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秋冬种 力争明年夏粮丰收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4-09-16
     9月14日,记者从在河南郑州召开的全国秋冬种工作会议上获悉,农业部提出了今年秋冬种工作的思路和目标,即以增粮增收为目标,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保障,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扩大面积,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努力提高小麦生产水平、冬小麦面积恢复增加1000万亩以上,总产增加4%。农业部部长杜青林在会上要求各级农业部门紧急行动起来,把秋冬种粮食生产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力争明年夏粮丰收。

     杜青林指出,明年是新阶段粮食恢复发展的第二年,是确保三年内增产900亿斤的关键一年。“夏季主动,全年主动;以秋补夏,担心受怕”。夏粮占全年粮食总产的23%左右,明年粮食要继续增产,必须首先力争夏粮丰收。今年秋冬种工作的重点是要恢复发展冬小麦,改善粮食品种结构矛盾。

     据了解,我国小麦面积已连续7年减少,去年冬种小麦面积大幅下滑势头得到遏制,今年农民普遍有扩大冬小麦种植的意向,小麦面积有望恢复性增长。

     会议认为,要实现小麦增产,就必须紧紧围绕面积、良种、技术做文章,重点抓好六项措施的落实:

     努力扩大冬小麦面积。努力扩大西南麦区、西北麦区的面积,适当扩大长江中下游麦区,稳定黄淮海麦区。主要途径是:开发利用冬闲田,大力推广以小麦为主体的麦棉、麦油、麦菜等间套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充分利用撂荒地,秋冬季抛荒地和占而未开发的耕地种植小麦,扩大面积。

     加快推广优良品种。要进一步加大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力度,力争小麦良种统一供种率、种子包衣率分别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农业部组织专家确定了35个适应性广、综合性状好、产量高的主导品种,并在这次会上进行了发布。各地也将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筛选确定一批主导品种,通过良种补贴等政策措施,加大推广力度,提高主导品种的覆盖面积。

     突出落实保优增产技术。今年秋冬种要力争增产技术覆盖率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重点推广以下技术措施:推广适期、适量、适墒播种,努力做到一次播种保全苗;推广配方施肥、化肥深施增施有机肥等科学施肥技术,提高肥料使用效率;黄淮海麦区重点推广精量和半精量播种技术,西北小麦旱作区重点推广地膜、生物覆盖技术和造墒播种技术,长江流域重点推广沟排渠灌技术;推广小麦免耕栽培技术和化学除草技术,提高小麦种植收益。

     切实加强病虫害防治。加强小麦重大病虫害的统防统治,及早制定条锈病、纹枯病、赤霉病等易发病虫害防治预案,做到防治关口前移,秋播前就采取防治措施,选用抗病虫品种,搞好种子药剂处理。甘肃、四川、湖北、河南等条锈病易发区,力争今年冬种小麦种子药剂包衣或药剂拌种率达到100%,其它地区也要努力提高种子包衣率,争取防治主动权,最大限度减轻病虫害的损失。

     努力提高农机作业水平。今年秋冬种要使全国机耕面积扩大2000万亩,机播和机械深施化肥面积达到80%以上,南方稻区充分发挥农机具的作用,抢收抢打,争取农时,加快秋冬种进度,提高秋冬种质量。

     进一步抓好冬季农业开发。积极扩种粮、油、菜、肥等作物,减少冬闲田,扩大粮食播种面积。东南地区利用冬闲田扩种冬玉米、马铃薯和杂粮等;长江流域进一步扩种“双低”油菜,加大长江“双低”油菜带开发力度;南方地区利用冬闲田种植饲料作物;北方地区继续发展温室大棚蔬菜生产,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东北地区做好秋深松、秋翻地、秋整地、秋起垄,为明年春耕做好准备。

     “白露”已过,“秋分”将至,秋冬种即将由北向南全面展开。杜青林要求各级农业部门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突出重点、全力以赴、全面落实秋冬种生产,为明年恢复发展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开好局、起好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