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储备粮库探秘:交通享特权 4大武器保安全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4-11-18
     “中央储备粮”是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质,也是国家调控粮食市场的重要物质手段。所以,储藏中央储备粮的粮库也被称为“天下粮仓”。11月14日,中央储备粮南宁直属库正式挂牌。据悉,该粮库占地151亩,总投资4906万元,总仓容7.55万吨,是南宁市名副其实的最大粮仓。当天,记者走进该粮库所在地,一睹其神秘尊容。

    粮仓交通要便利专用铁路显“特权”

    中央储备粮南宁直属库距南宁市中心约20公里,位于南宁市东郊邕宁火车站南侧,北靠湘桂铁路干线,南临桂海高速公路和邕江。

    “将粮库建在这个地方是有考虑的。”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广西分公司一位人士告诉记者,国家粮库的位置要求必须交通便利,靠近铁路、公路或江河。这样才能保证这里的存粮能方便地通过“陆道和水路”输进来、运出去,从而确保国家急需时能调得动、用得上这些粮食。

    在记者的想象中,储存“国家粮食”的场所一定是一个神秘森严的所在:到处是警卫和安全隔离栏。但记者走进南宁直属库时,却发现这里与南宁市一些单位的办公大院很相似:有漂亮的办公小楼,绿意盎然的草地、姹紫嫣红的花圃和平整的运动场所。对此,南宁直属库的工作人员解释,为了保证粮食的安全卫生,粮库的环境管理有“仓外三不留,仓内六面光”的说法。在粮仓外面,绝对不允许杂草、垃圾和污水的存在,优美的环境才能让粮食的储存更安全、放心。

    在草地、花圃的包围中,最让人感觉神秘的当然就是那8个布局严整、“身材”庞大的大粮仓了。这8个粮仓由广西粮食设计院和无锡科学研究院联合设计,今年3月才竣工。每个粮仓高8米多,属于粮库中的“高大平房仓”。

    当记者在粮仓工作人员带领下,看到那条1.473公里的专用铁路时,才真切地感受到这个“天下粮仓”的特殊。这条铁路建在粮仓的后面,与地铁有点相似,笔直地躺在“壕沟”里,进入粮库的一段还有7300多平方米的铁路罩棚的“保护”。据介绍,这条专用铁路线占地28亩,投入781万元,直接通达邕宁火车站,是粮库的配套设施之一。

    粮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铁路专用线其实是存储“中央储备粮”的一个必要条件,这同样是为了保证国家粮食能随时调得动、用得上。在一些地区,国家大粮库不但有专用铁路和专用的公路,那些靠近大海和河流的粮库,还有专用的码头供其使用。

    

    10害虫要对付 4大“武器”保安全

    

    记者了解到,南宁直属库是2001年国家100亿公斤粮库建设项目。目前南宁直属库管理着约10多万吨中央储备粮(包括外储粮),它们正静静地“睡”着,等候国家的调遣。但整个直属库所有的员工加起来只有20人,怎样能万无一失地管理好这10万吨国家粮食呢?

    对记者的疑问,南宁直属库仓储部经理李颖笑着告诉记者,如今的粮食储存技术和设备已是今非昔比,凭借着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粮食安全可保无忧。他介绍,目前的国内粮库储粮,已全方位采用粮情电子检测、环流熏蒸系统、机械通风设备、谷物冷却机“四合一”新技术。在每个粮仓,都配有机械通风、环流蒸熏、电脑测温等先进的保粮设施。

    11月14日下午,记者获准进入粮库,“亲密接触”神秘的中央储备粮。当粮仓的大门打开时,一股稻谷的味道迎面扑来。记者看到,这个仓库已经堆满了1万多吨的粮食,足足有6米多高,在靠门口的粮堆,还有一个成人的高度就到顶了。在密封、幽暗的环境里,稻谷粮堆被整齐地划分为4块,块与块之间有用粮袋隔离出来的通道,方便粮库工作人员对粮食进行细致的检查。虽然粮仓平时是密封的,但记者在粮库内站着时,并没有感觉到仓内的空气闷热。李颖说,如果闷热,这些粮食就完蛋了。记者之所以不感觉到闷热,除了通风设备好外,仓库的设计也很科学,粮库的仓顶分为上弦板和下弦板,两板之间有1.8米的隔热层,在下弦板的表面,还有5厘米厚的聚乙烯泡沫隔热。经过层层把关,热气就过不来了。一般地,粮库的温度保持在摄氏22~23度之间。

    粮仓四周墙壁上,还均匀地安装着监测粮食“安全状况”的12个粮情电子检测器。它们被称为粮库工作人员“眼睛和耳朵”。在每个检测器上,又连接了5根“伸进”粮堆里的电缆。李颖告诉记者,这些电缆与外面的电缆紧密相连。这样,坐在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就可以通过电脑随时监控粮食的“健康状况”。他说,通过这个粮情电子检测系统,只需要大约5分钟,工作人员就可以对某个仓库的粮食温度了如指掌,以后这个系统扩容后,粮食的水分、害虫活动等情况也能一览无余。如果温度过高,他们就会打开谷物冷却机,给粮食降温;水分超过标准,机械通风设备就来“吹风”。

    “主要有10种害虫威胁着粮食的安全。”南宁直属库工作人员介绍,除虫有多种方法,一种是冷却法。通过谷物冷却机,并结合机械通风,将粮食温度冷却到摄氏15度以下,一些害虫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抑制。如果虫害太猖狂,就必须马上实行药物环流蒸熏系统,坚决喷药杀虫。最难缠的害虫是“锈赤扁谷盗”,这家伙抗药性强,较难杀死,还非常狡猾。

    在粮库外,记者还看到一些粮仓的门外挂着“有毒勿入”的牌子。李颖告诉记者,这些粮仓刚洒药杀虫不久,仓内还有药气,人不能进去。记者忙问,这样杀虫会不会使粮食残留药物,或者是破坏粮食的品质呢?李颖解释,杀虫剂的剂量是严格控制的,残留量也被控制在安全的范围内,同时,杀虫也不会破坏粮食品质。

    不过,技术虽然越来越先进,但人要做的工作还是不少。粮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前给粮食测温,用的是一根一米多长的“米温杆”,与普通的温度计很相似,将它插入粮堆里等一段时间,然后看温度计上的温度,上面显示的就是粮食的温度。现在,测温这道“工序”不用人工做了,但每天到粮库“用手摸,用嘴咬粮食”仍然是粮库工作人员必须做的“功课”。

    粮仓也要轮流“住” “一任”稻谷仅三年

    

    保护粮库粮食的安全,除了在储粮技术上下工夫,还要严格控制入库粮食的品质,不达到标准的粮食一律不得入库。粮食入库前,必须经过检测中心严格的检测,其中稻谷的检测标准有8项,玉米6项,小麦6项,“任何一项不达标都不能进入粮库储存”。记者在南宁直属库专用铁路线旁边,就看到一些从北方运过来的粮食因为达不到入库标准,被拒之库外。

    在粮库工作人员眼里,粮食籽粒是一种有生命的有机体,在粮食储藏期间,它们会不间断地进行复杂的生理生化反应。经过一段时间的生命活动,粮食就会“变老”,变成“陈化粮”。“粮食变老是无法阻止的。”粮库工作人员的工作就是要通过各种手段抑制细菌、害虫的活动,减缓粮食的品质裂变,延缓陈化,让它在粮库储存时能保持品质新鲜和非陈化的状态。

    南宁直属库的有关工作人员介绍,直属库的主业是管住管好中央储备粮,同时也承担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任。在新形势下,储备粮管理不能满足于静态管理,而要实行动态管理,要一只眼睛盯住粮库,另一只眼睛瞄准市场。中央储备粮的吞吐调节,不限于按保护价收购和为平抑粮价进行抛售,还要在符合国家宏观调控大方向的前提下,依据市场行情适时进行动态轮换,保持粮质新鲜,降低运营成本。

    一般情况下,按各类粮食的生命周期,不同的粮食的轮换期限就不同。稻谷的轮换年限是3年,玉米2年,小麦4年。有时候,还要视储粮的生命活动、品质等情况进行轮换。

    据了解,粮食体制改革后,中央储备粮的轮换显得更为灵活,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进行“推陈储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