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岂能止于“吃了不倒”?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4-11-29
     《中国青年报》11月23日报道,“全球食品安全论坛”于11月18日、19日在北京召开,在论坛上,家乐福、雀巢等知名跨国公司的老板积极谈论自己公司成熟的食品安全供应体系,但却没有一位中国知名食品企业老总参加。

    笔者认为,不关注“食品安全论坛”,是有些中国企业不关心食品安全的重要表现。究其原因,固然与企业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观念淡薄有关,同时我国对许多食品缺乏明确的安全标准,已有的安全标准过低或过时,法律法规明显滞后,监管体制不健全不协调,监管技术落后,处罚不力等,也是企业不关心食品安全的重要形成因素。而从宏观方面看,整个社会刚进入“后温饱时期”,无论是政府还是公众,都没有真正树立起食品安全的意识。这是问题的根源。

    古人说:“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充分反映了国人对粮食安全重要性的认识。然而,国人的这个观念是一种朴素的意识,仅仅认识到人类生存对粮食的依赖性,反映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而没有充分认识到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即食品安全问题。用专家的话讲,就是国人对食品的安全标准是“吃了不倒”。就是说,只要吃下去当时不会倒下就算合格食品。在这样的环境下,食品安全标准是非常宽松的,国外禁用的成分国内可以用,国外的高标准在国内变成了低标准,有的甚至干脆不设标准。这些情况反映在对中国食品企业的要求上,就是对企业缺乏相应的约束。

    近日,有媒体报道巨能钙被检出双氧水超标,就充分暴露了这方面的缺陷。国家标准明确规定,食品中不得添加双氧水,即使允许添加的食品也不得检出双氧水残留。

    如今,国人正从温饱走向小康,这意味着中国人正在结束“粗茶淡饭时代”。因此,传统的以“吃了不倒”为标准的食品安全观,已严重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它要求政府和公众必须树立起新的食品安全观,不仅要关注食品的“现时”危害,而且要关注食品的“潜在”危害。其实,树立现代食品安全观也是中国加强和扩大国际食品贸易的客观需要。近年来,我国部分出口食品遭到进口国的禁入,多数原因是食品本身的安全问题所致。(山东法学副教授 李克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