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与农产品流通问题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4-12-10
     [摘要]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关系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是生产和流通两个要素的协调发展。本文以农业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供给能力已基本不对安全构成威胁为前提,针对目前农产品流通的现状和问题,分析了新时期农产品流通应具备的功能、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新时期粮食安全的主要隐患存在于流通领域、农产品流通应成为保障粮食安全以及农业农村经济工作重心的论点。

    主题词:粮食安全 农产品流通 多重循环格局

    民以食为天,国以民为本。农产品与能源、水资源一样都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之一,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或缺性,关系国计民生。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的协调发展不仅是保障粮食(泛指农产品)安全、保持社会稳定的关键,也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随着农产品统购统销的制度退出历史舞台,农产品市场逐步全面放开,真正意义上把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交还给了农民,对刺激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育发挥了十分巨大的作用。与此同时,市场流通在保障供给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凸显,但由于当前市场经济体制发育不完善,尤其是农村市场体制发育缓慢,农产品流通无序性特征以及市场失灵、缺位现象还比较突出,粮食安全(泛指农产品供给安全)受到了生产和流通双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一、生产供给能力已不是粮食安全的主要威胁

    影响粮食安全的首要因素是生产能力,是农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这是保障需求的基础。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关系的有效调整和农业科技进步,我国农业的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总体上看,目前的生产供给能力已基本上对粮食安全不构成威胁。

    一是粮食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全国粮食平均单产从1978年的每亩135公斤增加到2003年的289公斤,增长1.14倍。单纯从粮食(谷物类)产量的角度看,近年来由于受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供需之间存在一定的逆差,但差比仅在5%以下,从政府储备、民间库存、年度周转等因素以及区域内自循环和区域间调配等角度分析,年度生产缺口与市场调节余缺的潜力相比,不足以构成安全威胁论。

    二是粮食面积趋于稳定。1978年至1990年,粮食面积下降了约6%,1991年至2002年,粮食面积下降了7.5%,两个时期下降的绝对面积数基本相同,目前全国粮食总面积保持在15亿亩左右。而经过十多年来各种意义上的结构调整,粮食产区的种植结构调整的潜力和动力已不大,短期内粮食种植面积将会趋于稳定,同时,中央的粮食补贴政策也刺激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三是食品结构趋于多元化,粮食消费比重大幅度下降。不能单纯从人均占有的角度看待粮食安全问题。1995年全国人均占有粮食394公斤,到2003年人均粮食342公斤(仍大于传统意义上认为的300公斤的安全底线),下降了52公斤,但同期人均粮食消费量农村、城镇居民分别下降了20公斤、50公斤。与此同时,其他农产品人均占有率均大幅度提高,全国人均占有的肉类由44.4公斤上升到55公斤、水产品由21.3公斤上升到36.5公斤,蛋、奶分别由14.2公斤、5.7公斤上升到20.7公斤、14.7公斤,蔬菜、水果更是由217公斤、35.6 公斤大幅上升到429公斤和60公斤。

    但是,要充分认识农产品供大于求的局面的阶段性和动态性,要对呈现出的积压、卖难、价格低迷等表象的成因以及对“过剩”所具有的结构性、区域性特征保持清醒的认识。同时,要牢固树立安全与危机意识,不断巩固、提高粮食的生产能力。

    二、新时期农产品流通的基本格局与功能地位

    (一)农产品流通的多重循环格局初步形成

    从农产品的多层次供给和区域性特征分析,目前国内农产品市场初步形成了以农村市场为中心和辐射源的小循环+大循环的多重循环格局,这种格局基本上保证了目前农产品供求的平衡,其良性发展是未来健康有序的以市场化流通为主体的农产品市场供应体系的主要特征。

    多重循环的构成首先是自循环(或零循环)和微循环,也就是农民自留使用和乡村品种性、结构性、小区域性的流通循环,它保证了占人口比重3/4以上的乡村人口的农产品供应,是农产品消费的主体。第二是县域、传统区域范围的小循环和省域范围的中循环。这是由流通成本、边际效益和信息局限所决定的优先级循环,它保证了区域内城镇非农产业居民和加工企业的农产品供给,是进入流通领域的农产品循环的主体部分。第三是省际间的大循环(含国家订购)。也是域外循环和全局性的循环,具有很强的宏观调控要求和信息驱动性,是保证大中城市和非农产区的供应和农产品战略性调配的循环。第四是国际市场大循环,由于我国入世时间较短,农产品流通还没有完全参与到国际大循环中,这也与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国内多重循环基本平衡了供求关系以及市场主体和产品质量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不足等多种因素有关有关。

    农产品流通的多重循环格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流通的基本特征和总的发展趋势,应当具有动态性、有序性、可控性等特点,但是由于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发育处于初级阶段,农产品流通的多重循环格局也呈现出初级阶段的特征,即在动态性上存在局部循环与全局循环的互动能力差,多级循环的市场整合度低;循环整体呈现了有序性,但循环内部无序性特征突出;市场调节循环的能力差,政府调控的机制不健全,循环的可控性没有得到体现,存在着一定的失控风险。

    (二)新时期农产品流通的功能地位

    从农产品流通自身的功能作用分析,农产品市场放开以后,农产品流通的功能发生了质的变化,由单纯的产品计划调运与供求调节转变为价值实现、产业经济和平衡供求三重功能。

    1、价值实现功能

    农产品流通的价值实现功能是农民出售产品收入兑现的保证。这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从产品向商品转变的一个基本要求。流通渠道不畅通,或流通信息不灵,流通主体不足等因素引起的流通不力,会导致农产品价值实现不充分或不能实现,表现为价格低迷,积压、卖难等现象,引发农民的不满,降低生产的积极性,甚至会引发农村社会矛盾,苍山蒜薹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反例。同时,区域性的积压、卖难还会误导对全局性供求状况的判断。

    2、产业经济功能

    农产品流通产业经济功能是指农产品流通已成为不断发展壮大的产业。这也是农村市场发展中诞生的一个基础性新兴产业。流通产业不仅是价值实现的载体,而且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环节,它实现了农产品的增值、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使得农民参与了流通领域的利益分配。同时,流通产业的发展转移了大批的农业劳动力,吸收了大批的多元化资本,培育了包括农民专业运销队伍、农民经纪人、合作组织、运销企业、加工企业等一大批市场主体,以批发市场为主要载体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农产品流通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产业之一。

    3、平衡供求功能

    平衡供求功能具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从市场自身的规律看,农产品流通遵从价值规律,满足需求,引导生产。从保障供给的角度看,农产品市场流通逐步替代原有的国合供应体系,成为供应主体,国家储备调控作为弥补市场失灵的手段,居于次要地位,从这个意义上,农产品流通具有公益性、在保障供给安全中处于战略性地位。供求平衡不仅是量的平衡,也包括品种、品质结构的平衡和区域性、全局性的平衡,而这些平衡都是由流通的合理、有序来保证的。

    新时期农产品流通的三重功能是与经济转轨时期的农产品流通的重要地位相适应的。三重功能均关系稳定与发展的大局。价值实现功能关系农民收入、农村社会稳定;产业经济功能关系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平衡供求功能则关系全局,是稳定与发展的前提。新的体制赋予了农产品流通新的功能,新的功能的完善和发展也将有力地促进农村市场体制的发育与完善。

    三、流通因素成为制约粮食安全的主要隐患

    就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来讲,可谓旧的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完全形成,市场体系不健全、功能不完善、信息不畅通、主体不成熟、宏观调控不到位,尚不能为良性多重循环构筑有力支撑,农产品流通的多重功能尤其是平衡供求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农产品供给在一定区域甚至全局存在结构性、质量性、突发性的安全隐患。如2003年非典期间,北京市场由于市场传言引起的短期抢购现象以及各地市场部分农产品品种的价格失控现象等。

    一是市场载体和流通渠道功能不健全、机制不完善,流通能力和效率制约供求平衡。现有的市场体系具有明显的初级市场特征,以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为主要载体,具有传统性和自发性,公益性和经营性,但市场交易设施陈旧,结算手段落后,信息体系、质量检测体系建设薄弱,市场自身非市场化运作,以收费代管理,经营模式是以场地、设施出租等物业管理收入为主,市场本身不是农产品流通的主体,市场实际上是“大市场、小业户”的格局。

    二是市场信息不畅通成为制约农产品供求平衡的核心因素。由于缺乏系统化的农业信息收集、整理、发布体系,生产与消费之间、区域之间的信息衔接主要由批发市场来完成,而市场自身的松散性决定了信息的收集加工能力低下,生产、流通存在很大的信息局限性和盲目性。同时,由于产地农民与终端消费者与运销业主获得农产品供求与价格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产、销地价格差距大,对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普遍存在着价格欺诈现象。产地农民因价格信息误导,一哄而上,盲种盲收,产品烂市的现象经常发生。消费着也会因为信息误导,尤其是在发生突发事件时没有权威的信息引导,发生抢购现象。

    三是流通主体不成熟、组织化程度低使市场流通无序,供求失衡。以农民运销队伍为主体得农产品流通主体自身素质低,缺乏必要的流通知识和收集加工信息的能力;组织化程度低,分散经营,运销规模小,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差。中介流通组织则刚刚处于起步阶段,运作管理不规范,营销能力还没能得到充分体现。

    四是宏观调控机制不健全,缺乏调控市场的有效手段。首先是国家粮食储备机制,作为战略储备和调控市场的主要手段,现行的粮食专储制度还存在许多弊端,后备和周转功能都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尤其在周转储备方面,对市场调节不力,不能适时、适度、适量、适价吞吐,有效平衡和调节市场供求。其次是对市场体系发育缺乏宏观指导和必要的政策支持,市场体系的公益性建设投入不足,对市场主体的组织、培育缺乏必要的扶持引导。使得市场流通体系呈现泛市场化,自由市场的特征明显,就使得政府在应急状态下调度市场的能力不足,市场体系的发育也缺乏适宜的环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