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开创杂交小麦育种新途径

来源: 作者: 时间:2004-06-11

  新华网西安6月8日电(支勇平、储国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育种专家所进行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YS型小麦温度敏感雄性不育系创立及遗传特性研究” ,于7日通过陕西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工程院院士刘大钧等专家认为,这项研究所创立的YS型温敏不育系为杂交小麦育种开辟了新的途径,研究居国际领先水平。

  据介绍,杂交小麦育种必须先杀死雄性花粉,过去主要只有两种方法:一是利用目前杂交水稻、杂交油菜和杂交高粱的育种方法,即雄性不育三系体系研究。另一个方法是利用化学杀雄剂杀灭雄性花粉。但在杂交小麦育种过程中,雄性不育三系方法育种存在成本高、保纯难等问题。化学杀雄剂在杂交小麦育种则存在成本高、喷药技术不易被农民所掌握和环境安全等问题。

  针对上述两种方法存在的不利因素和问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何蓓如率领的科研攻关小组,对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二系体系的研究和探索,经过13年不懈努力,终于在野生斯卑尔脱小麦的染色体短臂上发现了一个温敏雄性不育的基因,发明了将此温敏基因简便导入普通小麦的方法,并育成了适应黄淮麦区生态条件的YS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利用这一方法可以将任何普通小麦改良成YS型温敏不育系。

  何蓓如教授介绍,YS型小麦温敏不育系具有较好温度敏感特性,育性转换的敏感时期是孕穗期前后8天,育性转换临界温度为 18.0℃,≥20℃稳定可育,育性转换与日长无显著相关;在可育环境下,自交结实率与空气相对湿度显著正相关。多年试验表明,在黄淮麦区表现完全雄性不育的安全播种期达60天。育性转换温度和应用安全性显著高于目前国内外小麦温敏不育系。

  课题组在7个不同纬度地点种植结果表明,YS型小麦温敏不育系在黄淮冬麦区、云贵冬麦区、西北春麦区、东北春麦区,正常播种均表现稳定雄性不育。YS型温敏不育系不育性稳定,育性转换明显,育性转换临界温度高,适应我国小麦主产区生态条件,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