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04年下半年畜牧业工作要点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4-08-30

  2004年上半年,畜牧业生产总体运行平稳,呈稳定增长态势,除家禽生产受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影响出现一定幅度下降外,其它主要畜产品实现全面增长。上半年全省肉类总产量110.21万吨,同比增长6.65%,鲜奶产量4.63万吨,同比上升10.54%,禽蛋产量20.96万吨,同比下降2.48%。

    下半年将继续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省1号文件,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农民增收为重点,依靠科技进步,运用市场机制,全面实施“四化推一化”战略,即布局区域化、经营产业化、生产标准化、服务社会化、推进畜牧业现代化,进一步调整畜牧业结构,把我省畜牧业发展成为现代化大产业。

    计划全年生猪出栏2200万头,增长7.32%,生猪存栏1500万头,增长1.35%;肉牛出栏125万头,增长9.65%,牛存栏400万头,增长0.5%,其中奶牛存栏4万头,增长17.65%;肉羊出栏130万头,增长13.04%,羊存栏145万头,增长11.54%;家禽出笼36000万羽,增长4.35%,家禽存笼21500万羽,增长3.36%。全省肉类总产量225万吨,增长3.62%,鲜蛋产量50万吨,增长3.1%,鲜奶产量13万吨,增长23.81%。下半年我省畜牧业工作将突出抓好“四大重点工作”,具体落实好“五项措施”。突出抓好生态畜牧小区建设、动物疫病防治、优质草食畜禽示范和畜产品安全四方面重点工作,采取以下五项具体措施:

    (一)抓小区,推进畜禽规模化经营。进一步贯彻落实好2003年全省生态畜牧小区建设现场会议和今年全省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把生态畜牧小区作为实施“四化推一化”战略的重要载体,推进畜牧业上规模、上水平、增效益。下半年畜牧小区建设要与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畜禽养殖合作经济组织,以及与果菜等种植业紧密结合起来,把生态畜牧小区建成我省畜产品的外销基地和龙头企业的原料基地,力争全省下半年新增畜牧小区200个,达到500个,比去年增加300个。一是加大畜牧业宣传力度,对生态畜牧小区建设加以积极引导、规范管理和大力推广。同时计划在近期再召开一次全省生态畜牧小区建设现场会议,及时总结典型和经验,掀起畜牧小区建设热潮。二是抓紧编制生猪养殖小区、奶牛养殖小区、肉牛养殖小区等相关技术标准,争取年内通过专家审定。三是抓好畜牧小区建设的示范工作,省里重点抓好10-15个,大市抓5个,小市抓2-3个,通过示范引导畜牧小区健康发展。四是开展技术培训和组织专家现场指导,帮助解决生产和管理等实际问题。

    (二)抓防疫,不断提高动物疫病防治水平。坚决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反弹;坚决有效地降低W病的疫点数,完成国家防总下达的降低1/3W病疫点数的任务。一是切实做好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瘟、鸡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以及奶牛结核病、狂犬病、血吸虫病等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病的防治工作。加大重点疫病的免疫力度,对涉及人类健康的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强制性免疫,保证免疫密度,严格执行主要疫病防治技术规范。在全省范围内集中开展夏季消毒灭源工作,做到彻底的拔点灭源;开展一次免疫密度,免疫疫苗抗体水平监测大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地方进行通报;开展一次秋季防疫、免疫攻坚战,确保口蹄疫免疫密度达到100%;对各设区市、各市、县(区)的防治重大疫病办公室的人员、职能、制度以及行为规范进行督促完善;建立健全重大疫病管理规章制度,与省监察厅等有关单位联合建立出台重大疫病责任追究制。二是抓好动物防疫监督,全面推行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制度,对家禽免疫标识制度进行试点工作。坚决做到全年猪、牛、羊耳标佩带率要达100%。以产地检疫、屠宰检疫为重点,加大检疫工作力度,结合市场准入,完善产地检疫报检制度,使到户、到场、到点检疫真正落到实处。屠宰检疫要实行驻场(厂、点)检疫,检疫率要达100%。加强对26个省际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省际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管理,规范检查行为,提高执法水平,省、市联合集中对26个检查站进行暗访并对违规行为进行查处、整顿,坚决杜绝公路“三乱”行为。三是加大对种畜禽场疫病的防治力度,完善防疫灭病设施,健全防疫管理制度。2004年对省一级良种场重点疫病进行全面监测,特别要加强对种畜禽进出场的疫病监测和隔离观察,确保种畜禽清净无疫,将疫病控制在场内,防止向场外扩散。四是加大《动物防疫法》和《江西省动物防疫条例》的宣传力度。计划在九月份开展我省实施《江西省动物防疫条例》一周年纪念宣传活动。加大对“一法一条例”的执法检查力度,对检查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五是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按照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分开的原则,积极推进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尽快建立和完善动物防疫检疫站,承担动物防疫、检疫、疫病监测和报告等公益性工作,其人、财、物由县级农牧部门管理,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其他经营服务性工作推向市场,实行依法凭证经营。

    (三)抓示范,推进优质草食畜禽发展计划。以国家实施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保护项目为契机,充分利用草山草坡草洲和秋冬闲田,大力开展人工种草和天然草地改良工作,促进草食畜禽的发展。一是按照国家要求,组织实施好高安、于都、吉州、南城、铜鼓、上栗等六个国家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保护项目,以其为示范,带动周边农民种草养畜,增加农民收入。二是重点抓好16个优质草食畜禽示范基地,全面推行人工种草、改良草地,逐步推广冬闲田免耕直播黑麦草技术,实行草畜配套 ,提高草食畜禽质量。通过示范基地辐射,在确保粮食安全生产用地的基础上,今年下半年人工种草比去年增加40万亩,达到120万亩,年出栏肉牛20万头,其中优质肉牛10万头;出栏肉羊25万只,其中优质肉羊15万只。努力实现全省人工种草240万亩,出栏肉牛125万头,出栏肉羊130万只,出笼肉鹅3720万羽,奶牛存栏达4.5万头,奶产量达12万吨的目标,提高草食畜禽在畜牧业中的比重,进一步优化畜牧业内部结构。三是加强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项目管理。规范财务管理,建设专帐、专户,确保专人负责,范入帐手续,防止挤占、挪用项目资金,加强建设项目的监督检查,对项目建设中各个环节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四)抓安全,强化饲料和兽药监管。一是加强“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监管,对全省重点养殖县、市(区)进行一次拉网式“瘦肉精”等违禁药品抽查专项整治活动。集中打击养殖环节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品的违法行为,规范饲料产销和使用,确保饲料和畜产品安全。二是建立一批无公害畜禽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按照标准化技术操作规程要求,建立合理的养殖工艺流程和质量管理制度,要求无公害标准化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增加100个无公害畜禽生产基地,建设5个无公害畜禽标准化示范小区。三是扩大兽药残留抽检数量和检测范围,全年完成畜产品药物残留检测500批次,兽药产品抽检500批。

    (五)抓良种,提高畜产品市场竞争力。一是加快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提高供种能力。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扩大资金投入渠道,加强种畜禽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优良品种的供应能力。多方筹资,增加投入,鼓励外资、企业资金、集体和个人资金投向畜禽良种繁育,形成多元化投资体制,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供种能力。省里重点抓塔尖部分建设,各种畜禽场要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供种结构、组织安排生产,最大限度地满足畜禽养殖户对不同畜种、不同品种、不同层次良种的需求。二是组织开展全省第三次种猪联合育种和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提高供种能力和供种质量,组织召开全省第三届种猪拍卖会。净化种畜禽场疫病,对种畜禽场进行监督检查,通过媒体对各种畜禽场的生产性能和疫病检测结果进行公布。三是大力推广畜禽良种配套生产技术,提高良种质量,保证畜牧生产的良种供应。大力推广各类畜禽良种,加快品种改良,提高良种普及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