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禽、蛋业的现状与发展前瞻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4-10-20
     禽、蛋产品是巴林人的基本食品之一,每年的禽肉消费21000吨,价值约10890万美元。人均年消费约30公斤。

     巴林每年消费13700万枚蛋,价值约1062万美元,年人均耗蛋200枚。

     禽、蛋业是巴林最重要的农业活动之一。在所有与农业有关的领域投资量中,禽、蛋业居首位。

     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巴林禽、蛋业一直吸引着私营业主的投资。国家支持该行业的发展,例如在该行业私营投资公司中参股,协助解决养殖者的营销难题,提供禽种、饲料、药物,鼓励把最现代化的养殖方法和加工技术用于该行业等。

    

     估计巴林的禽、蛋业每年的投资规模是2425万美元,从业人员400人,其中巴林籍280人,占70%。20世纪80年代后五年至90年代初是巴林禽、蛋业发展最快的时期。此后尽管国家坚持鼓励方针,但由于实行经济开放政策,禽、蛋产品市场开放,进口没有政策限制,大量同类货物进入巴林,尤其从沙特经陆路来的最多,于是导致行业萎缩,国内产品的市场份额下降,尤以蛋类为甚。

    

     目前,巴林有33个私营养殖场从事肉鸡饲养业。年出栏约530万羽,相当于最大出栏能力的80%。养殖场年产能损失53万羽以上。巴林各个养殖场技术条件差异大,一部分养殖场已用现代化的封闭方式饲养,而有些则仍然是传统的露天放养。30个肉鸡养殖场是租赁场地养殖,租期2-15年不等,其中10个养殖场的租期不超过4年,14个在5-10年间,6个在11-15年间。这30个养殖场的投资资本约是1594万美元,从业人员130人,本地化率27%。另3个则是地主自营养殖。

    

     尽管国内禽肉产量从1980年的3400吨上升到2000年的5780吨,但是国产禽肉量占消费总量的比例却从1980年的占40%下降到2000年的28%,而且至今仍是下降趋势。

    

     虽然1980-2000年间,国内禽肉生产增长了70%,年均3.5%; 而同期进口量增长了190%,年均10%。

     巴林国内有4个产蛋场,除了国有的禽蛋总公司外,另外3家是私营蛋场,现有22.5羽产蛋禽,产量是总产能的70%。

     1980年代期间,本地产蛋量实现了飞速发展,1986年的自产量达到消费量的93%。但是随后本地蛋产量开始下降。巴林和沙特间的跨海大桥(法赫德国王大桥)的开通,使得沙特以及其他国家的禽蛋大量入口巴林,致使一些禽蛋公司和私营产蛋场倒闭,本地蛋产量回落,市场份额随之下降。

    

     下列表格说明了从1986-2000间禽、蛋自产量与进口量之对比。

     表格显示1986-2000年间本地蛋产量从93%下降到39%,而同时的进口蛋量增加了1200%,从1986年占消费量的7%上升到2000年的60%。

    

     近来巴林颁布的市政建设规划政策,控制农业用土地,现有土地租期满以后能否继续获得土地使用权的不确定因素大大增加。要得到合适的土地建现代化禽、蛋养殖场将非常困难。规模扩展禽、蛋养殖是增加产量的主要办法,但该行业里最主要的难题之一是现有的部分禽、蛋场规划成了未来的居民区,实际上扩展空间已经封死。建新场几无可能。

    

     巴林国产禽、蛋和进口产品之间价格竞争激烈。进口货的价格较低,因为入口巴林的禽、蛋原产国经常以低价倾销政策占领巴林市场份额。

     巴林禽蛋市场销量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夏季月份和斋月期间,巴林人和外国在巴林的常住人口大量离开巴林,或外出休假,或探亲,巴林市场对禽、蛋产品的需求量减少,禽、蛋消费量大幅下降,蛋类尤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