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后过渡期”中国经济安全

来源: 作者: 时间:2005-01-28

从2005年开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进入“后过渡期”,市场将进一步开放。专家建议,要正确把握“后过渡期”对外开放和国际竞争的新形势,及早做好准备,关注经济安全。1月1日,国家再次下调上千种产品的进口关税,关税总水平由2004年的10.6%下降至10.1%。其中,高关税保护产品的降税幅度较大,如葡萄酒的进口关税从34.4%降至14%。IT产品、数码照相机等一批电子电器产品执行零关税。汽车整车进口关税降到30%,汽车零部件关税降到13%;今年还取消汽车进口配额管理,实行自动进口许可管理。

随着过渡期的结束,国外大批优质低价农产品竞相进入中国市场,加之考虑到目前中国农产品关税水平仅为世界农产品关税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农业经营规模小,大宗农产品竞争力不强等因素,许多业内专家都指出,相对而言,未来几年农业将是中国入世后最令人担心的产业。就现今而言,“后过渡期”的到来,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本已日益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给中国经济的安全运行带来更大威胁,外贸出口将会面对更多国外贸易限制和贸易救济措施。数据显示,近3年来,各国对中国产品发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近120宗。2004年,仅广东省企业涉案已达25起,超过前两年案件数量总和,涉及机电、轻纺和农产品等主要出口产品。

北京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后过渡期”的特点包括:市场机会越来越多,开放领域扩大,外商投资领域大幅增加,市场透明度增加,法律法规越来越完善,以及境外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增大等。

广东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副厅长黄永智在解读“后过渡期”经济安全时表示,降低关税和取消非关税壁垒可能带来进口快速增长,如果某些产品进口激增,对国内制造业将造成冲击。具有竞争力的外资金融、商业、运输、电信等行业巨头扩大在华投资,将使缺乏足够竞争力的国内服务业面临较大的结构调整压力。

过去一年的原材料持续涨价也将削弱中国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企业出口价格上涨的空间很小,导致企业出口整体盈利利润水平下降。黄永智提醒说,出口企业应注意自觉遵守中国和出口市场的法律法规和国际商业惯例,避免引发贸易摩擦。

“后过渡期”要求中国经济依照承诺放开市场,这令服务业尤其是金融领域的开放与安全备受关注。一些研究报告纷纷指出,中国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竞争力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在商业领域,国际流通业巨头竞相进入中国市场。广东省经贸委副主任刘晓捷强调,要清醒地认识到面临的挑战,广东等地的流通企业规模小,在资金、规模上无法与国内外一些大集团抗衡。

有专家认为,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后过渡期”内一些深层次的影响将初步显现和加深。有些影响表面是对市场的冲击,实际上反映的却是中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如国有企业效率不高、农业基础比较脆弱、金融体系抗风险能力不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此,后过渡期的应对工作将更复杂、更繁重、要求更高。为从制度上积极应对“后过渡期”的冲击,中国去年底颁布成品油、商业特许、拍卖管理、汽车金融等一系列法规,汽车贸易等政策也有望出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