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logo

关税政策升级:大豆供应的挑战与机遇


来源: 粮油市场报 作者: 时间:2025-04-16

中美关税对峙自特朗普年初上任以来迅速升温。4月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在保留10%基准关税上,暂停“对等关税”90天以期进行贸易谈判,不过却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不断加码,再次将关税冲突推向了另一个台阶。4月11日,中国对美进行反制,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125%关税。以美豆为例,2025年4月美湾大豆FOB价约为450美元/吨,按125%税率计算,到岸价将升至1026美元/吨,已远超同期巴西大豆到岸价(约580美元/吨),导致美国大豆对华出口基本停滞。

大豆进口对美依赖度下降

近年来,我国持续降低对美国进口大豆的依赖。海关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从美国进口大豆3285万吨,占总进口量的34%;到2024年,自美进口量降至2213万吨,市场份额下滑至21%,下降13个百分点。此外,我国还通过提高国内产量、削减豆粕在饲料配方中的用量以及多元化采购等手段,显著削减对美国大豆的依赖度。

图一:2024年我国大豆进口来源排名

自2018年以来,我国逐渐减少对美国大豆的依赖,转向巴西市场。2024年,我国大豆进口中巴西占比超70%;随着巴西大豆产量的快速增长,我国可能继续减少对美国大豆的依赖。短期而言,如果关税不高,我国可能仍会进口一定数量的美国大豆,美国也将继续是我国进口大豆的主要来源之一。对于美国而言,中国仍然是其大豆种植户的头号目的地市场。美国统计调查局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对华大豆出口价值达128.4亿美元,美国大豆出口总量的将近一半运往中国。若中国完全转向巴西,美国大豆出口可能下降10%~15%。

图二:美国大豆主要出口国及占比

具体到国内,之前加征10%关税之后,对美豆的采购就已经停止了,后续加征了34%、50%甚至更多的关税,对于美豆的采购量都不会有变化,实际效果都是不采购美豆。所以,关税方面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情绪上的影响,以及人民币汇率变化带来的进口成本抬升。短期内人民币汇率从7.29降至7.36附近,不排除进一步调低的可能性。其次是巴西大豆贴水的快速上涨,后期贴水能否上涨至更高的位置取决于中国的采购,这就与国内大豆压榨利润直接相关。

四季度进口成本仍存变数

在中国将需求从美国转向巴西的情况下,后期买船的成本是逐渐抬升的。虽然4月至7月进口大豆大量到港现在基本可以确定,但7月份之后的到港还未确定。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船期监测显示,4月下旬我国进口大豆将开始集中到港,预计4月份进口大豆到港量850万吨,5月份1200万吨,6月份1100万吨,二季度国内大豆供应将转向宽松。如果四季度之后不能进口美豆,就需要提前多准备一些巴西大豆。虽然近期现货价格承压下跌,但从长线看仍然维持看涨的观点,关注中美关税进展及巴西大豆出口数据。

我国几乎不直接进口美国豆油,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对豆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中国等大豆进口国后续的反制措施中。中美关税政策在原料端支撑中期的国内豆油价格,但棕榈油对豆油价格的影响超过大豆,后期豆油价格走势大概率还是要追随棕榈油。据新华社消息,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4月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产品免除所谓“对等关税”。不过时隔一天,美方又称之前没有宣布关税“例外”,它们只是转移到不同的关税类别。近期,美国政府对外实施广泛的、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引发金融市场动荡。中美关税冲突的升级正在重塑全球大豆格局,短期内巴西大豆创纪录的产量和价格优势,抑制了国内大豆价格的上涨。但从长期来看,如若关税延续至美国秋季新豆上市(9月至10月),将带动国内大豆价格上涨,并从原料端支撑国内豆油价格。

上一篇| 【大豆独家】豆市暴走,涨势不断
下一篇| 暂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