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畜禽副产品综合利用水平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4-10-21
     畜禽副产品是一类重要资源,具有种类多、用途广的特点。目前,我国已能利用畜禽副产品生产400多种产品,主要包括:用于饲料工业的肉骨粉、羽毛粉、血粉等;用于食品及保健品原料的氨基酸、血浆蛋白粉、血红蛋白粉、血肽、明胶、骨粉、骨泥、骨素等;用于医药原料的胃膜素、硫酸软骨素、胰岛素、肝素、人工牛黄等;用于农作物种植业的有机肥等,畜禽副产品加工产品已在我国工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国畜禽副产品综合利用中一些关键技术薄弱,综合利用率低。尽管随着新技术、新成果的不断引进和有效推广,在现代生物分离技术、自动化实时监控生产技术、产品检测技术等高新技术的支撑下,取得了相当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效益。但由于许多企业和投资主体因为追求短期的利润和回报,同时政府引导和政策性投资的缺乏,使我国的畜禽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加工企业呈现出“少而小,杂而不精,散而不集中”的特点,加工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设备参差不齐、工艺技术落后等一系列问题。

     畜禽副产品的质量安全与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的监控息息相关,从原料的采集、运输、保藏到产品的生产加工、成品流通等每一个环节,都关系到产品的卫生安全质量监控。但由于我国各屠宰场所集中度不够,导致一些副产品原料在运输和保存时由于缺乏有效的质量保证措施和相关技术而产生安全隐患和大量浪费现象。同时,我国在对畜禽副产品的卫生安全质量控制方面由于重视不够,从而导致一些产品的检测技术空白,质量控制体系和检验检疫体系远不如对肉类产品卫生安全监控体系完善,由此严重制约我国畜禽副产品的消费和综合利用。

     随着食品安全意识的深入、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变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加强畜禽副产品的管理,用新技术、新方法探寻其在食品、生化制药、农作物种植业等领域中的应用,生产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防止疫病传播,减少环境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畜禽副产品综合利用发展的重点。围绕这一重点,我国畜禽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应从以下方面加强建设。

     首先,加强副产品原料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完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保证动物性原料的可追溯性,加强畜禽副产品原料的检验检测方法,尤其是完善快速检测技术。其次,普及畜禽副产品加工过程中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建立相关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再次,完善畜禽副产品加工产品的产品标准、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及相关配套的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产品生产流通。

     二是增强畜禽副产品综合利用能力,不断开发和利用畜禽副产品加工高新技术,如微电子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无菌包装技术、超微粉碎技术、膜分离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提高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生产损耗。其次,改造传统工艺,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再次,提高畜禽副产品加工规模。

     三是深化畜禽副产品综合利用中的环保技术,严格控制血液、粪便等畜禽副产品的流向,推广应用膜分离、超临界萃取等环保型技术,有效遏制环境污染现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