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2005年发展之路
宏观调控:仍处在关键时期
作为2005年经济工作的一大“着力点”,目前我国的宏观调控仍处在关键时期。
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在2004年12月8日举行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在谈到宏观调控问题时表示,宏观调控如果稍有放松,就可能出现反复,甚至前功尽弃。
目前,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些突出矛盾尚未消除,一些新问题又开始出现。如投资需求膨胀压力仍然较大,在建和新上项目过多,投资扩张的冲动还很强烈;物价上涨压力比较明显,主要是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较多;煤电油运紧张,资源约束矛盾仍很突出;在解决“瓶颈”制约的过程中,又出现了电站项目无序建设的现象;等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展望2005年,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着两大不确定因素,需要国家适时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首先是通货膨胀的滞后效应可能释放出来。其次,固定资产投资面临着反弹的强大压力。对于这次宏观调控,地方政府的对策是“就地趴下,匍匐前进”。如果国家调控措施稍微放松,这种被压抑的投资冲动就会迅速释放,吞噬掉2004年的调控成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05年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并确定将原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修订为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种双稳健的举措,就是为了巩固宏观调控的成效,防止固定资产投资和通货膨胀“双反弹”。
在部署新一年发展改革工作时,国家发改委敲定了2005年我国宏观调控的五大重点:
──坚持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过快增长,防止某些行业无序建设、过度扩张出现反弹。2005年国家发改委将加快制定完善并严格实施能耗、物耗、环保、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严格控制钢铁、水泥、电解铝、电石、焦炭等行业投资反弹;认真做好项目清理后续工作;认真抓好违规电站的清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做好清理整顿开发区工作。
──认真落实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正确把握政府投资的投向。国家发改委将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投资政策的相互配合,安排好中央政府投资。继续将政府投资的功能和使用方向,由带动社会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转到推动结构调整、加强薄弱环节和促进“五个统筹”上来。
──努力促进煤电油运和重要原材料供需衔接,确保经济平稳运行。国家发改委能源所所长周大地预测,2005年能源需求仍将保持强势。国家发改委将把缓解煤炭供求偏紧的问题作为经济运行调节工作的重点。同时,继续加强电力需求管理,加快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发展。
──密切关注市场变化,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的根本措施,是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合理控制货币供应量、保持粮食和重要生产资料供求基本平衡。
──继续加强监测预警工作,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趋势性问题。
深化改革:经济平稳较快运行之根本
调控,作为一种以外力强行改变经济运行的超常规手段,取得的成绩要想保持存在着一定难度。要想巩固成果,根本措施就是深化改革。这也是除宏观调控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05年经济工作的另一着力点。
2005年,国有企业、财税金融、收入分配、政府管理体制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等多项改革任务将被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透露,2005年的体制改革要在四个方面取得突破:
加快垄断行业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完善电信、电力、民航等行业改革措施,扩大市场准入范围。适时出台邮政体制改革方案。抓紧制定铁路体制改革方案。完善烟草行业管理体制。推进供水、供气等城市公用事业的市场化进程。加强对垄断行业和垄断行为的监管和法律体系建设。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规和政策性规定,研究制定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的具体办法。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支持创办中小企业、开发新的就业岗位。
落实投资体制改革决定。在核准制方面,尽量缩短新老办法的过渡时间,认真解决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高工作效率;根据宏观调控需要,适时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目录》和《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在备案制方面,要注意总结经验,逐步规范;建立备案信息系统,并落实投资信息发布制度;同时,要防止备案成为变相审批。在政府投资方面,制定中央专项建设基金管理办法;在开展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行“代建制”;建立投资决策责任制;实行政府投资项目公示制度。
深化价格改革。积极推进上网电价改革试点,分步实施输配电价改革。做好东北、华东区域电力市场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大用户用电直供试点。进一步完善石油、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全面推进水价改革。严格实施成本监审,提高政府定价的科学性。
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确保中国经济步入与环境协调的科学发展轨道,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近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深刻反思。中国过去沿袭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虽只有世界的4%,耗用的钢铁、煤炭、水泥却分别占世界总消费量的30%、31%和40%。中国的发展成本远高于世界平均发展成本。干同一件事,在世界平均状况下每花1美元,在中国就要花1.25美元。多出的0.25美元成本中,生态环境占0.17,结构不合理与管理不善占0.08。中国在人均GDP400美元~1000美元的条件下,出现了发达国家人均GDP3000美元~10000美元期间出现的严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与工业化、城市化、就业压力、资源短缺、贫富差距搅在一起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正累积成中国的社会难题。
现实告诉我们,不仅要有发展的热情,更需要更新发展思路,自觉地推进从粗放型增长到集约型增长的转变。国家发改委已经提出将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投资政策的相互配合,将政府投资的功能和使用方向由最初的带动社会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转到推动结构调整、加强薄弱环节和促进“五个统筹”上来。
我们需要一整套新的国家经济发展核算体系。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是战略性的一步。现行的GDP中只能看出经济指标,却看不出其背后的环境生态破坏。绿色GDP则扣减了环境和生态成本,其数据反映了国家的真实发展水平。
此外,我们还急需一套官员环保考核标准。环保考核应包括公众环境质量评价、空气环境质量变化、饮用水质量变化、森林覆盖增长率、环保投资增长率、群众性环境诉求事件发生数量等指标,此外还应包括地方政府对中央各项环保法律法规的落实情况。
我们应实行一系列新经济政策。第一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因为它不仅能缓解资源和环境压力,还能为生态脆弱地区解决就业问题。第二是开发新能源。必须舍得花费最大成本去投资新能源的开发,并利用价格、税收、财政等政策,激励新能源走出实验室得以普及。第三是生态移民。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与最贫困区往往重合,应逐步将此类区域中的居民搬出来向城市集中,国家生态补偿资金要在这方面重点投入。当地政府应进行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移民技能培训,并要考虑环境容量,将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的成功经验充分吸纳进来。
一周热点
- 2019-08-30中央下发铁令!19年限养令、禁养令撤销!19年玉米生产者补贴确定,即将下发!
- 2018-08-05智慧养猪驱动 ——首届中国智慧养猪产业实践峰会在京召开
- 2018-03-27双胞胎第三代教保料“健康三宝”掀起抢购狂潮:仅发布会当天销售突破5000吨!
- 2017-10-11双胞胎集团9月份销量再创新高,突破86万吨!
- 2018-04-092018饲料工业展览会展商名录
- 2018-10-26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关于发布《仔猪、生长育肥猪配合饲料》《蛋鸡、肉鸡配合饲料》2项团体标准的通知
- 2015-11-02双胞胎集团推出“三胞胎”直销大猪场
- 2018-03-08全国猪场大咖将齐聚三亚与双胞胎集团共谋猪事
- 2017-11-20年销量突破900万吨,双胞胎再现王者风采!
- 2019-03-26来2019河北饲料峰会 见证行业发展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