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形势 抓住关键 全面提高畜牧产业竞争力

来源: 作者: 时间:2004-06-11

  ——慕永太同志在山东省无公害畜产品认证暨畜牧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要办两件事情,其一,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培训;其二,分析畜牧业发展形势。刚刚过去的几个月,国家和省里先后召开了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扶持政策,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关注达到空前的程度;高致病性禽流感在我国周边部分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部分省市爆发,饲料粮价格上涨,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新时期畜牧业发展的认识;国民经济新一轮高速增长,对外开发程度不断扩大,为畜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在这种背景下,开展无公害畜产品认证,进一步增强畜牧质量安全意识,分析形势,把握新阶段畜牧业发展规律,推动各项畜牧工作深入开展,是非常必要的。下面,我讲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分析形势,明确新时期畜牧业发展变化

  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做出的重要判断,非常适合我省畜牧业发展的情况。认真总结近几年畜牧业的发展,科学把握新阶段畜牧业的特征和规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对于实现畜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深刻认识新阶段畜牧业发展的重大变化

  去年,全国人均国内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山东实现了1650美元,总体上的小康水平使人们的健康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历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3年的磨练,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畜牧业与世界的关联程度进一步加强;畜牧产业自身的不断积累,政府监管服务方式的转变,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改善,使畜牧业出现了一些新变化。

  1.畜牧业增长方式发生重大变化。20世纪90年代,畜牧业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两位数以上,成为我省畜牧业发展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进入新世纪,畜牧发展速度有所减缓。2003年,全省肉类产量662万吨,禽蛋425万吨,奶类148万吨。畜牧业产值759亿元,仅比上年增长4.7%,与2000年相比,平均增长速度也只有4%。但与此同时,畜牧业质量安全水平却有了大幅度提高。莱芜猪合成系、优质肉鸡配套系、肉牛肉羊杂交改良,极大地改善了畜产品品质风味;畜禽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迅速兴起,目前全省标准化养殖场出栏肉鸡的比重达到70%,生猪达到50%,奶牛、肉牛、肉羊、肉兔等畜禽的标准化养殖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动物重大疫病发病死亡率比2000年降低2个百分点;一直未检出饲喂瘦肉精,兽药残留也明显低于全国水平;全省获得认证的无公害畜产品219个,绿色食品28个。随着畜禽及其产品质量的提高,产销运转机制的完善,畜牧生产、加工、经营的效益也逐步趋于稳定合理,畜牧业发展由以数量为主转向以质量效益为主的轨道。

  2.畜牧业发展形式发生重大变化。多年来,各地依托当地饲草饲料、畜禽品种、劳动力资源,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全省形成了鲁西沿黄肉牛肉羊产业带、鲁中南生猪产业带、胶济沿线奶牛产业带。但近几年随着发展的不断深入,出现了同类地区相同条件下差别明显扩大的趋势。青岛市和烟台市同属沿海经济发达地区,2002年两市畜牧业占种植业产值的比例分别为71.7%和34.6%;济宁市与菏泽市经济发展程度差不多,畜牧业占种植业产值的比例分别为65.1%和30.2%。这种状况固然与种植业发展水平、畜禽品种结构有关,但更主要的是青岛市和济宁市涌现出了一大批畜牧业加工龙头企业,畜禽规模养殖场实行了企业化经营,资金、技术、管理在微观层面发生了作用;两市都能从企业、产业、区域的整体出发,不断推进各方面的创新;同时,还把经济、文化的优势与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从而全面提升了畜牧产业的竞争力。因此,在发挥地区比较优势的同时,大力培植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是新阶段畜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3.畜牧业发展动力发生重大变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通过改革,放开生产、放开市场,再加上对畜产品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推动了畜牧业的迅速发展,政策和市场成为发展的主要动力。进入九十年代,大量引进优良畜禽品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同时加大了良种繁育、饲料营养、疫病防治、加工流通和规模养殖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力度,推动了畜牧生产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提高了畜牧业生产水平,科技创新成为这一时期发展的主要动力。跨入新世纪后,千家万户分散饲养、产业组织化程度低成为制约发展的主要矛盾。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积极发展了畜牧合作经济组织,着力推进了畜牧产业化。到目前,全省各类畜牧合作经济组织已发展到1000多个,联系农户20多万户,比较规范的畜牧合作社近400个;通过畜牧产业化经营组织畜牧业生产的比重达到65%;同时,大中城市的畜产品超市和连锁经营也迅速兴起。畜牧业组织形式和经营体制的创新与畜牧科技进步相互促进,有力地支撑起新时期畜牧业的发展。

  4.畜牧业发展的市场发生重大变化。我省是畜牧大省,畜产品除满足本省需要外,还大量销往省外和供应出口。综合测算,畜产品省内消费约占60%,调往省外约占35%,出口量约占5%。近几年,随着就业方式和收入来源的不断变化,国内形成了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对高档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中档产品稳步增长、低档产品缓慢增长。这一特点,对畜牧业生产结构、产品质量结构的调整提出新要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畜禽及其产品出口并未出现预期的大幅度增加,2003年肉类出口只有25万吨,创汇4.8亿美元,比上一年还有一定幅度的下降。近年来出现的畜产品出口不稳定、出口量难以增加的现象,固然与国际农产品贸易竞争加剧、进口国门槛太高有关;与国内出现的非典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流行也有一定联系;但最根本的还在于没有突破质量安全的瓶颈约束、加工出口企业竞争力差、国际市场多元化格局没有形成。因此,畜牧业发展由主要面向国内市场转向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同时,如何巩固国内市场、扩大国际市场,是需要我们花大气力解决的问题。

  5.畜牧业的地位作用发生重大变化。畜牧业的发达程度和占农业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总体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我省畜牧业从传统家庭副业,到今天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放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位置,其主要原因在于畜牧业的功能在逐渐增强,作用在逐步加大。畜牧业是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2003年,全省农民人均畜牧业总收入650元,比上年增加60元,占人均总收入的30%,人均畜牧业纯收入也比上年增加30元。畜牧业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行业。据不完全统计,全省从事畜牧业的劳动力达到700万人,仅从事畜禽养殖的人员达到150多万人。畜牧业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产业。畜牧业加工贸易在城镇,养殖生产在乡村;科技教育在城镇,推广使用在乡村;管理服务在城镇,运营主体在乡村。畜牧业这些特点,对推动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畜牧业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种植业结构调整,去年,我省饲料作物、优质牧草种植面积达到了217万亩。推动了食品工业,全省畜产品加工年产值达到800多亿元;拉动了饲料、兽药工业,去年,全省工业饲料产值236亿元,兽药产值23.5亿元。另外,高新技术的发展和近年来重大人畜共患病的屡屡发生,向人们昭示畜牧业将成为生物医药发展的重要载体、重大公共卫生安全的一道屏障。

  (二)当前畜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

  新阶段畜牧业发展的重大变化,内外部各种环境和条件的改变,既带来了许多新气象和新机遇,又产生了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

  一是经受着资源与市场的双重约束。我省人口多,人均资源少,又面临畜产品需求的刚性增长,畜牧资源,特别是饲料资源将成为畜牧业发展的长期制约因素。近几年,我省每年从国外大量进口饲料玉米,从省外大量购进饲用豆粕。今年的粮食价格在短短一个多月内上涨了20%,饲料粮价格上涨是粮食价格上涨的主导因素。前些年,我省粮食总产800多亿斤,有关部门分析,口粮占360亿斤,饲料粮占250亿斤,工业等用粮占180亿斤,损耗10亿斤。饲料粮占粮食总产的30%多。这再次说明了粮食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饲料问题。解决粮食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粮饲分离,发展饲料生产。自1998年以来,畜产品实现了由供不应求向供过于求、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虽然今后一个时期畜产品国内消费量、对外出口量都将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畜禽及产品总体上供过于求的局面将长期持续下去,市场约束将会伴随今后畜牧业的发展。

  二是面临着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的双重压力。成本、质量、品牌是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八十年代中后期,我省充分发挥资源、劳力、生产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了畜牧业的快速扩张,确立了全国第一畜牧大省的地位。近几年,我们针对市场需求的变化,把关注点放在了提高质量上。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提高了畜牧业整体水平、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但在发展速度上明显落后于一些省市。肉牛、生猪先后被河南超过,蛋鸡被河北超过,肉鸡也出现了向东北地区转移的趋势。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但生产成本的上升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据对比分析,我省潍坊市每只肉鸡生产成本比吉林德惠市高出0.5—0.8元;我省每斤鸡蛋平均生产成本比河北高0.1—0.15元;每头生猪生产成本比河南高20—30元。因此,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两者关系处理的好,就能够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处理不好,就会产生矛盾,相互制约。

  三是承担着自然灾害和贸易风险的双重威胁。进入新世纪,随着国家对重大疫病的公开化和农产品贸易竞争的加剧,畜牧业的自然风险和贸易风险不断加大,且多种风险交织在一起,相伴而生。去年的非典和今年的高致病性禽流感,都是因重大疫病的发生,引起畜禽及产品国内流通受阻、消费需求下降、出口遭遇封关,导致产品价格下跌、库存积压、生产效益下滑,畜牧业无法正常循环,生产力遭受极大冲击。据粗略测算,去年的非典使畜牧业的损失高达30多亿元,今年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损失也将近20亿元。农产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历来是国际贸易竞争的焦点。近年来,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设置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限制农产品贸易,保护国内生产。日本、欧盟对我国的肉鸡、肉兔多次封关、开关,给出口企业和畜禽养殖者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另外,国内一些城市搞市场准入,一些地区实行地方保护,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畜产品流通。

  四是蕴含着转变生产组织方式与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双重挤兑。从千家万户分散饲养逐步转变为规模养殖,进而走上产业化经营、工业化发展道路,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先进设施设备的采用,将不可避免的降低对劳动力的需求量。而另一方面,畜牧业是投资较少、农民最易进入的一个行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第一步是从种植业转向养殖业,我省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加和需要转移的现实,决定了畜禽分散饲养和规模养殖将长期并存。

  五是存在着自身积累能力不强与投入扶持力度不足的双重困扰。畜牧业是大农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种植业一样,同属弱质产业,自身积累能力很差。尽管这样,历史上还是为工业化原始积累和城市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力增强,近几年国家对畜牧业的投入扶持逐步加大,但总的来看,财政投入还难以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致使良种、疫病、信息、监测、流通等支撑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监管服务难以到位,支持补贴、风险应对政策不尽完善,限制了畜牧业竞争力的提高。另外,虽然近年来工商、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外资对畜牧业投入有所增加,但与其他行业相比、与畜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也制约着畜牧业进一步发展。

  (三)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畜牧业发展的思路

  现阶段畜牧业发展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既有多年自身积累的原因,也有发展环境和条件变化的因素;既有深层次矛盾的体现,也有临时的困难和问题,但这些都是我们在畜牧业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要深入推进畜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更高层次认识畜牧业,立足全局看待畜牧业,用扎实的工作推动畜牧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畜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促进畜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发展原则,紧紧围绕提高畜牧业竞争力,进一步优化畜牧业结构,大力推进畜牧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组织化程度,强化支撑服务体系建设,转变监管服务方式方法,在畜牧业产量稳步增长的同时,不断提高质量,增进效益,实现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推进新时期畜牧业发展要突出以下七个方面:一是大力推进现代畜禽养殖方式,深入推行畜牧业标准化生产,积极开展无公害食品行动,全面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二是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合作经济组织,推进产业化经营,提高畜牧业组织化程度。三是进一步完善良种繁育、饲料加工、疫病防治、检验监测、流通交易、畜牧信息等支撑服务体系,优化畜牧业发展环境。四是大力开展畜牧科技攻关、技术推广、教育培训、技术交流,不断提高畜牧从业者素质和生产水平。五是搞好畜牧业发展布局规划,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加强对畜禽养殖的监督管理,努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六是加强畜牧业宏观引导调控,争取并落实畜牧业支持保护政策,建立畜牧业风险保护机制,推动畜牧业健康发展。七是积极转变行政职能,完善规章制度,加强队伍建设,搞好依法行政,提高畜牧行政管理效率。

  二、抓住关键,推进畜牧工作深入开展

  发展与保护是畜牧业的两个方面,发展是基础,保护是条件。以发展为主的畜牧工作和以保护为主的兽医工作相辅相成、互为依赖。进入新阶段,表面上看,对畜牧工作的要求不象以往那样紧迫,本质上看,却变得更加重要了。畜牧工作既承担着促进畜牧业增长的重任,又肩负着为搞好动物保护打基础的使命;既承担着增进畜牧效益、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重任,又肩负着保护消费者健康和安全的使命;既承担着贯彻落实畜牧业发展方针政策、规范生产经营的重任,又肩负着指导、组织、推动畜牧业发展的使命。因此,我们要切实增强推进畜牧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扎扎实实推动各项畜牧工作的开展。

  (一)调查研究工作。各级畜牧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了解本地区畜牧业发展情况,切实把握畜牧业发展新趋势、新要求、新问题,针对本地区实际,提出推动畜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政策措施。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是搞好引导扶持的基础。今年,省里除配合农业部搞好转变畜牧生产方式、实施良种补贴、推行畜禽政策保险等方面的专题调研外,还要组织开展畜牧业竞争力建设、生态畜牧业建设、奶业发展战略、畜产品消费变化规律等专题研究。各地要配合国家和省里搞好相关专题的调研,同时还要根据本地区畜牧业发展特点开展相应的研究,为政府决策和指导畜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质量标准工作。为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农业部先后启动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推行了全国统一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发布制度。我省也以推行畜牧业标准化、加强监管服务为重点,突出了畜牧质量安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下一步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继续加快畜牧标准的制定、修订。省里今年将新制定畜牧地方标准85个,除地方品种标准、养殖规程、建设规范外,重点突出产地环境、检验检测、疫病防治等方面的标准、方法、规程。各地也要根据当地实际,充分发挥协会、合作社、大型畜牧企业的作用,提出、制定标准,完善标准体系。

  二是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在继续抓好肉鸡标准化生产的同时,要针对猪肉出口量增加和大城市实行市场准入的情况,加大生猪标准化推广力度。省里重点抓好10个标准化示范基地县建设,选择一批生猪一体化企业,推行标准化生产,根据需要开展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各市也要突出重点,培养典型,抓好示范,搞好培训,把畜牧业标准化工作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

  三是完善畜牧质量检验监测体系。最近,农业部已确定山东省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为部级区域性质检中心,山东省畜牧环境质量检测中心也正在积极筹建之中。今年我们还将启动对部分企业和市场的畜产品质量抽查检验,并建立畜产品质量通报制度。各地也要配合省有关单位,做好相关工作,督促企业加强自身检验,逐步形成覆盖畜牧业全程的检验监测网络。

  四是深入推进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无公害畜产品认证是为满足大众最基本的消费安全需要、由政府部门推动实施的一项工作,也是当前畜牧质量安全工作的重点。我省在这方面远远落后于江苏、湖北、上海等省市。今天上午就无公害畜产品认证进行了专题培训,下一步最要紧的是要把这项工作尽快提上议事日程,指定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加大对社会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畜牧企业认证申报,同时搞好认证服务和后续监督管理,推动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顺利开展。

  (三)环境治理工作。今年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生后,我办针对家禽养殖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与省环保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科技厅联合制定下发了《山东省家禽业养殖布局与监督管理规范》,明确提出养殖布局原则、建设要求、监管措施。省办为落实这一《规范》,将在全省不同地区抓几个试点。各地要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按照要求进一步规范养殖布局和生产行为,为治理畜牧发展环境,防治动物疫病,奠定一个好的基础。

  近几年,由于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迅速提高,对畜禽疫病发生流行呈现的增加趋势,各级各方面给予了极大关注。加强环境控制,搞好环境治理,迫在眉睫。今年,省办继续进行调查摸底,搞清畜牧业污染现状,提出环境污染治理的规划和措施;联合有关部门争取政策资金扶持,启动畜牧业污染治理工程,以“南水北调”沿线治污和大型生猪养殖场为重点,培植污染治理典型。各地也要对畜牧业环境污染进行全面调查,提出治理方案,同时加强对畜禽养殖场的日常管理,搞好引导服务,争取近年内畜牧业环境污染有明显改观。

  (四)种畜禽管理工作。近几年,我们不断完善种畜禽管理法规规章,加大执法力度,加强队伍建设,突出资源保护,开展引导服务,有力地促进了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最近国务院发出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通知,《行政许可法》也将在7月1日开始施行,畜牧业的发展变化对畜禽良种繁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从管理方式和工作方法上进行大转变。今年的工作重点:一要进一步修订种畜禽管理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推行种畜禽执法责任制,加大对无证经营和违规经营的打击力度。二要把种畜禽管理的工作重点由事前许可转向事后监督,采取行政、专家、市场相结合的办法,评出一部分质量优秀的种畜禽场。三要继续搞好畜禽良种登记,在去年对小尾寒羊进行登记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对良种奶牛的登记。四要加强资源保护,搞好项目建设,组织申请鲁西黄牛原产地地理标识认定;加强对畜禽良种工程项目和资源保护项目的督导、检查,确保顺利实施、按期完成、发挥效益。五要加快种畜禽管理信息化步伐。依托现有的畜牧信息网,建立种畜禽场审批发证、良种登记、资源管理、进口审核的信息工作平台。

  (五)畜牧科技工作。通过多年的努力,我省在畜牧科研、教学、推广、应用等方面,拥有了丰富的科技人才、设施设备、组织管理资源。但由于各自为战,难以形成合力,再加上市场化研究推广应用机制没有真正形成,致使科技进步对畜牧业发展的贡献有弱化的趋势。针对这种情况,今年的畜牧科技工作:一是深化改革,整合科技资源。省办将探索成立山东省畜牧科技联合会,促进产学研结合,逐步推动 资源共享。二是继续组织畜牧科技下乡,建立科技人员联系饲养场、户制度。省办将针对畜牧生产的急需,在6月和10月分别组织一次科技下乡活动;鼓励所有的畜牧科技人员仿照青岛市的做法,建立与畜牧生产场、户的科技联系制度。三是争取科技项目,组织科技攻关。围绕规模养殖、质量安全、疫病防治等重点,争取各级财政科研投入,开展联合科研。四是强化技术培训。省办将下发开展畜牧科技培训活动的通知,各地要针对当地实际,组织不同层次的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畜牧从业者素质。

  (六)产业组织工作。近几年,我省各类畜牧协会和合作社发展很快,对提高畜牧生产水平、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发挥了很大作用。下一步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发展农产品专业协会和农民合作社的政策,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上继续进行深化。

  纵向上:要指导各类畜牧合作社积极转变思想观念,通过联合购进、联合销售、加工增值、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经营领域等多种方式增加盈利,搞好服务;要认真总结省禽兔、生猪等产销协会的经验,推动行业协会在开拓国内外市场、解决贸易争端、协调企业和农民的关系、加强行业自律等方面更好的发挥作用。

  横向上:重点围绕畜牧主导产业和加工出口企业,发展各类养殖和运销专业合作社,促进畜禽饲养与加工的有机衔接;针对饲料粮供应偏紧的状况,有计划地发展饲料作物和优质牧草合作社。

  要积极争取扶持畜牧龙头企业的政策,加强与畜牧龙头企业的联系,从政治、文化、经济、管理等方面扶持和帮助龙头企业发展,通过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推进畜牧产业化进程。

  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对畜牧行政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新观念、转变作风、改进方法、扎实工作的新要求。我们要切实树立起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注重管理的协调性,实现工作的高效化。要充分调动每个畜牧行政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全面提高畜牧管理工作水平,为新时期畜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新贡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