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洋:建立石油市场期货体系迫在眉睫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4-12-10
     上海交易所总经理姜洋认为,“事件”表明,对于中国这样的消费大国来说,建立属于自己的石油期货市场体系并借此融入国际石油定价体系,已经迫在眉睫。

    在分析“中航油”事件时,姜洋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中国企业在海外衍生品市场上与跨国公司较量,就像是一场50公斤级对100公斤级的拳击赛。”姜洋说,“对手在自己制定的比赛规则下熏陶了多年,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缺乏经验和实力的中国企业才会输得这么惨。”

    中国经济发展对石油的需求,注定了中国同时会成为国际石油投机商们最感兴趣的对象。“如果我们拥有自己的石油期货市场,就会循序渐进地推进市场的发展,并在发展的过程中注意保护自己的企业。”姜洋说。

    实际上,利用属于自己的衍生品市场提高本土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期货交易中已经得到了清晰的反映。

    今年10月中旬,国际铜价发生巨幅震荡,伦敦金属交易所三月铜期货价格两天内暴跌近500美元/吨。同期上海期铜也连续跌停,但跌幅分散在5个交易日内。国内市场的波动率明显小于国际市场,表明上海期铜市场的成熟度和抵御国际市场冲击的能力日益提高。

    这次的铜价波动成为对上海期货市场风险管理水平的一次“测验”。早在9月中旬国际金属期市价格连续上涨时,上期所已提前预见到其后可能出现暴跌行情,并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风险控制,包括两度提高标准,多次向市场发出风险警示,以及相应加强实时结算和出金管理。

    正是因为利用国内市场对冲国际市场风险,中国的铜企业才没有在这次铜价震荡中“栽跟头”。“上海铜”的经验表明,发展自己的衍生品市场有利于中国企业“走出去”,有利于保障国民经济安全。

    姜洋说,中国只有发展属于自己的市场,拥有自己制定的游戏规则,才能使中国成为国际惯例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石油这样重要的战略市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