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3-01-01
畜牧业标准化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养殖设施与环境标准化,现代化畜牧工程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养殖设施与环境的改革。二是管理水平的标准化,主要围绕生产健康畜产品而建立的生产标准、饲料生产标准、防疫程序标准、畜产品质量标准以及相应的法律与企业经营管理体系等。

  畜产品在国内市场销售,必须推行标准化。入世以后,原有的许多进口限制将逐步取消,国门进一步敞开,门槛大大降低,特别是进口关税的大幅减让,有些国家的畜产品将更便利地进入国内市场。国内外畜产品将要在国内市场进行较量。

  推行标准化,可以使国内饲养者、加工经营者,科学地、有章可循地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国家可以通过畜产品标准,发挥进口贸易中技术限制的作用,保护国内生产者。推行畜牧业标准化的进程,说到底就是推广普及畜牧新技术、新成果的过程,就是增强畜牧经营者法制观念和质量意识的过程。标准化生产是提高经营者市场经济观念和科学技术素质的学校。

  中国畜产品参人国际大循环,畜产品的质量与结构同国际生产标准和市场要求相接轨,使畜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因此,实施畜牧业标准化生产,提高畜牧业产品质量,已成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畜牧标准化的内涵

  畜牧业标准化以畜牧科技成果和实施经验为基础,具有统一性、先进性、协调性、法规性和经济性的特点。畜牧业标准化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养殖设施与环境标准化,现代化畜牧工程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养殖设施与环境的改革。它主要是指工厂化生产,设计标准科学,设施装备比较先进,动物饲养环境优越的畜禽舍,这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集约化程度和生产效率,也可以保障养殖环境的净化,是生产安全健康畜产品的硬性基础。例如,现代商品肉鸡舍应具备纵向通风湿帘降温,自动控温、控光,自动喂料饮水和自动消毒等系统,自动化程度较高;另外,鸡舍设计应合理规范。现代化猪场应分为生产区和生活区两部分,生产区建有隔离室、配种舍、妊娠舍、产房、保育舍、育肥舍、安装自动饮水、淋浴、消毒、监测等完善的配套设施,充分考虑动物的福利,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的水平。二是管理水平的标准化,主要围绕生产健康畜产品而建立的生产标准、饲料生产标准、防疫程序标准、畜产品质量标准以及相应的法律与企业经营管理体系等。现在发达国家实行的HACCP管理体系就是预防性的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这些标准对畜产品的质量来说,也是硬性的约束条件。只有软硬结合,才能生产安全、健康的畜产品,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

  实施畜牧标准化的重要性及紧迫性

  推行畜牧业标准化,是促进畜牧业产业化的必然要求。标准化生产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流通的需要。

  (1)有利于提高质量。畜牧业生产实行标准化,就是要规范种畜禽、饲料、兽药、畜牧机械等投人品供应,规范畜牧饲养、加工、流通各环节操作规程,按标准进行饲养、防疫、加工、贮运、包装、销售。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畜牧业的整体素质。无标准生产、无规范操作,是自然经济时期小生产的生产方式,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进行标准化生产是不可理解的,也是行不通的。

  (2)有利于产品流通。在商品交易中,特别在现代化的国际商品贸易中,将普遍采用期货市场、网上交易等交易形式,买卖双方为了成交和完成交易活动,减少贸易纠纷,非常需要产品标准化。如果没有统一标准,仍停留在看货成交、看样成交的阶段,那将出现解决不了的纠纷、打不完的官司,将大大增加贸易成本,影响贸易活动。

  推行畜牧业标准化,是适应畜产品国内外市场竞争新形势。

  (1)扩大畜产品出口,必须推行标准化。入世后,许多人认为我国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这只是从价格比较优势和畜牧业发展潜力上得出的结论。分品种看则有优有劣,我们的牛肉价格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澳大利亚的二分之一,猪肉价格只有国际市场平均价的一半左右,具有价格优势;可肉鸡、乳制品则远高于国际市场价格,不具竞争优势。除此之外,畜产品质量普遍不高是制约出口的关键因素。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牛肉、猪肉出口一直徘徊不前,反而出现下降的趋势。当然,这里有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但也暴露了我们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许多事情就出在产品品质特别是疫病和兽药上。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大力推进畜牧业标准化是必然选择。

  (2)畜产品在国内市场销售,必须推行标准化。入世以后,原有的许多进口限制将逐步取消,国门进一步敞开,门槛大大降低,特别是进口关税的大幅减让,有些国家的畜产品将更便利地进入国内市场。国内外畜产品将要在国内市场进行较量。推行标准化,可以使国内饲养者、加工经营者,科学地、有章可循地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国家可以通过畜产品标准,发挥进口贸易中技术限制的作用,保护国内生产者。

  推行畜牧业标准化,是提高畜牧生产者素质,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

  把科技进步、科研成果,规范为畜牧生产者便于接受、易于掌握的技术标准和生产模式,不仅为转化科技成果提供了有效途径,而且对于更新生产者观念,改变传统习惯,促进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精细经营的转变,促进农民和其他经营者由小生产向诚实守信商品生产者转变,都具有重大意义。推行畜牧业标准化的进程,说到底就是推广普及畜牧新技术、新成果的过程,就是增强畜牧经营者法制观念和质量意识的过程。标准化生产是提高经营者市场经济观念和科学技术素质的学校。

  加快实施我国畜牧标准化的思路

  减少经营单元,扩大饲养规模

  目前我国千家万户搞饲养、千家万户搞加工、千家万户搞运输的生产方式是不适应标准化的。我们必须扩大经营规模,减少经营单元,从生产方式上进行改革。改革开放以来,特别近些年来,我国规模饲养场提供的畜禽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越来越大,大中型畜产品加工量占总加工量的比例越来越高,并且,这两个特点呈加快发展的趋势。国外发达国家也是按照这个规律发展的。例如韩国1991年到2000年,肉鸡饲养量增长27.4%,饲养场却减少了36%。

  目前我国分散、细小的生产方式、饲养规模,谁也解决不了疫病和药残问题。例如,山东省诸城外贸集团年加工近5000万只鸡,过去一户一个塑料棚,一次放1000~2000只鸡,一年出 5000~1000只鸡,一个企业面对4000~5000户农民,谁也管不了,谁也看不住,现在开始扩大饲养规模,支持农民上标准鸡舍,采取网床饲养,每栋鸡舍700多平方米,一次可饲养5000多只,一年一栋鸡舍出栏25000~30000只。扩大了单元规模,减少了饲养户数,提高了管理水平。使成活率增加,药残减少,饲养成本降低。

  鼓励并扶持适度规模的农户专业生产向规范的家庭农场或农庄发展

  20世纪90年代,畜禽生产在我国发展速度很快,涌现出一大批养殖专业户,但由于饲养分散,技术管理水平极不平衡,很难使生产水平及质量再上一个台阶。因此,我国畜禽产品生产的主体在今后——段时间内将是适当规模的专业大户或农场。国家及各地方政府应鼓励和扶持具有一定条件的农户建立财务制度和企业管理制度,成立规范的家庭农场(或农庄),促使农户经营向正规化方向发展。同时使“公司+农户”的生产结构得到加强,由过去松散型向紧密型方向发展,由核心公司集中向银行为其旗下的农户提供贷款担保。加快改善目前畜禽的落后饲养方式及简陋的条件。对于一些饲养技术水平低、数量少、效益差的小型饲养户不给予扶持,使其自然淘汰。总之,未来商品畜禽生产处于微利经营,只有采取规模饲养、标准化管理才有利可图。

  强化环境与设施的意识

  以前政府部门在开会发言或技术人员在撰写论文与著作时,都普遍强调疫病防制是今后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却很少有人问津刘;境与没施的问题。为此,我们应从观念上转变,大力宣传改造环境与设施的重要性,从畜牧生产基础抓起;让人们充分意识到把钱花在畜禽舍改造上比用钱买药吃更经济更具战略意义。何况用药过多会使畜禽产品造成严重的药物残留。以致使其产品的价格大打折扣,甚至无人问津。

  把好畜禽场的验收关

  过去对种畜禽场的验收,多数是强调品种的纯度、卫生防疫程序和场内技术人员构成,对已建造好的畜禽舍环境设施无能为力。今后验收种畜禽场时,在应加大环境没施的评分比重,不符合标准的应责令其改造或暂停。验收的结果要经媒体公布于众。另外,畜牧场的建设项目,个人想建养殖场必须事先申报,畜牧主管部门根据当地的规划与布局,做好充分论证,符合条件方可同意施工,防止建成后带来不良后果。

  加快制订畜禽产品内外销售药残标准

  近几年来,我国畜禽产品主要向日本、俄罗斯和香港等地出口,山于外商要求较严,因此一些饲养出口畜禽的饲养场(户)深感控制药残的重要性。但是,目前在国内销售的畜禽产品药残及污染程度,管理部门过问较少。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加快制订国内畜禽产品的药残标准,并对饭店及市场上销售的畜禽产品严格进行检疫,使低劣产品没有市场,引导畜禽生产者通过改造养殖设施来提高畜禽的健康水平,以减少用药。

  畜禽舍的标准化设计亟待问世

  我国是一个畜牧大国,畜禽产品总产量及饲养数量都名列世界前茅。这样一个养殖大国建造畜禽舍却没有一个主管部门过问,也没有一个适用于不同地区的标准畜禽舍图纸供大家参考。因此,建议畜牧主管部门组织有关科技人员进行认真设计,做出适合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投资大小的畜禽舍图纸来,避免投资风险,达到优化生产的目的。山东省诸城外贸集团和青岛九联集团商品肉舍采用标准化建设,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分散建场,不提倡畜牧“小区”建设

  近几年来,许多地方,为了搞形象工程或样板工程,划分区域,建设畜牧小区。这种布局的方式,由于高密集化饲养,饲养户数多,技术管理水平差,环境污染严重,一旦某一个养殖户(场)发病,很难控制疫情,因此应提倡分散建场的方式,场与场或户与户之间有一定的距离,防止传染病的交叉感染。

  健全畜禽产品市场销售流通体系迫在眉睫

  由于我国人民生活习惯的不同,市场活畜禽交易频繁,这大大增加了疫病传播的机会,因此,各地兽医部门除了作好检疫工作之外,还应加强畜禽交易市场的卫生消毒,发现有传染病的畜禽应立即就地进行处理。在人口密集地区,政府部门应大力发展超市,减少活畜禽流通,逐步引导消费者购买加工或初步加工产品。另外,还应加强对畜禽屠宰加工厂(点)的卫生管理,使之加工环境及排污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借鉴国外经验科学处理畜牧场废弃物

  我国各饲养场粪便处理方法比较原始,多数采用堆集或就地施肥,这种处理方式不但影响环境卫生,而且很容易造成畜禽传染病的传播。为了减少粪便造成的环境污染,充分利用粪便中丰富的营养和能量资源,必须通过适当的方法对粪便进行处理。在粪便处理过程中,首先要彻底杀灭病原体,并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其次,大规模养殖生产中产生的大量粪便不可能在畜牧场周围全部利用,粪便的异地利用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必须减少粪便的体积,最好加工成固态产品,并密割包装,以便减少运输费用,避免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第三,处理工艺应当高效节能,尽可能降低处理成本,使粪便处理能产生一定经济效益。我们应加快借鉴国外的经验,将粪便进行发酵或干燥灭菌除臭处理,然后再运出使用。新建畜禽场必须设计粪便处理厂,以便对粪便进行无公害处理。

  改变传统的建场布局方式

  过去建畜牧场将办公区、生活区及生产区均建在一起或相隔很近,认为这种方式便于管理和产品销售。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中私有化经济比重成分的提高,庞大的管理机构逐渐减少,为了减少办公区外来人员及车辆的污染,应将办公区设计在远离饲养场的城镇中,把养殖场变成一个独立的生产机构,这样既便于信息交流及商品销售,又有利于养殖场传染病的控制。

  总之,实施畜牧业标准化,是新形势下畜牧业的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我们一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高度重视,开拓进取,真抓实于,迅速推进,加快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力争早日实现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经济会议上提出的“把畜牧业发展成一个大产业”的发展的目标。

  

 上一篇 | 暂无
 下一篇 | 疫情打不倒日本 日本畜禽流通体制介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