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总编点评2004中国经济

来源: 作者: 时间:2004-12-21

编者按:近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和《经济日报》社,联合《中国经济时报》等全国10余家主流经济媒体,共同推出了《记者见证—2004中国经济》系列报道。这组报道试图通过新闻人的眼光,为观众梳理2004年中国经济的脉络。节目播出后,引起较好反响。本报今日择要刊登这组报道的文字内容,供读者参考。

宏观调控:“点刹”过度投资

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来说,2004年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宏观调控。由于一些行业的过度投资,使得煤炭、电力、石油、运输等相继出现紧张,发展下去,将会直接影响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央及时注意到了这种现象,认真研究了产生的原因,并且适时、有效地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经济日报》总编辑冯并点评:

宏观调控实际上是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五个统筹”。中央和国务院对这次宏观调控发现是早的,措施也是果断的,宏观调控是很有效果的。有几组数字可以证明:首先,全年GDP增长的预测可能是9%或者多一点;财政收入预计增长20%;农民增收的幅度根据有关资料是11.4%,实际增长是6%;城镇新增就业可能达到900万人。第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回落,前三个季度与第一个季度相比,固定资产投资回落了15%,钢铁水泥投资增幅分别回落了65%和43%。第三,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预计新增13%,进出口贸易今年很可能突破1.1万亿美元,再就是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一直控制在4%以内,就是说,人们原来担心出现的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这种情况没有出现。

这几组数字给出一个印象,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了增长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势头。但这并不等于说我们的宏观调控就结束了,或者可以鸣金收兵得胜回朝了。就经济运行而言,宏观调控永远是一个主要课题。

聚焦能源:破解燃“煤”之急

有人说,2004年是“电荒”年,而在“电荒”的背后,我们看到的却是“煤荒”。根据煤炭工业协会的预测,2005年我国煤炭仍将有8000万吨的缺口,供应紧张的局面将继续存在。在煤炭紧缺的现象背后反映出来的问题是什么?

--《中国经济时报》总编辑包月阳点评:

今年以来煤炭持续紧张,有人称之为“煤荒”。我们知道,煤炭是国民经济的粮食,是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材料,它的紧缺反映的是整个国民经济全局的问题。

从煤炭产业本身来说,这几年来它的投入比较少,生产增长能力比较慢,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国民经济的高增长,带来了对煤炭需求的大幅度上升。所以煤荒主要原因在煤炭之外,尤其是电荒,电力要吃掉煤炭产量的50%-60%。电力今年以来增长了10%以上,它就必然带动对煤炭的大量需求,但这种需求增长起来之后又会提高煤价。从电力企业这个角度说,他们又不太愿意承受煤价上涨这样一个因素。因为在我们国家煤炭的价格已经放开,是市场调节的,而电价还没有放开,是由政府来控制的,这样,从去年开始到今年,煤电之间在价格上的矛盾一直非常突出,这种矛盾由中央政府出面调停,虽然有所缓解,但是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煤炭供求这个矛盾从根本上说,有赖于国民经济的局部降温。从技术层面说,专家们有各种不同的建议,比如现在提得比较多的是煤电价格的连动。就是煤价涨,电价要跟着涨。我认为从根本上恐怕有赖于电力的市场化改革,这个改革完成之后,电价就能够基本上反映供求规律,这样不管是煤价上涨还是下落,在电价上也能得到相应的反映。从长期来说应该靠这样一种机制,从近期说就是靠宏观调控,抑制经济过热的苗头,降低需求,宏观经济达到了健康的、可持续的状态之后,煤炭这个产业也能够恢复供求的平衡。

有专家预测,明年煤炭的供给和需求的缺口还有八、九千万吨。这个缺口是很难弥补的,它是刚性的。但是这种预测是建立在目前经济运行的趋势上的,如果说明年宏观调控的措施能够产生更明显的效果的话,也可能明年下半年这种煤荒,包括电荒会有一些缓解。但是我感觉可能更明显的缓解应该是在后年,或者更晚一些时候。经济的软着陆会缓解煤荒,带来煤炭供应和需求的新的平衡。钢铁虚热:回归投资理性

2004年钢铁行业的发展,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价格的变动,价格走了一个V字形,年初的时候往上攀升,大概从5月末开始下降回落,然后到6月末又上来了。这个V字形反映了我国钢铁企业发展到今天的必然性,从盲目投资到回归理性。

--《经济日报》前总编辑艾丰点评:

其实钢铁价格的攀升并不是从今年年初开始,要往远了说大概从2002年开始攀升,今年年初达到了最高点。为什么会这样呢?最基础的原因就是经济拉动,房地产和汽车这两个产业的发展拉动了对钢铁的需求。从这种意义上讲,虽然涨价不能说是好事,但这是个好兆头。

中间为什么掉下来了呢?这是宏观调控的结果。因为钢铁价格很高,就引起了一种投资热。根据当时比较高的价格,钢铁的利润至少可以达到12%,个别的可能达到22%。这个利润吸引了大量的社会资金,结果就出现了投资过热,如果这些投资项目都建成的话,远远超过我们的需求。所以国家采取了宏观调控措施。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宏观经济的走势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不仅是整体的利益,也关系到微观的及长远的利益,所以宏观调控还是要坚持。而且中央主管部门也提出来,在钢铁价格上升的时候要防止反弹。我觉得还要很好地研究市场机制,把宏观调控的措施和市场竞争的机制很好地结合起来。

钢铁产业在中国起码不能说是一个夕阳产业,我的观点是没有什么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技术,可能钢铁产业尤其如此。

粮食增产:农业稳则天下安

在中央“一号文件”等政策拉动下,今年我国的粮食生产出现了可喜的变化。粮食是多了还是少了?百姓对此十分关心,甚至引发了关于粮食安全的议论。

--《经济参考报》总编辑王海征点评:

今年中国的粮食生产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增产,一是涨价。增产当然是一件好事。在增产的同时,价格的变动会直接对下一年以至以后的粮食生产产生影响。

中央政策对农业进行扶持,这在国际上也是正常的,世贸组织的规则也是允许的。但是从另外一方面看,仅仅靠政策扶持,粮食增产不会有一个长期的、永久性的发展。

要保证农业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一个是农业生产方式的提升,再有一个是农业产业链向工业方向的延伸。农业生产方式的提升,主要就是现代化和市场化。现代化靠提高科技含量,科学技术运用于农业。市场化主要是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来组织农业生产,在这方面已经出现了一些好的苗头或者趋势。随着农业的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农业发展的前景肯定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希望。

我觉得今后若干年,在中央政策的保障下,尤其是在农民创造性的劳动过程中,中国的农业会有一个很大的发展。它的最好的、最有利的条件就是市场经济。

民工短缺: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民工潮”曾让我们无数次感叹我国劳动力的充足,但是从今年春天开始,我国一些地方却陷入了“缺少工人”的尴尬境地。延续了十几年的民工潮,为什么变成了民工荒,是因为经济发展过快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不足?还是因为随着农村生活越来越好、就业机会增多,农民们已经对进城打工不屑一顾了呢?

--《经济观察报》总编辑何力点评:

“民工荒”这个叫法本身可能并不准确,今年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比较低技能的劳动力的供给出现了局部短缺,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个更准确的描述。整体判断,民工的短缺应该不是全局性的问题,它是局部的,跟今年整个的经济形势是非常相关的。比如说今年粮食丰收,粮价上涨得比较多,农民的收入会因此增加得比较快,这样他可能选择在家里种地。另外还有一点,这些年来我们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过程之中,民工的工资待遇是不是真实地反映了劳动力的成本?这个价格是不是扭曲的?劳动保障的条件是不是真正达到了国家要求的水准?我觉得可能是这些原因导致了民工在局部地区的短缺。

我认为民工短缺可能是个好事情。首先它至少给我们一个提醒:我们不能永远依靠劳动力低廉的优势,还应该发展别的优势,比如技术,比如知识产权,比如服务业的优势。第二,在这个过程之中,民工的医疗条件、工资和生活水平也会不断地提高。第三,从长远来讲,我们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之中,一定是整体能力的提升,而不是简单的某一个方面的提升。

我觉得明年还会有关于民工短缺的关注,但可能更多的关注会集中在素质高的劳动技工的短缺。因为我们国家的竞争优势会经历这样一个梯度的发展:从简单加工的工业品,慢慢地会转向服务,转向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产品,对这些领域从业人员的要求也会不断地提高。

油价攀升:中国直面能源挑战

被人们称为经济命脉的石油,在2004年牵动了许多人的神经。今年以来国际油价一直在高位徘徊,并且不断创出历史新高。根据中国油库网信息中心统计的数据:今年国际油价最高时曾在10月25日达到每桶55.50美元,尽管到11月底,国际油价已回落到50美元以下,但和去年同期相比每桶仍高出18美元左右。有人甚至形容说,2004年的国际油市,就像场疯狂的过山车之旅。

--《竞争力》杂志主编方向明点评:

油价在一年之内连续狂涨,我们基本上有这么一个判断:今年油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不是来自产能的问题,因为今年在全球石油产能方面波动性并不是很明显。其他几个方面可能会成为油价上涨的主要因素:第一是全球对石油需求的迅猛增长,第二是中东政治局势的不稳定,第三是国际石油炒家的一些投机行为。

国际上还有一种说法,是由于中国石油的大量进口导致了原油价格的迅猛增长。我认为这个结论是站不住脚的,尽管近两年中国对石油的进口在逐渐增加,但是在国际油价的问题上,惟一有发言权的是美国。

如果说国际油价对中国经济有影响的话,首先大家感到最强烈的就是加油站里汽油涨了价。第二,我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数据,就是最近对各行业职业经理人收入的一个大规模调查,石油化工行业今年变成了第一位,每月达到将近八千块钱。而去年在第一位的是汽车行业的职业经理人。第三个我们感觉到的是整体的化工价格随着石油开始上涨,当然更直接的行业是交通和运输业。从更宏观的角度上讲,全球石油价格的上涨,给我们国家进口石油可能会增加损失近80亿美元左右。它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到目前还不是特别明显,但据专家估计可能会在0.7-0.8个百分点。

从过去的石油价格总体上涨的趋势看,我们认为明年的国际油价还会维持在一个高价运行的状态。这意味着,我们已经迎来了全球石油的一个昂贵的时代。

央行加息:启动价格工具

今年以来,无论是经济界还是各大财经媒体,几乎每个月都在焦急地等待着一个经济指标的统计结果,这就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而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今年出现的不断攀升,也使加息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究竟加还是不加,什么时候开始加,加息幅度该有多大等一系列话题,曾掀起过几轮热烈的讨论。

--《财经时报》副总编辑钮文新点评:

今年6月份《财经时报》曾经发表过一篇报道,说即使CPI上涨到5%也是不需要加息的。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判断呢?在当时的那种条件下,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理由:第一,要看这一轮经济过热或者说投资过热是什么拉动的。我们考量,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地方政府换届之后,出于对政绩的需要,投资的冲动非常大。如果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加息的话,地方政府就不会太在乎。第二,从去年10月份,我们看到人民币升值的呼声非常大,国际上对我国的压力非常大,这种压力之下,如果我们再加息的话,那么热钱套利的钱,就会更多地流入中国市场,至少它在赌人民币升值的过程当中,你的利益上升了会给它平抑掉一些成本,所以会更鼓励它往里走。

另外,加息肯定是要抑制整个货币的过快增长。但如果我们加息了,那么热钱进来了,外汇账款所构成的基础货币投放又增加了,这样它就起不到抑制货币过快增长的效果,通胀往下压就很困难。所以根据这样一些判断,我们认为加息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适宜的。

今天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看到,这次是为了紧缩货币才加息的,在公告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说法,就是说为了巩固宏观调控成果。实际上这次加息最重要的是另外两层意义:一层就是利率结构的调整。存贷款期限错配的问题,需要结构政策来调整。第二层就是,贷款的上限被放开了,存款的下限被放开了,实际上这是在向一个市场化的方向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意义要远远大过宏观调控的意义。

房市起伏:牵动百姓神经

2004年和老百姓关系最密切的一个经济热点要算是房价了。有专家说,今年全国房价平均上涨了30%,这个涨幅在世界上都是比较罕见的,而由此所展开的关于房地产业是否存在泡沫的争论也一直持续着。尽管房价不断攀升,但仍有老百姓在排队“买房”。未来房价是涨是跌?今年房地产市场上到底有哪些信息值得百姓参考?

--《21世纪经济报道》主编刘洲伟点评:

最近在一些城市出现的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主管部门和地产商之间存在着非常大的分歧。主管部门认为是有的地产商或者是炒家在炒楼,中间环节导致价格上升。但地产商认为是因为搞了土地的严格控制以后,土地的供应量减少导致的。

我觉得预测未来房地产的价格走势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很难判断到底会怎么样,但是其中的几个关键要素,比如说银行是不是还要继续加息,另外关于土地供应量在区域环境里的结构等等。这些关键的结构要判断它的趋势,根据这些趋势才能判断房价的问题。

有几个关键的因素,如利率、土地、CPI等等,其中利率要看央行对于利息的调控的趋势。然后是土地的供应量,这要看今年中央部门对于土地的控制的程度以及趋势,也要看地方政府是不是能够有一个比较严格的控制力度。从整个消费物价指数对房地产的影响来看,可能是上游一些原材料的价格会直接影响房地产本身的下游成本。

股市风云:规范与发展并行

今年我国证券市场可以说是经历了一场不小的波动,市场在创造了四年以来最大一次反弹的同时,也创出了五年来的新低。到底该怎么看待今年的证券市场?未来的市场走势又将如何?

--《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辑水皮点评?

对2004年中国证券市场来说,来自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是相当大的。它把股市政策提升到了宏观政策的层面上。但是我们也面临着非常尴尬的局面:发表“国九条”的时候,跟提出要落实“国九条”的时候,上证指数相差了300点。

出现这样的情况,我想有三个原因:第一是宏观调控。今年不可能有大行情,即使有政策方面支持,上涨行情也不会出现。第二,虽然政策层面上做了最大限度的支持,但“国九条”怎么贯彻、落实也有个过程,还充满着不确定性。第三,跟市场的扩容有关。

我们一定要看清楚中国市场跟海外市场有本质上的差异,两者大的社会政治背景不同,这一点千万不能忽略。

中国证券市场本质上跟海外资本市场的差异,就是股权分置。股权分置不等于全流通,我们应当怎么把投资者利益保护落到实处,这要看明年股东表决体系建设怎么样,具体的效果怎么样,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融资,是不是能够从过度融资到有序和有效。这就需要管理层做出重大调整,对于市场定位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改变以往传统的思维定式,真正转移到以投资者为本,给市场一个休养生息的空间,给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一个时间。这两点做到的话,明年的资本市场应该是一个比较充满朝气的市场。

土地调控:“闸门”紧缩的背后

农民种粮需要土地,企业扩大规模也需要土地,城市发展更离不开土地。今年国家收紧了这道经济发展的“闸门”,使得“土地”成了今年经济领域被广泛关注的一个关键词。究竟该如何看待土地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呢?

--《中国经营报》副总编辑赵彬点评:

这些年农村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大量占用耕地,使得农民的土地丧失得比较多,引发了许多的社会矛盾。另外,从去年以来,粮食减产也使得土地问题成为一个时期非常关注的重点。

我想明年主要的还是那些已有的土地管理制度的实施以及相关的配套措施,还有监督检查的一些机制等等这些完善性的措施。我们现在的这种土地管理制度本身实际上还是存在缺陷的,在执行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漏洞。比如说现在土地价格的机制,没有反映现在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正是因为取得农民的土地太容易太便宜了,所以才不断地征地、不断地占有土地,导致这种激烈的矛盾对抗。另外,现在的土地征用制度是把所有者排斥在征用活动之外,这个征用者不直接跟农民对话,农民实际上在自己土地的所有权问题上并没有发言权。

还比如说到土地权属,关系到中央、地方政府、开发商、居民、农民这样一些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这些利益关系的界定和协调是很麻烦的。最近国土资源部出台了一个关于土地拆迁的补偿办法,这个补偿办法基本原则是说,征地以不降低农民的生活水平为原则,而不降低生活水平是很难界定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征地与其说是征,是给补偿,不如说实际上是在跟所有者之间做交易。交易就是拥有者对于价格、价值等等方面可以提出自己的要求,这才是宪法意义上保护公众财产权的真正的意义所在。像这些属于土地管理体制完善的问题,还有对于最严格的土地管理措施的配套、落实、监督、检查的措施,应该是下一步有关部门主要考虑的。

汽车降价:还有多大空间

2004年,国内汽车市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冷遇,不断推出新车型,一降再降的车价,都很难激起消费者的兴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明年车市的寒冬还会继续吗?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总监

臧捷年点评:

今年以来,从国产的高档、中档、低档,甚至进口的高档轿车都在降价。这个幅度和覆盖面都是前所未有的。但从我们的角度来看,今年或者明年不会再有大幅度的降价,不过这种降价的趋势在短时期内是不会改变的。据专业部门统计,今年前十个月产量423万辆,销售413万辆,还有十万辆库存没有卖出去。按月计算的话,还要大于这个数字。这个库存如何卖出去,只有靠降价来解决库存。

明年尽管有很多不利的因素还会影响着车价,但也有一些有利因素,第一个是市场的需求。轿车走进百姓家是一个新生事物,按照规律来讲,会继续发展,而且越发展越好。第二是国家采取了一些政策来扶植、促进汽车产业和汽车市场的发展。比如说对二手车市场的开放和监管,汽车召回制度也在今年下半年开始出台,还有汽车的“三包”制度,也要作为立法很快出台。另外,一些地方对小排量汽车取消了上路的禁令。

综合有利和不利因素来讲,明年有10%-15%的增长幅度,我想是合理的。

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的指导思想

发展,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但是,一个国家怎么发展?朝什么方向发展?用什么方法和手段发展?其中大有学问。自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以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已经出现了可喜变化。党中央为什么要提出“科学发展观”?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不同的地区又该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经济日报》副总编辑詹国枢点评:

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背景,我认为可以概括为八个字:恰逢其时,水到渠成。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我国国情,总结历史,尤其是改革开放25年的历史而提出来的。有读者也曾经问过我们,为什么中央早不提出,晚不提出,恰恰在去年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科学发展观”呢?大家晓得,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经过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逐步建立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就是这个理论体系中一个新的组成部分。历史往往就是这样,厚积薄发,量变质变,积累到一定时期,就会产生一次飞跃。“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可谓一脉相承,呼之欲出,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我个人认为,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一次全面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会议。而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当时是刚刚提出了这样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它们的差别就在这儿,去年是制定方针,今年是贯彻落实。

我们主观想发展是一回事,客观允不允许我们这样快地发展又是一回事。所以,明年我们的瓶颈也好,主要矛盾也好,还是这种想快速发展和我们的资源的制约,其他条件包括环境、资金的制约等这样一些矛盾。怎么解决这些矛盾呢?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继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