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素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结构与速度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5-01-05
 

  资源短缺和环保问题将是贯穿今后中国经济"重化工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约束条件,其中尤以能源问题最为突出。

  而我国已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期,预计在未来二、三十年里,城市化发展速度将比目前加快一倍,城市化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之一。

  未来20十年将是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从衣食向提高住行水平和生活质量阶段过渡的关键时期,住宅、汽车、轨道交通等社会基础设施、通讯及其他新型电子产品、文化娱乐、旅游、社区服务等将成为重要增长点,并相应带动建筑、建材、机械、石化、电子等工业部门的较快增长。

  除了资源短缺、城市化步伐加快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三方面力量,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也将对我国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化工业倾向有着深刻的消费结构升级背景。面对日益突出的能源、原材料和基础设施短缺,以"新发展观"为指导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将从多个方面影响未来中国重化工业的发展。那么,未来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趋势又将如何呢?

  1、资源短缺与"新型工业化道路":未来我国工业结构调整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变化

  毫无疑问,资源短缺和环保等"可持续发展"问题将是贯穿今后中国经济"重化工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约束条件,其中尤以能源问题最为突出。实际上,改革开放以来的两次高增长时期都是以能源和原材料等基础工业的瓶颈制约为标志发生转折的。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新一轮经济增长难免会遭遇这样的历史困境。另外,这一轮短缺发生的背景不同,表现方式也有新的变化,而且经济基数远大于以往,对国际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矛盾也比以往更为突出。

  中国经济反复出现资源和能源"瓶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政策因素最为关键。每次发生大的"瓶颈"制约情况,总是以政府采取行政手段,从需求面限制高增长行业,尤其是高耗能行业的增长,人为地平衡供求结构,而"瓶颈"行业的发展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传统的政策和战略手段已经被实践证明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解决问题的真正出路在于在"新发展观"指导之下的工业结构的调整战略,即发展附加价值高、能效高、节约能源的现代工业体系。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关键在于技术进步。战略手段除了提高能源使用的技术水平和效率外,更重要的在于通过市场化的手段逐步提高能源的价格水平。一方面,全球范围能源价格水平持续上升的中长期态势已成定局,逐步提高国内能源使用成本,尽管在短期会对宏观经济产生不利影响,从中长期看,却有利于合理的价格体系的形成和市场机制作用的正常发挥。另一方面,能源成本的提高可以促使企业为提高自身竞争力不断从节能方面进行努力,同时对高耗能工业的增长产生一定的制约和引导作用,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和能源短缺的矛盾问题。

  从政策层面看,这一战略意味着将政策取向从直接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转向配合市场力量,通过环保、能耗标准和技术水平的要求,提高产业进入的壁垒,强化高成本对产业结构的"节能化"、"环保化"转变的作用。最后,高成本也可以强化社会各方面对"瓶颈"领域的投资,增加供给。尤其是在我国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的情况下,可以促使国内企业积极地从全球范围获取资源,尽快打下坚实的资源基础。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资源短缺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只有通过经济发展的手段才有解决的可能。

  就具体产业或产业群的发展趋势看,工业发展战略的转变,将首先表现在,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相适应的消费品工业的增长将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代表的服务业,如旅游、教育、文化和娱乐等产业的发展将进入黄金发展时期。另外,能源、原材料和基础设施等上游行业相对价格的提高,将一定程度推动这些领域加快建设。参考美国等发达国家基础设施发展的经验,这一过程在中国将可能持续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其次,在能源成本上涨和环保等压力下,传统生产部门的设备更新和新型设备的建设将使设备投资大量增加,形成对装备工业的巨大需求,并促进装备工业的改造升级,同时对材料工业、基础零部件工业和工业基础技术的发展产生影响。最后,高加工度化产业将主要集中在新一代工业消费品产业和设备制造业,这两个产业群在发展过程中相互推动、相互促进,并带动材料工业、基础零部件工业等一系列产业的改造、创新、升级。这些产业的创新升级活动反过来对装备工业形成需求,并推动装备工业和新一代消费品工业的发展。与此同时,能源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不断加快,并有可能适度超前于经济发展。

  2、城市化步伐加快对我国工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取得长足进展,但总体上仍落后于工业化。参考国际经验可以看出,我国已基本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预计在未来二、三十年里,城市化发展速度将比目前加快一倍,达到年均增长2-2.8个百分点左右,城市化将成为推动我国下阶段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之一。城市化步伐加快将首先带动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业劳动力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解决制约我国结构升级的"瓶颈",推动三次产业结构"自然演进"的步伐。其次,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将加大对住宅、交通、水、煤气、邮电等一系列城市基础设施的需求,其中住宅和交通需求对多数工业行业特别是汽车、建筑、建材都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并间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最后,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对收入结构和消费习惯的改变有直接作用,从而带动整体消费结构的升级,拉动相关消费品工业的发展。

  3、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相关的产业将呈现较快增长态势

  二十一世纪初,中国人均GDP跨越了1000美元大关,居民消费结构开始发生重要变化。过去几年,汽车和房地产的快速增长,及受其带动下形成的一批高增长产业群,都充分地证实了消费结构升级对中国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的巨大推动作用。到2020年,按照GDP翻两番的速度估算,居民人均收入将达到3500美元的水平。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这一时期往往是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最快,从而带动经济增长速度快速提升的重要时期。考虑到中国届时14亿人口的现实,这一阶段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爆发出来的增长带动力量将是史无前例的。另外,我国经济至今仍未摆脱二元经济特征,农村居民收入只相当于城镇居民的40%左右,消费结构不在同一档次。这就决定了中国多层次的消费结构转变将同时发生,从而对产业结构的升级带来多层次的推动力量。

  总体来看,未来20年将是中国居民消费结构从衣食和部分用的需求,向提高住、行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阶段过渡的关键时期,住宅、轿车、轨道交通等社会基础设施、通讯及其他新型电子产品、文化娱乐、旅游、社区服务等将成为重要增长点,并相应带动建筑、建材、机械、石化、电子等工业部门的较快增长。与此同时,随着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而带来的收入提高,将会增加对家电等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并拉动这些产业进入一个新的较快增长期。

  除了资源短缺、城市化步伐加快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三方面力量,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也将对中国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产生重要影响。在全球高科技产业飞速发展的带动下,我国高技术产业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特别是电子和通讯行业在近年来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持续减低的背景下保持了超常增长势头。未来20年,将是国民经济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高技术产业,尤其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继续高速增长时期。

  另外,国际产业转移将促使中国在部分制造业领域形成以出口导向为特征的制造业基地,推动机电产品和部分加工工业的快速增长。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中国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将不断弱化。但随着国际制造业向中国转移步伐的不断加快,在一些重要的加工业领域,基于资本、生产技术和基本的研发能力,以及规模经济等优势形成的国际竞争力将不断提高,并促使新的加工工业品的出口快速增长。这些领域的发展将进一步促进中国重化工业化发展趋势。

  从高增长产业群看中国工业化进程

  1、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化工业特征

  重化工业的快速增长是这一轮经济增长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其中有三大高增长产业群。

  第一大高增长产业群:机械工业。

  该产业群根据增长动力的不同大致分为两大类(见表2):第一类是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关联密切的行业,如电子通讯产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和日用电器制造业等等。从需求角度看,该产业群的高速增长首先得益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形成的需求增长。1990年代末开始,中国居民家庭中传统的耐用消费品增长明显放慢,但以电子计算机、现代通讯和轿车为主导的新一代的耐用消费品进入加速增长状态。如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居民消费需求的比重已经分别达到10%和17%,比1990年代中期提高2倍以上。居民汽车保有量从2001年到2003年增加了30%以上,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普及率提高了近1倍,家用电脑用户增长近5倍,空调、热水器、彩色电视机等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根据2000年投入产出表的直接消耗系数粗略估算,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带来的需求增长对该产业群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0%以上。第二是出口增长的拉动。如电子通讯产品制造业出口已占到该行业全部产出的40%以上,出口增长对该行业的带动作用不低于40%。

  第二类是与各行业装备水平提升关联密切的行业,如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这类行业与相关下游行业的增长密切相关,如化学工业的快速增长带动石化专用设备的增长,电力建设加快带动输变电设备等电器器材工业的增长。由于下游需求面分布十分广泛,该类型行业尽管增长幅度不尽一致,而且经常交替变化,总体上仍保持高增长态势。同第一类行业相比,这类行业受投资增长影响较大,如普通机械制造业的产品近50%用于固定资产投资中的设备需求,另外30%用于行业内部,出口的影响较小。

  第二大高增长产业群:钢铁工业(包含冶炼、压延和金属制品业)、有色金属工业及相应的采掘工业。

  该产业群是所有行业中增长速度最快的行业,2000-2003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4%以上。从需求角度考察,机械工业是该行业最大的用户,尤其是装备生产为主的普通机械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其次是建筑业,占到该产业群总产出的20%左右。另外,出口增长也有一定的贡献。表面上,该类产业是典型的中间投入型行业,但从其增长的根源看,这类行业的增长仍然有较强的消费结构升级动因。如建筑业,2000年以来,在居民住房消费需求的推动下,城镇和农村居民住宅建设每年新增面积约12亿平方米,是1990年代初期的2倍,增长速度超过了其他建筑领域,成为拉动建筑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而从钢材最终产品的需求结构看,建筑业需求总量占到50%以上,由此可以大致估算出居民住房消费结构升级对钢铁工业最终需求增长的影响不会低于10%。另外,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大型钢结构使用范围和数量的不断增长,对钢铁的需求也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第三大高增长产业群:化学工业。

  化学工业增长速度仅次于前两类行业,2001年到2003年平均增长速度24%,高于工业总体增长速度约3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0%左右。同其他行业相比,化工产品门类众多、应用领域极为广泛,需求增长的拉动力量也来自方方面面。

  首先,化学工业的高增长与机械工业、钢铁工业相比,更贴近居民的最终消费需求,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关联也最为密切。如居民日常消费中的塑料产品、日化产品、家居装修中的各种装修材料等。根据2000年投入产出表粗略估算,这部分需求对化工产品的最终需求带动力量在20%左右。

  其次,随着化工新材料的不断涌现,以及在工业领域对钢铁等材料的替代加速,工业用化工产品,如机械制造、建筑业等对合成材料的需求,纺织用染料、石油天然气工业、以及食品、饮料和纺织等传统消费品制造业对添加剂、催化剂、化纤等化工产品的需求增长也十分迅速,使化工产品的中间使用率稳步提高,成为带动该行业增长的重要力量。在农业领域,对化工产品如农用地膜、化肥、农药的需求不断增长,国内产品进口替代步伐也不断加快。根据2000年投入产出表粗略估计,这部分需求对化工产品总需求增长的贡献在50%以上(化工产品内部使用增长的贡献约25%)。

  最后,国际化工生产能力向中国转移的步伐在不断加快。1990年代中后期向中国转移的生产能力现在多数已经进入大批量出口阶段,近年来对化工产品最终需求的贡献已达到10%左右。

  2、重化工业化加速发展的形成机制

  从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结构特征看,机械、有色、钢铁及化学工业成为快速增长的主体。这些带有明显"重化工业"特征的"高增长产业群"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性地位日益突出。

  从"主导产业群"的演变过程看,重化工业产业群几乎是每一次经济高增长周期的主导产业,其他"主导产业群"如食品、纺织和家用电器等传统消费品产业群,都对应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处于周期性更替之中。即使是在经济增长速度回落的低谷时期,以机械工业为代表的"重化工业产业群"的地位也很少被动摇。另外,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这一产业群的地位还在不断强化。

  从增长机制看,该产业群几乎得到从中间使用到最终使用各个方面需求增长的共同拉动。中间使用率的提高是技术进步和产业内部分工进一步深化的必然结果。最终使用中,固定资产投资是该产业群最大的用户。近25年来,各行业装备水平在不断提高。据估计,从1990年代初期到21世纪初,整个工业行业人均设备拥有率大致提高了近两倍。尤其是大规模成套设备生产能力的快速发展,使得许多以前依赖进口设备的局面有较大变化。此外,未来较长时期,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快速增长,对工程机械、化工产品和钢材的需求还将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也将新一代消费品的需求对象直接指向这一传统意义上的"重工业"行业。最后,随着中国工业总体国际竞争力和比较优势的提高,机电产品出口快速增长为世人所瞩目,进一步强化了该高增长产业群的增长后劲。

  3、中国当前工业化阶段的判断

  通过其他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阶段的对比研究,可以更进一步理解上述结论。本文将沿用主导产业群分析思路,通过比较美国和日本主导产业群的变化轨迹,对我国目前工业化的发展阶段进行判断。

  1990年代末,国家统计局曾利用投入产出系数的双层滤波法对美国和日本过去30年的投入产出表进行研究,厘定出两个国家各个经济发展阶段主导产业的基本格局和演变规律。研究显示,1970年代以前,美国主导产业结构是以食品纺织、造纸家具等以消费品生产为主的轻工业为核心部门,钢铁、机械和化学等传统制造业部门居于其次地位,第三大产业群是运输、邮电、商业和其他服务业。此后十多年里,钢铁、机械、化学等重化工业部门增长明显加快,取代传统消费品行业成为主导产业,服务业增长紧随其后。1980年代中期以后,其他服务业就成为主导产业的核心,传统制造业部门的重要性开始下降,但化学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及电器设备制造业比重明显上升,电力、煤气、自来水行业因为与快速增长的其他服务业存在双向关联也获得了快速增长,成为新的高增长行业。在日本,除了化学工业的地位比较突出以外,其他特征与美国基本一致,只是时间进程上略微落后一些。

  中国目前的收入水平与日、美1970年代中期到1980年代初期的水平相比,差距很大。如果套用钱纳里的分析结果,中国现阶段的工业化发展水平一定低于当时的日本和美国的发展水平。但是从主导产业的结构特征,尤其是其变化的基本趋势看,中国目前正处于美国和日本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期的水平。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以机械制造业为核心的加工工业取代轻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同以消费品工业为主的阶段和以高技术产业为主的后工业化阶段相比,这一阶段应该定位为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

  由于美国和日本都是在工业化第一阶段较长时期积累的情况下进入中期阶段的,所以发展基础较好,中期阶段经历的时间较短,大约15到20年时间就被高科技行业和服务业所取代。而我国由于前期发展中结构调整尚不到位,工业化第一阶段主导产业发展的基础并不牢靠,所以,目前即使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还将要求较长时间的"补课式"的增长。加上中国经济规模基数较大,二元结构问题依然突出等现实约束,中国经济处在这一阶段的时间将比美国和日本更久。

  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形成与发展

  1995年,国民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后,总体增长速度连续6年稳步下降。但是从具体行业的增长格局看,自1999年始,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政策逐步取得成效,一批行业率先呈现加速增长态势,逐步拉开了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序幕。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第三次高增长时期。在此列出2000到2003年各行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速度(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2000年到2003年四年间,几乎所有行业的增长速度都有程度不同的提高。动态考察,2001年初,第一批高增长行业开始形成。其中包括两个层次,第一是汽车和房地产业等代表居民消费结构从"吃穿"向"住行"升级的新一代消费升级行业,其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第二是以食品、饮料(尤其是乳制品业)、纺织服装、文教体育用品、以及手机、数码家电等中高档家用电子产品等,这些行业与居民日常消费结构升级也关联密切,其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与此同时,2002年以前的一些高增长行业如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业、石油及石油化学工业等由于国际和国内市场变化的原因,增长速度明显回落。这些在产业结构层面发生的变化显示,过去一轮经济增长的均衡格局已经打破,新的均衡格局开始形成,进而预示着上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结束和新一轮周期的到来。

  进入2002年下半年,这股增长力量开始传递到中游制造业环节和上游的能源、原材料以及运输等基础设施环节。以机械制造、钢铁、有色、建材、煤炭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重化工业特征的行业相继进入快速增长轨道。到2002年底,国民经济全面回升的局面基本形成。尤其是中游制造业环节,在"投资引导投资"的加速机制作用下出现多年未见的快速增长。尽管受到2003年上半年非典的不利影响,这种态势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反而在7月份出现反弹性的超速增长,导致煤炭、电力、有色金属、钢铁、石油和运输能力等上游行业普遍短缺,价格水平快速上扬。上游环节的"瓶颈"制约进而形成两种后续力量:

  第一是对中游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的成本压力。由于中游和下游生产环节长期以来形成的"买方市场"格局没有改变,激烈竞争形成的"竞争阻隔"阻断了上游原材料涨价向下游产业环节的刚性传导,尤其是向终端消费者的转移,使中、下游环节的企业两头受压而不得已进行调整。其结果一方面使企业收益水平增长速度明显回落,并迫于成本压力缩减生产计划;另一方面,这种压力反过来开始对上游部分行业的生产和投资的快速增长形成制约,不少企业开始关注未来可能形成的过剩风险而削减投资规模。

  第二股力量表现为投资的高增长。高价格导致高利润,进而吸引了相关领域投资的快速增长,并通过信贷规模的快速扩张传递到金融领域,加大了上游环节的供应短缺。面对过快的经济增长,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一方面通过严格用地管理和开发区等建设项目的清理整顿缓解投资压力,另一方面通过收紧银根,控制信贷规模减轻通货膨胀的力量。2004年二季度,调控措施产生了明显的效果,一些行业的过快增长态势受到了控制。

  下游制造业环节的生产调整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上游领域的需求压力;同时,上游环节通过原有能力的挖潜和新增能力的加速启动,也一定程度地增加了供给。从2004年6月开始,部分行业的供给短缺局面出现缓和迹象,个别产品领域甚至出现价格快速下降,需求明显萎缩的现象。

  对过热领域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其他非重点调控行业,如汽车、机械等产生了影响。多数制造业普遍出现增速回落和效益下降的情况。到2004年三季度末,除了煤炭、石油、交通运输等领域因为供给能力扩张较慢,以及国际市场影响等因素外,多数行业的"紧"运行局面出现缓和迹象,汽车等部分消费品行业甚至出现持续回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