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乳业密谋北奶南调 乳业争霸进入最后决战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3-01-01
光明乳业密谋北奶南调

  刚刚以9287万元夺得2003年央视乳业标王的光明乳业董事长王佳芬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光明将在2003年取得突破性的发展,除了一系列的并购之外,光明已经在北方天  
然畜牧区悄悄建成了一个中央工厂——光明松鹤乳品有限公司。

  这个远离上海总部的中央工厂已向光明提供近1/3的奶源。据称,在短兵相接的奶业战争中光明松鹤为光明立下了汗马功劳,光明近期还将在全国建立类似的中央工厂。

  -中央工厂为何远离上海总部

  1996年,光明收购了黑龙江富裕县的一个乳品厂,把它改名叫做光明松鹤有限公司。从2001年6月开始,光明斥资1.3亿元人民币,建成了这个极具国际水平的现代化工厂,生产线全部从丹麦、德国引进,而管理系统则由美国进口。

  收购行动异常低调,直到最近,光明松鹤突然出现在视野中,这个一年吃进20万吨生奶的公司,让光明在北方的同行们大吃一惊。

  据了解,建立这个中央工厂,最初的投资是3315万元,仅占51%的股份,其中2000万元帮助原乳品厂还清了拖欠奶农的资金,另外1300万元则偿还了银行的贷款。

  光明的中央工厂缘何远离上海总部?光明老总王佳芬透露,城市周边的牧业优势在于科技与服务所带动的单产水平,牧区的优势在于饲料优势,这种奶源基地能够“保持产品10%至20%的比较成本优势”。

  -“北奶南调”原因在于降低成本

  业界的看法则是,远离总部的“中央工厂模式”是光明“OEM”模式轻资产战略快速扩张的成功典范,是王佳芬著名的“用全国资源作全国市场”战略中大胆而精明的一招。

  一个较为朴素的说法是“北奶南调”,因为北方的奶便宜,而且产奶高峰与南方错开,形成互补。

  在液态奶的竞争图景里,光明是在两大战略市场上行走,一是新鲜奶,一是保鲜奶。对于新鲜奶,光明主要在大型城市的周边建立奶源优势,通过冷链销售;而对于保鲜奶,中央工厂模式是“四海一家的解决之道”,它们常常出现在成本较低、自然资源丰富的地方,用超高温灭菌的方法使牛奶保质期延长,然后可以运输到任何地方。

  前者满足了人们对新鲜的需求,而后者则满足了对方便的偏好。近几年,伊利、蒙牛等企业主攻方向就是以利乐无菌砖包装的保鲜奶。

  当光明在华东、华北和华南等区域建立了新鲜奶优势的同时,王佳芬已经在常温奶上连施重手,远离总部的中央工厂模式成为扼制对手的“独门利器”。

  -乳业争霸明年进入最后决战

  此前不久,在中央电视台2003年黄金段位招标中,中标的60多家企业,以生产奶制品,特别是液态奶的企业就有近10家之多,2003年液态奶将成为中国消费市场的一大热点。央视据此宣称,液态奶市场的战国时代已经到来。

  专家认为,中外企业正在潜力巨大的中国乳品市场上酝酿一场厮杀,而将国内奶源先抢到手,成为中国有代表性的乳品企业最先想到的竞争策略。

  由于中国乳制品行业同质化现象严重,使得乳业资本的拼杀更多地集中于奶源争夺、市场抢占和技术革新等方面。由于鲜奶、酸奶等液态奶的原料供应链不可能很大,以至外国公司如要大规模进入中国乳业市场,就只能向中国的奶源基地采购。

  -奶源争夺战今年提前交火

  因此抢在外国公司前面,将国内奶源基地先控制在手里,不失为一种“源头竞争策略”。上海光明乳业欲实现“全国一片光明”战略,为实现此目标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年产200万吨生奶的奶源基地”。在黑龙江富裕县的光明松鹤是光明的一颗战略重棋。

  据观察,虽然估计排名前20位的跨国乳业集团过半数已进入中国市场,但在近期的“奶源争夺战”中,雀巢、达能等巨头似乎按兵不动,没有大的举动。

  专家提醒说,由于中国国内乳业市场格局尚未最后定局,中国乳业企业的兼并整合还刚刚开始,所以为了避免付出太大的成本,这些跨国乳业巨头有可能正在静待时机,等到中国乳业巨头浮出水面,乳品市场的扩展真正进入快车道,再通过资本运作等低成本手段控制市场也不迟。



 
 上一篇 | 暂无
 下一篇 | 疫情打不倒日本 日本畜禽流通体制介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