下消费者对猪肉品质越来越关注的情况下,如何从原料品质控制、配方设计、加工工艺等方面,抓好饲料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保证生产出的饲料营养充裕和有效供给,助力猪肉品质提升,是需要猪饲料生产商和养猪企业密切关注的问题。
另外,随着现代猪育种的进展,猪的生长速度持续提高,理想状况下仔猪21日龄断奶后饲养175~180天体重达到135公斤,因此,肥育猪对营养物质供给效率的要求也很高。
当猪饲料的营养水平不足或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速度达不到猪生长的需要,猪的生长性能就会低于行业的平均水平,在猪饲养过程中更容易受到环境应激和病原微生物的攻击,引起猪亚健康等问题、甚至能导致疾病发生,造成饲料效率下降、养殖成本上升、猪出栏整齐度差、出栏时间延后、出栏猪体型不好、屠宰率下降、背膘过厚和内脏脂肪沉积多等一系列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劣质肉发生率高,猪屠宰后的4~24小时即可以看到猪肉大量渗水、肉变得松软、颜色灰白等状况。
猪肉是养猪业的终端产品。据估计,肉品质不佳甚至是劣质肉发生率高造成了我国养猪业每年大致500亿元~750亿元的隐性损失,浪费了产业链的人力、设备、饲料、资金和管理投入等,削弱了养猪企业的盈利能力,对冲了玉米、豆粕减量替代的效果。因此,推广低蛋白日粮和玉米、豆粕减量替代的过程中尤其要重视猪肉品质。
在低蛋白日粮的情况下,做好日粮营养精准供给可以有效保障猪的瘦肉率和肉品质。与国际上猪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猪饲料的粗蛋白质水平仍有进一步降低的空间。我国各地区猪饲养环境的多样性、多种养殖模式并存以及地源性饲料资源品控困难等客观因素,都造成了饲料营养成分精准供应变得相对困难,给新的饲养模式下优质猪肉生产提出了挑战。
如何有效地保证猪营养的精准供给,涉及从理论到实践的几个方面的问题:
农副产品以及食品加工和发酵酿造行业副产物是猪饲料生产中的重要原料,可以有效替代玉米、豆粕。实时准确地评估这些副产品的有效营养价值十分重要,特别是能更准确地量化地域性因素和加工工艺对其营养价值的影响,从而提高饲料营养成分、特别是氨基酸的利用效率。
随着现代猪生长速度的提高、猪的营养需要也要与时俱进,特别是要重视获得良好品质猪肉的猪营养需要。
密切结合饲料酶工程、发酵工程、微生态制剂领域的进步,因地制宜地开发饲料资源,通过使用酶制剂、微生态制剂等产品,提高饲料营养成分的可利用率。
随着以微生物代谢途径重构为特点的基因工程技术进步与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更多品种的氨基酸,如异亮氨酸、缬氨酸、甘氨酸、组氨酸、苯丙氨酸等的生产技术日益成熟和规模化生产的快速推进,我们可以更有效地提高猪对蛋白质、氨基酸的利用效率,更高效地生产优质的肉产品。
因此,养猪业仍需加强科技创新,建立包含肉品质为约束指标的关键营养需要参数和新型的理想蛋白质模式,创建非粮饲料资源高效利用技术,重视优质猪肉生产场景与低蛋白日粮相结合的技术研究,更有效地降低猪饲粮的粗蛋白质水平,减少饲料中豆粕、玉米的用量。通过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的突破,实现因地制宜的良种、良饲、良法、良品配套的养猪模式,助推养猪业的振兴。
(作者分别系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