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表明:我国农产品“超市时代”尚未到来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3-01-01

  新华网上海6月11日电(记者李荣)有关方面的调查表明,我国农副产品进入大型零售商业渠道销售的比例依然不高。而全国零售行业内只有一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农副产品销售在我国超市销售总额中所占比例不足三成。中国农业产业化问题专家黄祖辉在此间说,我国尚未形成高效畅通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据他介绍,在发达国家,80%至95%的农产品是通过超市和大型食品商店流通的。而据调查,在我国大中城市中,市民日常买菜仍旧依赖面广量大的农贸市场。即使在上海,虽然一部分年轻夫妇已经习惯于在超市选购农产品,但这个城市依然有600多家农贸市场。

  上海农业部门有关人士说,一项调查表明,有36.9%的上海市民表示愿意到超市购买农产品。但实际上,天天到超市买菜的人员比例可能还要低一点。据上海商业部门统计,在这个全国连锁超市业最发达的城市,农产品销售在超市销售中所占比例也不过25%。在全市农产品需求总量中,超市农产品销售只占20%。业内人士说,我国农产品在城市的销售方式,在经历了国营菜场时代和农贸市场时代后,要真正进入超市销售时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为我国惟一的零售业与农业“双料”龙头企业,上海农工商超市总公司总经理杨德新说,这样的“双料”企业太少了。应该大力推动农产品进入大型商业零售渠道,因为这对农产品的产销而言“可能意味着一场革命”。

  连锁商业专家周勇说,超市可以成为推动农产品产销变革的一股“强大力量”。分散的农贸市场应对分散的农户,起不了变革作用。但大型超市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的销售渠道,农村的农产品要全面进入这个渠道,必然会对自身进行变革,“将分散的农民转变为组织化的农民”。

  上海农工商超市农产品销售模式是:定点生产,定量收购,定牌包装,统一加工,统一定价,统一销售。这样就可实现质量稳定、货源稳定、生产稳定和农民收入稳定。这家大型超市仅大米就在江苏、浙江、东北、上海等地建立了11个生产基地,双方签订常年供货合同,规定种植品种与种植规模以及加工包装标准,基地根据订单即时加工成各种规格的“农工商大米”送到超市总部的配送中心,经过验货检查后进入超市的全国销售网络。据统计,这家大型超市的农产品销售,已带动起全国10多万农户,使农民年增收10亿元以上。(完)

  

 上一篇 | 暂无
 下一篇 | 疫情打不倒日本 日本畜禽流通体制介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