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专家探讨联合抗击蝗灾方案

来源: 作者: 时间:2005-01-19
2004年,撒赫勒和西非地区遭受了自1985~1989年飞蝗大劫难后最严重的蝗灾,经济损失惨重。为遏制和最终消灭“千年祸患”,在1月13日于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闭幕的抗击蝗灾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多国专家学者从生物学和生态学的角度对蝗群的成因、危害和防治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抗击蝗灾的建议。

据新华社报道,来自阿尔及利亚、布基纳法索、贝宁、几内亚、几内亚比绍、马里、尼日尔、毛里塔尼亚和塞内加尔以及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农业部长和专家学者参加了为期3天的抗击蝗灾国际学术研讨会。联合国粮农组织派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通过了两个工作报告。

这次研讨会是在几内亚比绍等西非国家正在遭受严重蝗灾和西北非地区国家面临蝗虫新一轮侵袭威胁之时召开的,因此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在这些地区的1600万公顷范围内喷洒了160万吨水剂杀虫剂和140万吨粉末杀虫剂,费用高达3.15亿美元。而大量施用杀虫剂又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专家们在研讨会上报告说,蝗虫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而且大批集中产卵,卵块密集,加之孵化程度一致,所以幼虫一形成便有互相靠拢,互相跟随的习性。蝗群借风力可日飞百十公里,一般大小的蝗群每天可吞噬相当于2500人的食物量。蝗虫的寿命为3至6个月,每更新一代数量增长10倍。蝗虫的危害之大,影响之广令人震惊。

为遏制和最终消灭“千年祸患”,专家们提出了许多宏观和微观的建议,其中包括:将抗蝗列入“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以便长期保障非洲人民的粮食安全;在毛里塔尼亚、马里、尼日尔、乍得等蝗灾前沿国家以及冈比亚、塞内加尔、几内亚比绍,几内亚、佛得角和布基纳法索等易受灾国家尽快建立起抗蝗合作协调机制;在达喀尔设立抗蝗研究中心;进一步加强各国之间的蝗灾预警系统和信息交流;加强对杀虫剂的筛选、管理和使用,最大限度地减轻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在每个有关国家设立抗蝗灾基金,费用打入国家财政预算;动员国际社会伸出援助之手,以增加抗击蝗灾的力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