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我国宏观调控将有五大重点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4-12-17
     2004年,宏观调控成为中国经济的关键词。在中央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增长比较快、效益比较好、活力比较强的良好势头。

    展望来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指出,宏观调控是一项长期任务,但调控的方向、重点和力度会根据经济运行情况而有所改变。

    当前,制约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些突出矛盾尚未完全消除,一些新问题又开始出现,影响经济健康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投资需求膨胀压力仍然较大,在建和新上项目过多,投资扩张的冲动还很强烈;物价上涨的压力比较明显,主要是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较多;煤电油运紧张,资源约束矛盾仍很突出;在解决“瓶颈”制约的过程中,又出现了电站项目无序建设的现象。

    这些情况充分表明,宏观调控仍处在关键时期,如果稍有放松,就可能出现反复,甚至前功尽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部署明年发展改革工作时强调,明年宏观调控将有五大重点:

    ——坚持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过快增长,防止某些行业无序建设、过度扩张出现反弹。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说,目前投资仍在高位,反弹压力比较大,一旦出现反弹就会丧失宏观调控的成果。明年发展改革委将继续搞好产业政策、信贷政策、土地政策的协调配合,把好土地审批和信贷投放两个闸门,加快制定完善并严格实施能耗、物耗、环保、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严格控制钢铁、水泥、电解铝、电石、焦炭等行业投资反弹;认真做好项目清理后续工作,该停建的坚决停建,该限期整改的严格整改;按照国务院的部署,认真抓好违规电站的清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做好清理整顿开发区工作。

    ——认真落实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正确把握政府投资的投向。王一鸣解释说,稳健的财政政策是相对积极的财政政策而言,既不是扩张的,也不是紧缩的,而是松紧适度的中性的财政政策。在总需求、总供给的格局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这种转变是必要的。发展改革委将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投资政策的相互配合,安排好中央政府投资。继续将政府投资的功能和使用方向,由最初的带动社会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转向推动结构调整、加强薄弱环节和促进“五个统筹”上来。

    ——努力促进煤电油运和重要原材料供需衔接,确保经济平稳运行。据发展改革委能源所所长周大地预测,由于高耗能产业增加过快,明年能源需求仍将保持强势,价格上涨难以避免。发展改革委明年将把缓解煤炭供求偏紧的问题作为经济运行调节工作的重点。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努力增加生产供应。重点支持大型煤炭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同时,将继续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加快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发展。

    ——密切关注市场变化,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马凯说,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的根本措施是,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合理控制货币供应量,保持粮食和重要生产资料供求基本平衡。与此同时,将加强物价监管,继续实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月度通报制度和“两条控制线”政策。加强价格政策和价格形势的发布工作,积极引导社会心理预期。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状况和群众承受能力,把握好政府提价项目出台的时机和力度,避免集中出台政府提价项目。

    ——继续加强监测预警工作,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趋势性问题。发展改革部门将坚持月度分析和及时报告制度,抓住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解剖,适时提出应对措施,跟踪政策落实情况和实施效果。(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