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上涨幅度扩大 央行利率上调政策取向已明确

来源: 作者: 时间:2004-08-12

  对于央行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我们认为应予重点留意的是央行在利率政策方面的基本取向。

利率政策的基本背景

在外部环境方面,一季度《报告》的总体判断是"全球经济复苏进一步增强,主要经济体继续实行宽松货币政策",本次《报告》中则明确提出"全球经济持续复苏,通货膨胀风险加大",并指出"部分央行货币政策重点转向防止通货膨胀",显示在各国经济持续回升、美联储启动加息周期后,央行对世界经济增长及相应物价压力已持更为确信态度。对于"全球央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动向,《报告》透露出,央行认为年内美联储的加息进程仍将渐进实施。

在内部环境方面,最新《报告》的总体判断是"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宏观调控已见成效",但在物价领域却存在"各类价格指数继续攀升"。由于物价上行压力尚未明显缓解,因此与央行在一季度《报告》中"预计同比CPI在4月以后会有所爬升,第三季度开始回落"的判断相比较,本次《报告》中修正为"三季度消费物价同比上涨幅度可能还会有所扩大,四季度物价涨势有可能趋缓",显示央行对国内物价趋势的判断已更为审慎。

利率决策的总体取向

在以上经济背景下,央行对采用利率工具实施调控总体持肯定态度。

在一般原理上,《报告》指出"价格型工具的优势在于赋予微观主体根据宏观调控信号调整行为的权利,运用利率等价格杠杆进行调控对银行系统和实体经济可以产生渐进式影响",即利率等价格杠杆的调控适应于市场化的效率机制。

在适用条件上,针对美国进入加息周期等外部因素,《报告》指出须"协调本外币利率政策,促进资本有序流动",即在人民币正向利差逐步缩小甚至可能逆转情形下,若国际资本发生持续倒流将构成调升国内利率的一个基本理由。针对国内物价持续攀升等内部因素,《报告》在有关理性预期的专栏中指出"与通货膨胀伴随出现的消费者抢购风潮以及生产者囤积生产资料的行为都是经济活动者基于对通货膨胀的理性预期而相应采取的对策",即负利率预期将导致生产和消费行为扭曲,因此若物价变化已引起负利率预期并引发资源错配,其将构成调升国内利率的另一个基本理由。

在具体实践上,《报告》对今年以来"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作出专题回顾,指出"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及"推出一系列扩大商业银行贷款定价自主权的措施"已起到积极作用。

综合以上《报告》内容,不难看出当前央行利率政策取向较为明确,即结合对内外经济环境的综合判断,其认同利率应逐步走入上升通道,目前主要结合利率市场化进程,将贷款利率上浮权利下放到商业银行机构。

法定利率的调整意向

在更为敏感的法定存贷款利率调整方面,从《报告》体现出的利率政策取向来看,不排除央行有调整法定利率的明确意向。由于央行对法定利率调整具有建议权,最终决策需要国务院的批准,因此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尚有待更高层的统筹决策。

总体看,最新《报告》反映出基于对当前经济形势及政策环境的整体评估,央行利率政策取向已更为明确,利率工具在货币政策体系中将可能处于更为主导地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