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济对外依赖程度增加 国际油价牵动中国物价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4-09-09
     8月中旬开始的国际原油价格飞涨和8月25日的成品油价格上调,使得人们对通货膨胀预期进一步增加。对此,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关专家经过分析认为:与以前相比,我国经济对原油尤其是进口原油的依赖程度明显增加,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物价水平的影响明显加大。

    该研究所专家根据模型计算发现:如果全年国际原油价格上涨30%,将使得中国的总物价水平上涨1.5%,投资品价格上涨0.9%,消费品价格上涨0.7%。

    对外依赖程度在增加

    我国已经进入重化工业阶段,与上世纪90年代初相比,我国经济增长对能源和原油的依赖程度明显增加。一是经济增长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明显增加,2003年我国经济增长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1.5,比1991年提高了近两倍;二是原油消费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明显提高,2003年原油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占22.7%,比1991年高5.6个百分点;三是原油对外依存度明显提高,自1996年我国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之后,原油对外依存度迅速提高,预计2004年我国原油进口量为1.2亿吨,原油对外依存度将超过40%。在这种情况下,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和物价的影响明显加大。   

需观察价格传导途径

    原油是最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国际原油涨价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对我国物价水平产生影响:一是由于自2000年以来国内原油价格开始与国际接轨,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将直接提升我国国内原油价格水平;二是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将使得我国原油进口价格上涨,这将增加原油加工企业的生产成本,使得下游企业面临比较大的涨价压力;三是原油涨价将带动其替代产品例如煤炭等的价格上涨,从而带动更大范围的物价上涨。

    由于在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各行业受原油涨价的影响程度不同,其大小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对原油的直接和间接依赖程度,对原油的依赖程度越高,受原油涨价的影响也越大,例如原油成本通常占炼油企业主营业务成本的80%以上,原油价格上涨将直接增加炼油企业的成本,促使其提价;二是价格传导是否畅通,在价格传导机制畅通的情况下,原油涨价影响将通过产业链从上游传导到下游,从生产领域传导到消费领域,但是假如价格传导机制不畅的话,国际原油涨价的影响可能会局限于上游和中游,很难传导到下游。

    油价物价的定量分析

    为了全面分析国际原油涨价对中国物价的影响,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关专家利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997年投入产出表以及投入产出价格模型对原油涨价的冲击的大小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如果原油价格上涨10%并维持一年的时间,将使得总体物价水平上涨0.5%,投资品价格上涨0.3%,消费价格上涨0.2%。从所考察的17个行业来看,机械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金属产品制造业受油价上涨的影响最大,价格涨幅在0.6%-1%之间;电力及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炼焦、煤气和石油加工业、运输邮电业、商业饮食业受石油价格上涨的影响较大,价格涨幅在0.2%-0.4%之间;其他行业价格受原油涨价的影响较小。根据上述模型计算,如果全年原油价格上涨30%,将使得总物价水平上涨1.5%,投资品价格上涨0.9%,消费品价格上涨0.7%。

    由于上述计算以价格传导机制比较顺畅为前提,考虑到以下因素,原油涨价对中国物价水平的影响可能没有这么大。一是成品油基准价格的定价权仍在发改委,从目前的情况看,为了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国内成品油的价格调整幅度远远小于原油价格的上涨幅度,这减轻了成品油涨价对下游企业的影响;二是由于一般工业消费品领域价格竞争激烈,上游企业成本增加很难传导到消费领域;三是由政府定价的公用事业部门的涨价幅度很可能会小于成本的增加幅度,这也将使得服务价格的上涨小于预期。

    有关专家认为,在国内投资增速回落、粮食供给增加的情况下,国际原油涨价使得输入型通胀的压力加大。如国际原油价格持续维持高位的话,明年投资品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维持在高位可能将进一步加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