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农村经济述评:粮食生产出现重大转机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4-12-24
     由于政策好、市场旺、人努力、天帮忙,粮食增产成为今年经济运行的亮点之一。近年来,我国粮食耕种面积连年减少,粮食总产量一路走低。去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不足15亿亩,降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低水平。今年的丰收一举扭转了我国自2000年以来连续4年粮食减产的局面,粮食生产出现了重大转机。

    好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党的政策好啊,种地还是有赚头的。”在河北涿州清凉寺办事处马坊村,农民梁启刚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他今年开春从村里承包了10亩地,种粮的纯收入在万元以上。

    “中央的‘一免两补’政策太好了,种地不缴税,种粮还给补贴,这样的好事上哪儿找去?”黑龙江省安达市中本镇正本村农民徐万庆兴奋地说。

    2004年全国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关键在于从中央到地方,对农业的重视也是空前的。

    2004年新春伊始,党中央在时隔18年之后,再次把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1号文件下发。在这份“高含金量”的文件中,明确规定,在5年内全部取消农业税,同时取消除烟叶外的所有特产税;同时,对种粮农民进行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补贴。

    之后,中央又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更果断的政策举措,在黑龙江、吉林两省进行全部免征农业税试点,决定河北等11个粮食主产省(区)降低农业税税率3个百分点,其他地区降低1个百分点。3月30日国家正式启动对农民购买农机的补贴,之前财政部已向7省的粮农紧急预拨水稻良种补贴9.4亿元。3月31日,财政部再次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尽可能在春播之前兑付部分直补资金,并在上半年把全部补贴资金基本兑现到农户。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国务院先后发出《关于将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有关问题的通知》等四个紧急通知。中央暂停耕地占用审批,大力清理各种开发区和园区,坚决制止和纠正乱占滥用耕地的现象。与此同时,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积极稳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制定了早籼稻、中稻、晚稻和粳稻的最低收购价;及时出台了一系列对化肥生产和进出口的税收、价格等优惠政策;大力整顿农资市场,严厉打击随意抬高农资价格和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的行为。

    据统计,今年仅减免农业税、取消特产税一项,就减轻农民负担233亿元。中央在29个省份实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资金总额达112亿元,6亿农民因此受益。今年中央财政支农资金比去年增加近300亿元,全国财政支农资金达到2000亿元以上。

    中央支持“三农”的各项政策,如此之密集,如此之紧迫,如此之具体,力度如此之大,多年少有。9亿农民备受鼓舞,从塞北到江南,从平原到盆地,神州大地掀起了新一轮的耕种热潮。冬小麦的播种面积比去年增加了1000万亩,水稻种植面积全面增加,仅湖南、江西、湖北、安徽、黑龙江、吉林、辽宁就比上年扩大3130万亩。

    各级政府纷纷颁布政策措施,保障中央“多予少取”的政策公开透明、不打折扣地得到落实。一些省市将粮食生产作为政府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建立起粮食市、县长负责制或者签订《粮食安全责任状》,重点考察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粮食储备等硬性指标。

    主产区责任重大。从年初开始,黑龙江组织了3.7万名干部下基层宣讲政策,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吉林下发了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内容的省委1号文件,特别加强了金融支持力度。春耕期间,吉林省农村信用社发放农业贷款110.5亿元,同比增加38.5亿元。全省农业生产性资金投入也达到58.9亿元,同比增长7.7%。为了保证粮食补贴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吉林省榆树市要求国家粮食直补资金由信用社负责发放,农民持身份证、储蓄卡直接到信用社取款。河南今年将11.6亿元的粮食风险基金直补种粮农民,减免农业税税率3个百分点,直接减轻农民负担21.93亿元。安徽拿出3650万元,对小麦、油菜进行良种补贴。

    以工补农,广东一马当先。从今年起,广东对全年水稻种植面积超过30亩的种粮大户,每亩补贴20元,并且制定了早籼三级谷每50公斤70元、晚籼三级谷每50公斤72元的最低收购价。山东一次性取消、减免了20多项涉农收费项目,将农业税征收、减免数额核定到户,以村为单位进行了张榜公示。山东今年投入4.8亿元资金改造中低产田,资金投放量创历年最高。内蒙古自治区从国有土地出让金收益中拿出20%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土地复垦、宜农地开发,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

    今年粮食丰收已成定局。各产粮大省捷报频传,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全年粮食总产量将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4550亿公斤的目标。

    然而,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粮食增产的基础仍不牢固,粮食品种和地区分布仍存在结构性矛盾,明年粮食生产还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还有可能遇到预想不到的困难。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农业的基础地位只能增强,不能削弱;给农民的实惠只能增加,不能减少。我们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一靠政策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二靠科技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当然,这还要花很大力气、用很长时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