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业五大制假伎俩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4-11-15
     伎俩一:淀粉加酸变酸奶

    

     现象目前,市场销售的塑料瓶包装的“酸奶”大多数是乳酸饮料。真正的酸奶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里面存活着大量的乳酸菌及其代谢物,它们决定着酸奶的营养、保健价值。然而,以变形淀粉加柠檬酸等物质调备出来的乳酸饮料,即饮品。

    

     剖析胡霄云说,根据规定,酸性饮料应在瓶上注明“饮品”字样,有些企业故意把字体标得很小,颜色也与背景色一致,混淆视听。因此,消费者购买酸奶时,应认真阅读标签上文字和数据。

    

     伎俩二:“鲜牛奶”其实不含牛奶

    

     现象市场上销售的部分“鲜奶”实质上是粉沫油脂、水解蛋白、香精等多种物质的混合体,根本不含一点牛奶,只不过在产品标签成分中标有“鲜牛奶”的字样。

    

     剖析在采访中,胡霄云拿出一包无任何标识的奶片,记者品尝后发现牛奶味十足,且有淡淡的奶腥味。但是,胡霄云透露,这些奶片其实就是以上所说的混合体,没掺一点牛奶。原来,水解蛋白可分为植物水解蛋白和动物水解蛋白,植物水解蛋白主要原料是大豆,而动物水解蛋白主要成分是动物的皮或毛发,其营养价值不能与鲜奶相提并论。

    

     伎俩三:奶粉兑水变成鲜奶

    

     现象有些企业从外面购进奶粉,兑水制成液态奶(业内称还原奶)再进行销售,产品外表没任何相关标识。

    

     由于乳品行业属朝阳产业,最近两年,全国部分饮料企业急速进军液态奶市场。但是,由于液态奶的生产需要一个完整且很长的产业链:牧场、奶牛、配套设施……这些产业链的培育需要时间。为此,部分进军液态奶的饮料企业或作坊式小企业,一方面高价少量收购奶农手上的新鲜牛奶掩人耳目,另一方面大量生产还原奶充当鲜奶销售。

    

     剖析胡霄云坦率地说,这些伎俩鉴别起来比较困难,主要是由于它的专业性较强,需要专业的人员和设备。但是,比较有效的办法就是在购买液态奶时认准品牌,主要原因是由于大型企业受到的监管力度更大,作假带给企业风险要远远大于他的利益;作坊式小企业则是利益大于风险。

    

     伎俩四:高钙奶原是“画蛇添足”

    

     现象走进市场,你能发现诸如高钙奶之类的诱人牛奶。其实,这些纯属商家的概念炒作,对于鲜奶来说,实属画蛇添足。因为牛奶既是最容易被人体吸收的食品之一,又是富含钙的食品,并且更为重要的是,牛奶本身的钙大部分可被人体充分吸收。

    

     剖析添加进鲜奶中的钙其成分到底是什么呢?胡霄云解释说,添加的固态钙大部分是化学钙,这种钙很难被人体吸收,而且大多数会沉淀下来,对人体无益。

    

     伎俩五:保鲜屋里藏塑料瓶

    

     现象在采访过程中,胡霄云拿出一个保鲜屋包装的鲜奶,边拆外面的纸盒边问:“你认为里面有什么东西?”记者回答说:“里面不就剩下牛奶吗?”但是,当他把纸盒撕破时,并没有牛奶流出来。原来,市场上存在和保鲜屋形状完全一致的塑料瓶,容易让消费者误解成是保鲜屋。

    

     剖析胡霄云说,真正的保鲜屋采用无菌灌装,其技术要求高,设备非常昂贵。而用塑料瓶灌装后放在水里煮一下,外面再包上类似于保鲜屋的纸盒,成本非常低。并且,由于塑料瓶灌装采用的是二次蒸煮,瓶内的牛奶口感较差,营养价值下降。

    

     其实,鉴别保鲜屋里藏塑料瓶的做法很简单:由于保鲜屋底部是最容易识别的部位,只要你手捏这个部位,真正的保鲜屋手感相对柔软,有一定的韧性;但内藏塑料瓶的保鲜屋手感较硬,刚性有余柔性不足。

    

     观点:彻底清除“害群之马”

    

     身为南昌市奶业协会会长、江西阳光乳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的胡霄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市场上销售的优质矿泉水,一般是1-1.5元/瓶,而液态奶的零售价仅为1元/袋,鲜奶卖得比水还贱,这一切都是市场混乱造成的恶果。

    

     他特别担心,如果再这样下去,牺牲的不仅是产品质量,还包括掠夺性地损害着宝贵的牧场资源;带来的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因为这直接关系到草农、奶农和消费者等的切身利益。

    

     但不管怎样,解决问题最首要的办法还要靠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

    

     但是,胡霄云认为,比监管更重要的是行业自律,企业应以诚信立业,投机取巧、急功近利的做法对企业发展有百害无一利。对于那些只会玩弄骗人伎俩的害群之马,南昌乃至全国的奶业协会应本着对社会、消费者及行业从业人员负责的态度,加强自律、检查和监督,对问题严重又不思整改的企业,请求政府有关部门,将其清除出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