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奶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建议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4-10-08
     我国奶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消费水平低。目前我国人均年饮奶量比较低,城乡之间居民的奶消费量相差悬殊。按鲜乳品、酸奶、奶粉的消费量混合计算,2001年,城镇人均消费量为13.76公斤,农村人均仅1.2公斤,许多农村至今仍为奶消费的空白区;而世界人均饮奶量为100公斤,发达国家则达200公斤,不发达国家年平均也有40多公斤。中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饮奶量也是一个指标。

     奶牛饲养分散。国外的经验,农户养殖规模以50头左右为宜,如日本为50头、欧洲为70头。据1997年对25个省、市、自治区的调查显示,个体养牛户328743户,占总养牛单位的98.66%,平均每户饲养奶牛7头。在奶牛分散饲养的条件下,由于大多数农户饲养奶牛采取手工挤奶方式,加上牛奶掺杂使假难于控制,造成牛奶的品质差。

     科技含量低。主要表现在:奶牛良种数量不足,单产水平低。目前在我国存栏480万头奶牛中,纯种的荷斯坦奶牛只有150万头。2000年,世界奶牛业发达国家荷斯坦奶牛平均产奶量已接近8000公斤/年,美国、以色列等国奶牛单产一般在8400公斤/年以上;而我国成年母牛的单产只有3200公斤/年。

     奶牛疫病防治水平低。据调查,目前各种奶牛疫病有增加的趋势,因患疫病导致奶牛过早淘汰,造成巨大损失。

     乳品加工企业规模小,乳品质量差。我国目前有大大小小的乳品加工企业1500多家,其中年销售额上亿元的企业有12家,500万元以上的有359家。一半以上的乳品加工企业日处理鲜奶能力都在20吨以下。我国最大的伊利乳业,2002年销售额也不过40余亿元,与跨国巨头如雀巢公司无法相比。许多中小乳品企业存在着经营管理不善、产品质量差、经济效益低等问题。

     发展我国奶业的对策——采取综合措施增加奶牛数量,提高奶牛质量。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建立优质奶牛种源基地,以便提供满足生产需要的优质冷冻精液、胚胎和种牛,加快胚胎移植技术的推广应用。鉴于胚胎移植技术成本较高,国家应建立相应的补贴政策。认真做好奶牛生产性能和良种登记工作,以便巩固奶牛良种繁育成效。

     加快农业种植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优质饲草和饲料作物的种植面积。据分析,牛奶生产成本的50%—70%是饲料成本。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奶牛营养代谢病的发生,最佳的奶牛饲养策略是在保持奶牛产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利用优质饲草。以苜蓿干草作为蛋白质来源,以一定量精料和玉米等作物的青贮饲料作为能量来源,这已经成为美国等发达国家奶牛饲料的基本结构。因此,在我国农区,要完成种植业结构由二元结构(粮、经)向三元结构(粮、经、饲)的转变,增加优质饲草饲料的种植面积;在西部地区,要完成国家西部开发制定的退耕还草、退耕还林的战略举措。

     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大型乳品企业或企业集团发展。要将促进大型乳品企业或企业集团发展作为今后工作的方向。鼓励多元投资,兴办股份制、合作制民营企业。鼓励大型乳品企业或企业集团通过强强联合、以强带弱,兼并重组,实现低成本扩张。国家银行应在政策性及商业贷款方面予以扶持。

     做好乳品质量与检测工作。按照生产实际和规划要求,建设一批手段先进、功能完善、辐射与服务面积大的质检中心和质检机构,全面施行强制性、规范化产品检测制度,强化对饲料、鲜奶和乳制品的检验和质量监管,防止低劣产品流入市场。以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作为主导形式,增加投入,完善动物疫情测报和扑灭体系,确保奶牛生产安全。加强对牛舍、挤奶站的环境控制,防止生产环节可能造成的污染,特别要大力普及机械化挤奶、智能化管理,使保鲜奶质量水平得到提高。以饲料安全为基础,严格控制药物残留和有害物污染,为生产优质、安全、绿色奶创造条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