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棉外贸调控困境:计划赶不上变化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3-01-01
我国往往在年初就一次性发放全年玉米出口计划,这意味着,如果当年产量低于预期,或者如果对上年玉米产量的预估出现一些偏差,就可能造成“计划赶不上变化”。

  粮食和棉花的出口商们好不焦急。

  连续多月,国外的玉米价格像搭了天梯一样地涨,需求量大增。国内的玉米却出不去。

  玉米出口遇到了多年不见的好时机,但出口商们拿不到配额———有关部门可能担心国内粮食安全,而大大收紧出口,粮棉出口到了内外交困的时刻。

  3月28日,韩国财政部公布了2004年度增加430万吨玉米进口计划的消息,使今年历史性地超过1000万吨的进口容量。而在地图上位于韩国下面的日本,也有1600万吨的玉米进口规模。

  而此时国际市场的玉米价格,已经一路上扬并且站稳在每吨185美元的高价上。目前,美国玉米出口韩国的到岸价达到了每吨210美元,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00%。

  据悉,有地理因素优势的中国东北地区,今年出口的玉米在韩国只要卖到每吨200美元,就可以让美国玉米输得一塌糊涂。而中国对韩国、日本每年的玉米净出口都保持在1000万吨以上。2003年,更是创纪录地出口了1639万吨,仅在韩国的市场份额,中国玉米已经占到了80%以上。

  “假如2004年在185美元价位上下成交1000万吨出口合同,与2003年同比,出口利益至少有数亿美元的增长。”一位业界人士说,“这里面,还没有计入过去对出口的财政补贴。”

  国内玉米生产、收购、出口链条上的玉米农、贸易商们,仅仅靠市场,第一次出口贸易可以赚钱了。

  但是,根据业内的估计,当前国内享有玉米出口权的两大粮食集团,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和吉林粮食集团,2004年度至今各自只拿到了不足100万吨的出口计划指标,也即是国外通常说法中的出口配额。由于国际市场需求旺盛,目前,两大集团上半年的计划已经用得所剩无几。中粮的人士甚至悲观地认为,今年的配额很可能就只有100万吨。

  而此时,国内的市价只有每吨155美元。

  “(粮食贸易)国际市场价低的时候没钱赚,国际市场价高的时候还是赚不到钱。”资深人士称道,“这也不只是玉米一个品种的问题。在粮棉贸易里,类似的遭遇一直没断过,有时候,甚至还给国内市场带来逆向调控的结果。”

  我们的粮棉外贸到底怎么了?

  计划跟不上变化

  业内人士介绍,国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往往是在每年的2、3月份之前,制定全年玉米出口计划。此时新玉米尚未播种,主要依据对去年刚刚收获的玉米产量做判断。

  这往往会失策。国家有关部门在2002年年底估计我国玉米产量达到1.35亿吨,按有关部门普遍认为的国内玉米年需求为1.3亿吨,2003年年初,有关粮棉进出口的行政主管部门确定了继续执行“促销泻库”、积极出口的玉米政策。于是,玉米蜂拥而出。

  到了下半年,价格开始发出新的信号。2003年5月,美国农业部发布了报告,称全球2003/04年度全球粗粮期末库存量连续5年下降,是20年来最低,2003年玉米期末库存将降至自1983/84年度以来的最低。随之的2003年下半年,国际市场玉米价格攀升。2003年1至11月份,国内玉米出口的离岸价大致为每吨105-130美元,进入12月份以后,价格达到每吨130美元。2003年后来实际确定的上一年玉米产量为1.213亿吨,比原估计数少1000多万吨。

  但这些信息,并没有改变国内有关部门年初计划执行到年尾的习惯。2003年中国实际共出口玉米1639万吨,较2002年的1167.6万吨,增长了40.4%,较2001年的600万吨,增长了273%。而12月份单月玉米出口量高达328万吨,还创下了有史以来的单月最高值。

  出口商也惟恐出得太少。一位粮食界的人士说,由于担心到财政支持将要变化———2004年出口退税的调整,在国际价格也已经走上上升通道的时候,出口商便赶在2003年年底之前大量出口。2003年12月上旬,国内某粮食公司还有近200万吨的出口玉米没有装船,长春、通化、吉林铁路分局紧急调动车皮,为的是能在12月20日前把玉米运抵大连港。当时,仅长春分局就以每天4整列车皮的速度向外发运。

  当时,铁路运力非常紧张,车皮申请十分困难,运输成本迅速增加。但是,国内各方仍然竭尽全力在确保玉米出口。

  然而,2004年一开年,国际市场玉米价格三跳两跳,过年后就稳在了每吨185美元的价位上。2004年3月,国内玉米出口离岸报价每吨都在185-186美元。

  业内人士说,去年出口每吨105到130美元的价格构成中,实际上还应剔去财政支持的补贴部分——其中包括对玉米出口执行的13%的出口退税,以及玉米出口商享有的无偿使用铁路运输玉米的“福利”。据估计,仅此两项,合计价值达到了每吨40美元左右。这一数字,大致相当于已经取消的中国加入世贸前的直接出口补贴。这是何等的美味啊。

  但是,2004年,有关部门作出了对玉米限制出口的部署。相比去年的1639万吨出口,今年可知的出口计划,目前仅有几百万吨。巨大的市场利益之下,当前,按照有关计划,国内玉米出口却被刹住了。

  在国际市场价格走低的时候,中国玉米出口占据了韩国市场80%的份额。而国际市场玉米价格高涨的时候,中国退回过去10%-20%的份额,美国玉米进入韩国,占据中国退出的市场。

  中国玉米出口就如此轮回,恶性循环。

  据中国国际期货经纪公司粮油期现货专家李磊介绍,由于天气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于新玉米的产量预估往往随着时间的变化需要调整,而且对已经收获的陈玉米,也不是马上就可以获知最终的产量,往往要滞后。美国玉米就出现过大误差:春季预测产量丰收,进入夏季后由于天气干旱炎热,结果实际产量大幅降低。

  我国往往在年初就一次性发放全年玉米出口计划,这意味着,如果当年产量低于预期,或者如果对上年玉米产量的预估出现一些偏差,就可能造成“计划赶不上变化”,造成当年的出口和国内供应形势脱节,李磊说。

  逆调控悖论

  “不让出口,看来是为了国内调控,因为有的部门担心玉米不够用。”资深人士说,“但是,会不会和2003年的调控一样,国内还陷在‘多了多了、少了少了’的怪圈里?”

  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中期,中国曾一直是玉米净出口国。但是到了1994/95年度,中国突然停止玉米出口,开始从美国大量进口。据介绍,1993/1994年度,国内粮价周期性回升,并且在人民币贬值以及通货膨胀的压力下,价格迅速上涨。然而决策和某些辅助决策的部门误读数字,认为粮食不够了。随之,1995年,中国进口了2000多万吨的各种粮食,其中,玉米的进口量达到400万到500万吨。

  但是当这些粮食运到国内后,由于1993、1994两年度价格上涨的因素刺激,在市场作用的调节下,“国内粮食又大丰收了。”

  结果,1996年到1998年,国内进入了又一个粮食过剩周期。

  之后,为让玉米减库,九十年代末期,国内开始对玉米出口提供大量补贴。由于东北靠近韩国,中国开始成为具有900万吨市场规模的韩国主要玉米供应国,美国份额相对降低。国内玉米的出库报价,也一度出现了700元每吨,大致是85美元每吨的低价。

  “价格的低迷,对生产发生了作用,最近几年来,玉米的播种面积一直在下滑。可我们在2004年前,一直说玉米太多了。为了消化玉米库存,国内甚至在河南和吉林等地,建了三个大工厂,用玉米造酒精。现在,又说玉米不够了。”业界人士称,如果说有关部门对今年玉米供给不足的判断成立,2003年的巨量出口,就又成了一个逆向调控。

  然而,就在国内想方设法、连续清理玉米库存的几年间,在低位徘徊的国际市场的玉米价格,开始走入了一个上升的周期。但是,中国玉米库存释放数量的不确定性,给市场价格带来了压力。据介绍,业内曾有这样一种说法:中国的玉米库存释放完了,可能国际市场价格就涨了。2003年、2004年玉米价格的走势,恰恰验证了这种怪事。

  “在市场中,供给或者是需求如果是稳定的,或者是可以根据市场原理进行预期的,那么市场形成的价格就是稳定的,或者可预期的。”一位粮业人士解释,“(然而,)别的参与者依据市场规律调整时,有某一个参与者的行为不但不稳定,而且还不按市场规律出牌、无法预期,他影响的价格,就变成不确定的了。如果进一步形成逆向规律,还给了别人利用、炒作的空间。”

  资深人士称,2004年不让玉米继续出口,对国内不见得就是好事情。

  一方面,目前的陈玉米和库存供给相比需求,是否真的存在缺口还是未知之数。如果几个月后,今年新玉米下来,供给不缺反余,再想到国际市场卖玉米,恐怕没有补贴,又卖不出去了。因为到时,各个国家的玉米都收获了。

  另一方面,如果不利用出口的国际市场价格拉动国内玉米的生产,现在没有缺口,后面可能就真的会有了。有关机构调查结果显示,现在农民不愿种玉米,更愿种大豆,因为种玉米没收益。

  呼唤良性调控机制

  棉花的进口也陷入同样困境。

  2003年,国内棉花受灾减产,而纺织企业仍然保持了相当增长,棉花供需出现矛盾。“吃新高粱,见新(棉)花”,9月新棉上市前后,价格上就体现了这一矛盾,市场出现抢购的情况。

  但是,有关主管部门在当时却通过会议传达了反向信息,并且下发通知称,棉花产量会比去年有大幅增长,在纺织工业增速加快的情况下,供需是平衡的;要企业认清产销形势,收购新棉时,“保持合理价格”;要求有关部门加强市场监督,防止市场炒作;对棉花收购资金的供给,进行了价格上的限制。

  然而,之后的棉价上涨有增无减。市场自发形成的信息反馈到纺织企业,加上企业去年由于库存成本上升以及之前买棉很容易等原因,自身并没有多少库存,一时间,业内风声鹤唳。在担心市场棉价进一步上升,后面买不到棉开工的心理压力下,企业在9月、10月,一窝蜂涌到了国际市场采购美棉。业内人士称,国际卖家,利用这一情况大肆炒作了一把。随着中国购棉合同最后一单落定,市场风向就变了。

  “去年10月,在国际市场棉价最高的时候,国内进口了最多的棉花。10月我们进口完了,11月国际棉价就掉头栽了下去。”市场人士说,“市场能进行炒作的就是短期波动,但是当时的企业没有办法。”

  “如果企业当时手上有足够的进口配额,可能就不会有10月的集体式恐慌。”市场人士说,直到去年年尾,有关方面才补发了50万吨的进口配额,用以填补国内供给缺口。今年3月,一次性把全年增加的100万吨(进口)配额都发了,中国的潜在进口实际上是扩大了,但国际市场价格就跌了。

  资深人士称,如果由于国内数据统计的滞后、不真实的库存数字等因素,导致有关部门及辅助决策部门的判断失误,就应该还市场自我发现价格、反映供求以及企业自发调节的机会,让国内的粮棉外贸走向市场机制下的良性循环。

  据介绍,美国、加拿大每年都有大量农产品出口,韩国、日本则是主要的进口国,而这些国家的进口、出口,并没有中国的粮棉外贸这种内外交加的困境。

  研究人士张天明说,“美国农业部每月都发布最新的生产和供求数据,一些主要产品的出口补贴还是每个星期调整一次。芝加哥的玉米期货、纽约的棉花期货和现货市场结合,提供了各个时期的完整价格,现在全球的贸易合同都唯他们马首是瞻。”

  某粮界人士说,在国内,玉米、棉花期货却一直没有开。有关的数据不但不发布,还有部分机构在拿着数据变相做生意———而这些机构,之所以有这些数据,就是因为大家都把数报到那里去了。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全面放开了国内粮食收购和销售市场。数位受访者也向记者表示:在内贸体制向前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后,粮棉外贸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如果不能及早开展,可能还会累及内贸改革的成果。

  现行的调控体制一日不改,粮棉外贸的宿命就难变。

 上一篇 | 暂无
 下一篇 | 疫情打不倒日本 日本畜禽流通体制介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