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兽用生物制品技术的发展历程与展望(2)
(一)改善和提高现有传统疫苗的质量,改进品种结构
1.由于超强毒和变异毒株的出现,目前的鸡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等传统疫苗预防接种难以起到很好的免疫保护作用,常常造成免疫失败。因此,根据疾病流行特点,研制新一代更有效的多血清型或亚型的疫苗将是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是针对一些毒力偏强的疫苗,如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胚源减毒活疫苗、传染性脑脊髓活疫苗等,接种鸡后易引起副反应,需要研制出新的毒力更弱、更为安全稳定的疫苗。
2.由于新的致病因素的不断出现,疫苗品种越来越多,多针剂、大剂量、多品种的疫苗免疫接种将明显增加,畜禽的应激反应,过敏反应,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同时,多次接种会增加劳动力,加大生产成本。迫切需要研究开发多联多价疫苗。灭活疫苗关键技术是提高生产过程中的抗原浓度(包括提高抗原产量或解决抗原浓缩技术)和提高疫苗的免疫效力,活疫苗寄希望于通过活载体重组予以突破。
3.新型的细菌、寄生虫疫苗及调节体内正常菌群及免疫机能的微生态制剂的研制开发将成为新的热点。由于原发或继发感染,以及耐药性菌株的出现,目前鸡的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支原体等细菌性疾病和以球虫为主的寄生虫病给养鸡业造成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药物治疗效果越来越不尽人意,市场上追切需要安全有效的疫苗用于预防接种。另外,为了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药物残留及药物治疗对细菌性活疫苗免疫效力的影响,应尽量减少化学药物和抗生素药物的使用,研制能适当调整恢复动物肠道正常菌群,提高抗病力的微生态制剂也势在必行。
(二)新疫病疫苗的研究与开发是当务之急
近些年来,一些严重危害养殖业的传染病,如禽流感、鸡传染性贫血、鸡淋巴细胞白血病(特别是以侵害肉鸡为主的J型白血病)、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猪生殖-呼吸系统综合症、传染性脑脊髓炎、伪狂犬、猪细小病毒病以及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等相继传入我国,根据各种疾病的流行特点研制出安全有效的疫苗,将成为二十一世纪初叶的主要研究任务之一。
(三)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基本方法研究开发兽用新型疫苗是二+一世纪的主导方向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分子生物学、分子免疫学、分子遗传学的研究取得进展与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疫苗研究将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21世纪将是生物技术发展的黄金时代,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新一代兽用疫苗将会大范围投放市场,这些疫苗以基因工程疫苗为主体,包括亚单位疫苗、合成肽苗、抗独特型抗体疫苗、基因缺失疫苗、活载体疫苗以及核酸疫苗。
2.在灭活疫苗方面,经过中国兽药监察所的大量研究工作,为灭活苗大面积推广应用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前提,它较好的解决了疫苗的保存问题及在体内的缓释问题,大大提高了疫苗的免疫效力和免疫持续时间。但随着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发现我国目前普遍使用型号的矿物油存在着明显的安全问题。因为这种工业用液体石蜡油里所含与致癌有关的稠环芳烃明显高于医用石蜡油。另外,试验表明该疫苗对大日龄成年鸡注射后有时会引起严重的副反应,对猪等大动物也不安全。另外,我国的油佐剂灭活苗的制造工艺也不过关,有的在短期内就破乳分层,有的稠度太大给注射带来麻烦,特别是在抗原浓缩方面的技术还没有很好的解决,给多联苗的大批量生产带来困难,导致用量太大而出现不安全。
3.在制苗用原材料使用标准的控制方面,我们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禽用活病毒制苗用鸡胚的标准上。这些年来,我国禽用疫苗已占到所有疫苗产量的95%以上,然而,在多数兽用生物药厂还普遍使用普通鸡胚制苗,用这种普通鸡胚制造疫苗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外源病原的污染问题,这种污染既有细菌、支原体,也有病毒,细菌主要是沙门氏菌。这种细菌可以经感染鸡垂直传播给鸡蛋,用这种鸡蛋制造疫苗势必造成疫苗的污染;支原体污染是非常严重的问题,调查表明:我国鸡群中50~80%的鸡都为支原体感染阳性,这种病原体同样可以经蛋垂直传播。90年对全国各厂家生产的100多批疫苗的支原体分离结果显示,用普通鸡胚或鸡胚成纤维细胞制造的疫苗,60%以上都污染了支原体。还有一些病毒如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鸡淋巴白血病病毒、传染性贫血因子、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呼肠弧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等都可经污染胚造成疫苗的污染。由此可见,用普通胚制苗可造成疫苗中外源病原的污染,并由此而传染疾病。二是鸡胚中的母源抗体可干扰接种疫苗病毒的繁殖,直接影响疫苗的质量。其中表现得最明显的是鸡新城疫和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如果在种鸡接种过新城疫和传染性法氏囊油佐剂疫苗,那么在其所产的鸡蛋中就有高水平的母源抗体,这两种母源抗体对同种病毒可产生中和作用,使病毒失活。那么用这种胚制造疫苗,肯定就会导致对接种的疫苗种毒产生中和作用,影响到种毒的繁殖,从而影响到疫苗的质量。现在解决这种问题的有效办法是使用无特定病原(SPF)鸡蛋,而发达国家早已普遍使用这种蛋制造疫苗。
4.在生产检验环境的技术控制方面:我国的28家兽用生物制品厂大都兴建于50~60年代,由于在计划条件下,一切由行政计划部门说了算,厂家过的是安稳的日子,几十年一贯制,直到现在为止,还有部分厂家吃着那时的老本,生产环境己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近10年来,农业部已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管理政策和技术措施,对兽用生物药厂提出了按GMP管理的要求,并规定2005年所有生产企业必须达到GMP标准,在这种形势下,大多数厂家对生产接种、收获、冻干前分装的核心部分按GMP的要求进行了局部改造,少数厂已经或正在新建GMP生产车间,生产环境总的来说已有较大改善,特别GMP概念已深入本领域。另外,农业部对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新建的生物制品车间作出规定:凡是列入计划筹建的兽用生物制品车间,设计方案以GMP标准制定,组建以GMP标准监控,验收以GMP标准考查,达不到GMP标准的一律不予审批和验收。目前已有8个兽用生物制品车间通过验收。但目前仍存在严重的管理问题,生物药厂如此,科研单位的生物制品车间也是如此,真正的GMP既要靠硬件,更重要的是得靠软件,仅有一个GMP车间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大多数生物制品厂,在目前这种非GMP生产环境下生产,很难保证疫苗产品质量。
三、十一世纪兽用生物制品技术发展趋势和对生产将可能产生的作用二十一世纪,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兽用生物制品将会朝着更安全、更有效、更便捷的方向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善和提高现有传统疫苗的质量,改进品种结构
1.由于超强毒和变异毒株的出现,目前的鸡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等传统疫苗预防接种难以起到很好的免疫保护作用,常常造成免疫失败。因此,根据疾病流行特点,研制新一代更有效的多血清型或亚型的疫苗将是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是针对一些毒力偏强的疫苗,如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胚源减毒活疫苗、传染性脑脊髓活疫苗等,接种鸡后易引起副反应,需要研制出新的毒力更弱、更为安全稳定的疫苗。
2.由于新的致病因素的不断出现,疫苗品种越来越多,多针剂、大剂量、多品种的疫苗免疫接种将明显增加,畜禽的应激反应,过敏反应,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同时,多次接种会增加劳动力,加大生产成本。迫切需要研究开发多联多价疫苗。灭活疫苗关键技术是提高生产过程中的抗原浓度(包括提高抗原产量或解决抗原浓缩技术)和提高疫苗的免疫效力,活疫苗寄希望于通过活载体重组予以突破。
3.新型的细菌、寄生虫疫苗及调节体内正常菌群及免疫机能的微生态制剂的研制开发将成为新的热点。由于原发或继发感染,以及耐药性菌株的出现,目前鸡的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支原体等细菌性疾病和以球虫为主的寄生虫病给养鸡业造成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药物治疗效果越来越不尽人意,市场上追切需要安全有效的疫苗用于预防接种。另外,为了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药物残留及药物治疗对细菌性活疫苗免疫效力的影响,应尽量减少化学药物和抗生素药物的使用,研制能适当调整恢复动物肠道正常菌群,提高抗病力的微生态制剂也势在必行。
(二)新疫病疫苗的研究与开发是当务之急
近些年来,一些严重危害养殖业的传染病,如禽流感、鸡传染性贫血、鸡淋巴细胞白血病(特别是以侵害肉鸡为主的J型白血病)、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猪生殖-呼吸系统综合症、传染性脑脊髓炎、伪狂犬、猪细小病毒病以及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等相继传入我国,根据各种疾病的流行特点研制出安全有效的疫苗,将成为二十一世纪初叶的主要研究任务之一。
(三)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基本方法研究开发兽用新型疫苗是二+一世纪的主导方向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分子生物学、分子免疫学、分子遗传学的研究取得进展与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疫苗研究将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21世纪将是生物技术发展的黄金时代,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新一代兽用疫苗将会大范围投放市场,这些疫苗以基因工程疫苗为主体,包括亚单位疫苗、合成肽苗、抗独特型抗体疫苗、基因缺失疫苗、活载体疫苗以及核酸疫苗。
1.重组亚单位疫苗:
直接从病原提取纯化的亚单位疫苗的制作成本较高,生产的抗原有限,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利用异源宿主系统高效表达外源基因为亚单位疫苗的开发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将具有免疫原性的抗原决定簇的基因编码片段插入到病毒、细菌、酵母、昆虫细胞以及能连续传代的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组内,以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大量抗原,而以此制备成只含免疫原性的亚单位疫苗。该类疫苗不含致病因子的核酸成分,安全可靠。
迄今为止,已有多种动物病毒抗原基因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表达成功,它们包括:狂犬病毒的囊膜蛋白质、伪狂犬病病毒的囊膜糖蛋白gP50、口蹄疫病毒的衣壳前体蛋白、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纤突蛋白S、鸡传染性贫血因子的衣壳蛋白VPl与非结构蛋白VP2、VP3、马立克氏病病毒的糖蛋白B、gB基因及传染性支气管炎的S1基因等。
2.合成多肽疫苗
从蛋白的一级结构结合单克隆抗体分析等技术可以推导出该蛋白的主要表位,并用化学方法合成这一多肽作为抗原,它们的特点是纯度高、稳定。在动物病原方面,研究较为成熟的是合成口蹄疫病毒(FMDV)VP1的第141~160位氨基酸片段,将其连接在不同辅助T细胞(Th)表位上,在猪体内有较好的保护效果。这种合成肽是利用B细胞与猪体能识别的Th细胞表位相结合的原理合成的,可以大大提高其免疫原性,并不需偶联到载体蛋白即可产生中和抗体。应用同一原理有可能发展合成其他多肽疫苗,也可用人工合成基因(含B细胞、Th细跑和Tc细胞表位)来表达比天然抗原更强的人工抗原,这在肿瘤疫苗和寄生虫疫苗的研究开发中可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抗独特型抗体疫苗
1974年Feme提出免疫网络调节学说,当机体针对某种抗原的抗体达到一定水平时,其免疫系统会视此抗体分子(Abl)为靶子产生抗体(Ab2),并与之结合加以抑制。由此类推,当Ab2超过一定水平时,又会有抗Ab2的抗体产生等。由于Ab2和抗原都能与Abl结合,所以二者在结构上是镜像关系,这种抗体分子就是抗特异型抗体。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大量的抗独特型抗体,作为疫苗可以刺激产生抗相应抗原的抗体,抗独特型抗体疫苗的优点是安全、稳定,不存在其它类型疫苗抗原来源困难,也没有合成多肽基因克隆表达抗原的缺陷型构像等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重组疫苗和合成肽疫苗的不足。由于只针对单一抗原决定簇,所以不会有其它副作用,但这也是此种疫苗的缺点。
新疆农科院研制了具有较强特异性的抗牛布氏杆菌单克隆抗体A7,将该单抗提纯后免疫家兔,使其产生高效价的抗独特型抗体,后者经提纯和加适当佐剂免疫豚鼠和牛,均产生了布氏杆菌凝集抗体;免疫豚鼠能抵抗该毒的攻击。另外,在马立克氏病gB抗原、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原早孢子等方面的抗独特型抗体也见报道。
4.基因缺失苗
缺失与毒力相关基因是发展活疫苗的理想途径之一,其突出的优点是疫苗毒力不会返强而免疫原性不发生变化,这一领域十分活跃,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为了提高常规疫苗的安全性,新一代人工基因定位缺失弱毒疫苗的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有的疫苗已投放市场使用。其中猪伪狂犬基因缺失疫苗(TK和gP3缺失)已成功地在部分国家使用。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基因缺失苗和鸡白痢基因缺失疫苗也已研究成功,正在研究的还有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的TK基因缺失减毒疫苗、牛白血病病毒的pX基因缺失疫苗。这种具有标记的基因缺失疫苗在鉴别诊断中容易识别,这给区别强毒感染与疫苗免疫提供了方便。
5.重组活载体疫苗
以病毒或细菌为载体导入外来病原的保护性基因,制成的重组活载体疫苗可同时启动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克服了亚单位疫苗和灭活疫苗的不足,同时也不存在毒力返强的问题。另一最大优点是活载体疫苗可同时表达多种抗原,制成多价或多联疫苗,既解决了现有多联疫苗的制造工艺难题,又能一针防多病。
1982年,Moss等以痘病毒为载体,成功地研制表边狂犬病糖蛋白的重组痘苗病毒和表达牛瘟F和HA蛋白的重组痘苗病毒,到目前为止,已发现以禽痘病毒为载体表达的新城疫HN和F蛋白、禽流感HA和核蛋白、法氏囊病毒的VP2蛋白的重组体,免疫动物均可产生对两种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应答,Nazerian等用表达马立克gB的重组痘病毒来免疫鸡,发现其保护力与HVT相当。因此以此为基础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将可以研制出有应用价值的商品化重组痘病毒疫苗。除痘病毒载体外,另一种用的较多的是疱疹病毒。用重组疱疹病毒载体疫苗不仅能够保护动物免于疱疹病毒感染,同时还能诱导对其他病原的免疫保护。疱疹病毒具有较大基因组DNA,其中含有许多非必需基因,这些非必需基因可被外源基因取代,因此,该病毒载体很适合构建多价基因工程疫苗。目前常使用的疱疹病毒载体有:火鸡庖疹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牛疱疹病毒I型和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除此之外,腺病毒是诱导机体粘膜免疫中最为理想的载体之一,而细菌活载体疫苗中研究得较多的是大肠杆菌。我国研究成功的猪大肠杆菌基因工程疫苗,就是将猪致病性大肠杆菌的K88、K99柔毛质粒导入非致病性大肠杆茵而表达成功的。
6.核酸疫苗
也称基因疫苗,是随着基因治疗而发展起来的第三代疫苗。它是将外源病原的保护性抗原基因与细菌的DNA或病毒的DNA连接后直接导入动物体内,在机体内表达相应抗原,诱导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对相应抗原的免疫保护作用。核酸疫苗有许多优点,如:制造简便、生产速度快、成本低、容易控制质量、免疫期长、热稳定性好、便于贮藏和运输,能同时刺激B-细跑和T-细胞的应答,无感染因子等。
(四)新型佐剂、免疫增强剂、活疫苗耐热保护剂的研究开发将成为热门优良的免疫佐剂和免疫增强剂是提高传统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免疫效力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基因工程疫苗,因其免疫原性相对弱些,更需要好佐剂予以辅之。
1.新型佐剂
可代谢油制备的水包油(O/W),由胆固醇和卵磷脂组成的类似于生物膜脂双层结构的脂质体、皂苷、ISCOM多糖或单糖碳水化含物,以及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如细胞因子,有些来源于细菌的蛋白,如霍乱毒素B亚单位、破伤风类毒素等。经研究证明,具有一定的佐剂活性和免疫增强作用,它们将是新型疫苗佐剂研究开发的热点和方向。中国兽药监察所以角鲨烷为佐剂制备的ND(O/W)灭活疫苗可使接种鸡产生较好的保护作用。
2.免疫增强剂
目前,由于药物的大量使用及一些免疫抑制性疾病的侵袭和各种应激因子的作用,动物机体的免疫系统常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和影响,经常引起动物的免疫抑制现象,造成免疫失败。近10多年来,随着免疫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动物机体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双向调节系统。许多体液因子在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效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根据功能不同分别称之为免疫调节剂、免疫增强剂和免疫抑制剂,与兽用生物制品有关的主要是前两种。
免疫增强剂根据其来源可分为生物产物和人工合成化合物两大类,进一步可细分为生理产生、微生物来源的物质、植物来源物质及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属于生物来源的有真菌多糖、细菌内毒素、细菌脂多糖、分支杆菌细胞壁及其亚单位胞壁酰二肽;化学含成的有左旋咪唑、异丙肌苷、多聚核苷酸、聚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及多种人工合成的酯类;属于植物来源的有植物多糖和糖苷类物质。在这些物质中,以植物多糖、糖苷物质和某些生理因子,如法氏囊活性肽、胸腺素和白细跑介素的研究最为活跃。据悉,蜂胶也有良好的免疫增强作用。中国兽药监察所利用从中草药中提取的多糖类物质与抗原物质混合成疫苗后接种鸡,试验证明对禽巴氏杆菌和新城疫病毒和伪狂犬病毒等均有明显的免疫增强作用。
3.活疫苗耐热保护剂
目前,除部分发达国家外,活疫苗的耐热保护剂的技术问题尚未解央,由于技术壁垒问题,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目前冻干活病毒疫苗仍需在-15℃以下保存,因此热稳定疫苗保护剂的研究与技术推广是非常急需的。国内一些单位研究多年也未取得进展。最近,中国兽药监察所已成功地研究出猪瘟、鸡新城疫、马立克等病毒活疫苗的耐热保护剂,试验证明,这些用耐热保护剂制成的冻干活疫苗在2~8℃保存24个月后,病毒滴度无明显下降,免疫效力无明显变化,完全达到美国同类产品的水平。这一重大突破为下世纪我国活疫苗实现在2~8℃下运输保存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五)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的出现,诊断制品的研制将进入异常活跃的时代从长远看,一种传染病的控制甚至消灭,除了需要安全有效的疫苗外,还必须有灵敏特异的诊断试剂。另外,疫病普查、流行病学调查及评价动物的健康级别,都需要好的诊断试剂和配套的诊断方法,特别是在标准化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1.以杂交瘤技术的鼠源单克隆抗体滴度高、特异性强,因此,对某些常规血清学难以检测的致病因素的单克隆抗体要进行系统开发,以区别疫苗接种和野毒感染;以鉴别多联多价疫苗中的各不同毒(菌)株,对兽用生物制品的质量检测和流行病学的调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DNA探针,聚合酶链反应(PCR)法等高度灵敏的检测方法简单化、实用此、商品化,也是疾病诊断的发展方向。
二十一世纪,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牧业还将有大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兽用生物制品的关注不仅在数量和品种上,而更重要的是在质量上。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免疫效力,通过免疫接种、隔离、淘汰、逐渐减少以至消灭疾病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进入21世纪,我国兽用生物制品的生产技木、生产环境、管理方法、原材料供应以及成品质量监控将发生巨大变化;生产条件GMP化、生产工艺自动化、生产管理计算机化、生产原材料标准化、动物性原材料SPF化,产品质量高效、安全、无外源病原污染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四、加入WTO后国外生物制品技术的进入对我国的影响
加入WTO后,由于国外技术和产品的进入,给我国兽用生物制品将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这些影响有的对我们有利,有的对我们不利,具体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的影响:有利于借鉴和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成果,促进我国的科研和生产技术进步。国外先进技术的进入,有利于我们吸收和引用,以此推动我国兽用生物制品的发展。加入WTO后,由于技术壁垒的消除,使得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学习、借鉴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研究成果,以此来提高我国的兽用生物制品的技术进步。同时,随着一些国外企业到中国来投资、办厂,也会把国外的一些好经验和技术带入我国,从另外一个方面带动我国兽用生物制品技术的升级。再者,由于市场的开发及国外技术的进入,会对我们造成压力,迫使我们去改进我们的技术,以此增强与国外产品的竞争力。
(二)不利的影响:加入WTO后,由于关税降低,国外产品将会大批量进入我国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第一步是如何在我国自己的市场上保住我们目前的份额,这种冲击将是前所未有的。另外,就目前我国的生物制品而言,一些产品是从国外仿制而来的,加入WTO后,由于加强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仿制会逐渐受到限制,短时间内会对我国兽用生物制品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加入WTO后,由于前面已述的原因,我国部分产品的技术含量、产品质量落后于发达国家,加之发达国家生产工艺中自动化程度高,抗原收获产量高,而现在这些国家的企业纷纷到我国来建厂,利用我国廉价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其产品成本会大大下降,而我国自己的产品除了人力、物力相对便宜以外,在技术上则明显落后于他们,这就会导致我们的产品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兽用生物制品企业已逐渐走出计划经济体制而进入市场,这为加入WTO作好了前期准备。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国外的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努力提高我国兽用生物制品质量的管理水平,我们一定会在竞争中站稳脚根,占据国内市场,进入国际市场。
五、对今后技术推广的建议
我国兽用生物制品的进步,必须以技术进步为先导,而技术进步往往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没有良好的政策引导,没有经济效益的体现,没有在竞争中感觉到的危机感,这种技术进步往往难以实现或收效甚微。
在外部环境方面,目前我国市场上假药劣药太多,这些药品没有前期的研究投入,生产设施简陋,使用不符合生物制品要求的低价原材料,不经检验,质量没有保证,因此,成本极其低廉。这些产品,在市场上低价销售,严重冲击了正式合法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在这种无序竞争的情况下,现在变成了谁用GMP车间、SPF动物原材料来生产经正规研究才获成功的产品,谁就会由于成本高而处于劣势,这严重的影响了技术改进和技术投入。因此要积极鼓励技术进步,加大技术投入,就必须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非法销售,创造一个良好的公平竞争的环境,真正实现兽用生物制品的技术进步,产品上等级,并在政策、资金上予以扶持。
目前,亟待推广的技术是兽用生物制品的GMP管理体系,这是我国兽药产品质量上等级、技术进步最为重要的一步。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从生产管理的角度对兽用生物制品的生产技术、生产环境。产品生产用原材料。质量检测体系及人员素质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它对规范兽用疫苗的生产。检验及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对生物制品来说,制造产品的菌(毒)种是关键技术,菌(毒)种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对国内一些急需而自己又缺乏的生产用菌(毒)种,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搞技术引进。
活疫苗的耐热保护剂、灭活疫苗的新型免疫佐剂及免疫增强剂的研制与推广,应作为重点来考虑,这是提高现有疫苗质量的关键性技术。我国虽然近几年在这方面已有研究进展,但除部分产品外,大部分还在探索阶段,需要加大研究力度,有些关键技术可从国外直接引进。
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培养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病毒。细菌的抗原产量,而生物反应器由于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其生长发育条件,可大大提高抗原产量,普及推广生物反应器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疫苗的产品质量。另外一个是灭活疫苗的抗原浓缩技术也需要作进一步研究,关键设备宜直援从国外引进。
在技术推广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管理部门、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生产厂家、技术推广机构如何有机结合的问题。现在有许多成果掌握在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手中,一些技术成熟尚待开发和一些只有前期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成果,如何将其迅速转变成生产力是一个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如禽病诊断试剂,这些年国家在这方面投入不少,而课题承接单位验收报告一交就算了事,没有将其投入到实际生产之中,致使到现在我国还拿不出一套完整的SPF鸡检测的试剂盒,仍靠从国外高价进口试剂。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应该从体制上来解决这个矛盾,使产、学、研有机结合起来,以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回顾过去,我国兽用生物制品的研制与生产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今天的成就是几代人辛苦耕耘的结果。展望未来,在畜牧业持续高速发展的今天,作为畜禽健康保驾护航的兽用生物制品,更加值得我们去研究,去提高,去推广,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兽用生物制品的发展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
一周热点
- 2019-08-30中央下发铁令!19年限养令、禁养令撤销!19年玉米生产者补贴确定,即将下发!
- 2018-08-05智慧养猪驱动 ——首届中国智慧养猪产业实践峰会在京召开
- 2018-03-27双胞胎第三代教保料“健康三宝”掀起抢购狂潮:仅发布会当天销售突破5000吨!
- 2017-10-11双胞胎集团9月份销量再创新高,突破86万吨!
- 2018-04-092018饲料工业展览会展商名录
- 2018-10-26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关于发布《仔猪、生长育肥猪配合饲料》《蛋鸡、肉鸡配合饲料》2项团体标准的通知
- 2015-11-02双胞胎集团推出“三胞胎”直销大猪场
- 2018-03-08全国猪场大咖将齐聚三亚与双胞胎集团共谋猪事
- 2017-11-20年销量突破900万吨,双胞胎再现王者风采!
- 2019-03-26来2019河北饲料峰会 见证行业发展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