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鹅肥肝出口受阻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4-12-02
     我国是世界第一产鹅大国,有着丰厚的资源,但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鹅肥肝生产却因为产品达不到国际标准,出口渠道闭塞。在发展过程中不断遭遇市场瓶颈,行业前景堪忧。

    鹅肥肝是在鹅的生长发育后期,采用人工强制添饲超额,使短期内脂肪大量在肝脏沉积而成。它是世界三大美味佳肴(鹅肥肝、松茸蘑、鱼籽酱)之一,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具有非常好的保健作用。

    据了解,世界鹅肥肝总产量1978年为2300吨,1985年为5000吨,1990年为9800吨,1999年13200吨以上,鹅肥肝消费国主要是法国、奥地利、美国、日本等,出口国主要是荷兰、匈牙利等,都是发达国家。

    业内专家介绍说,我国鹅肥肝现有标准是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企业标准并用。就农产品加工而言,现行的国家标准有50%与国际标准有相当差距。因此即使严格按国家标准生产出的产品也可能因未达到发达国家的要求而不能出口。我国鹅业产业化起步晚,在饲料安全、饲养环境质量、加工环境质量及产品质量检测与控制等方面问题更多。加入WTO后,发达国家利用其技术优势构筑“技术壁垒”,我国不少农产品出口因此受阻,据商业部资料,2002年因此造成的损失为170多亿美元。此外,我国至今未加入国际兽医公约组织,也增加了我国畜产品出口的难度。

    针对我国鹅肥肝销路受阻的情况,为趋利避害,化解风险,业内专家提出如下对策:

    1、与主要消费国的肥肝生产或经销商合资生产,共同认证,取得进口国的准入证,利用其原有的生产技术与销售渠道,建立我国鹅肥肝出口的绿色通道。

    2、与主要出口国的生产或经销商合资生产,共同认证,利用其生产营销经验及销售渠道,化竞争对手为盟友,协助我国产品出口。

    3、将主要目标市场由发达国家调整为亚洲周边国家(或地区)及国内。这些区域市场准入门槛低些,既具有地缘优势又无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且人口众多。只要依靠科技进步,降低生产成本,采用薄利多销的方式,同样可能取得较高效益。

    4、积极发挥我国丰富的品种资源优势,运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定向育种培育,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新品种。进行合理消费引导。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