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农产品为啥不过剩?

来源: 作者: 时间:2005-02-03
编者的话:农业是立国之本。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振兴农业、繁荣农村、推动农民致富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工作的重心。为了帮助读者了解国外发展农业的一些做法,本报将陆续推出“关注国外农业”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日本农业上有“丰作贫乏”的说法,意思与中国的“增产不增收”近似,就是说,由于农产品大丰收导致价格暴跌,结果农民的实际收入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日本农民在稻谷生产过程中曾多次发生过这种问题。为了保证农民收入稳定,防止农产品供大于求,造成农民丰产不丰收的尴尬局面,日本政府制定了许多保护农民利益的政策。

在这些保护政策中,“减反政策”(大米限产保价政策)最具有代表性。该政策的具体做法是,根据上一年的大米需求情况,制定当年的生产计划,限制农户种植稻谷。同时,为了弥补农户限种稻谷造成的损失,日本政府必须向这些农户支付大致相当于被限制种植面积年产值的补助。2002年,日本用于限制稻谷生产的补贴就高达5500亿日元(100日元约合人民币8元)。

用进口配额控制农产品进口数量

目前,日本农产品的平均自给率只有40%,在所有农产品中,只有大米自给有余。按常规,日本其他农产品不应该出现过剩问题,但日本农业的高成本结构,导致农产品价格十分昂贵,在国际市场上毫无价格竞争力。政府若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国外价廉物美的农产品大量拥入也会导致日本农产品出现过剩问题。

在解决这个难题的过程中,日本政府经常同外国发生贸易冲突,采用进口配额限制和高关税的方式来调控进口数量。日本对大米的进口限制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尽管美国一直对日本施压,要求日本开放大米市场,但日本只同意每年发放国内大米消费总量3%到5%的进口配额。近年来,全球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呼声高涨,日本只好采取了换汤不换药的办法,同意开放大米市场,但将每公斤进口大米的平均关税设定为351.17日元。

以美国为首的农产品出口国对日本的做法感到十分愤怒,但日本到现在还没有要妥协的意思。2003年在东京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非正式部长级会议和世贸组织坎昆部长级会议上,日本政府就坚决反对扩大重要项目的关税配额和在农产品贸易关税方面设立上限。

农民可以向政府提出申请,要求限制进口某种农产品

迫于国际社会的压力以及日本国内农产品结构的调整,日本从1988年到1990年间相继废除了8种农产品进口配额;1991年,日本还取消了牛肉和柑橘的进口配额。为了确保日本农民利益,日本引进了“紧急进口限制”制度。这个制度规定,如果日本农民认为外国大量的农产品进口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就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限制进口申请。政府有关部门经调查认定农民的利益确实受到了损害,就可以通过大幅提高关税等手段,限制外国农产品的进口。

2000年,日本农民认为中国产的大葱、香菇和蔺草大量进口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要求政府采取措施限制进口。结果,日本政府决定从2001年4月23日开始对中国产的上述三项农产品临时启动紧急进口限制措施,从而爆发了中日两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战。

日本还不断提高对农产品残留农药的检验标准,采取技术壁垒来限制外国农产品的进口,并规定进口农产品不得使用日本已经不使用的农药。由于日本采取了高标准的技术壁垒,中国许多蔬菜被阻止在日本国门之外。

对农民的过度保护导致了农产品价格高昂等一系列问题

随着日本与国际经济形势和经济结构的变化,日本政府保护农民利益、防止农产品过剩的具体做法有了很大变化,但是,保护农民利益的这种机制不但没有被削弱,反而得到了加强。日本政府之所以对农民实施高度保护,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执政基础。农民是日本执政党自民党的主要支持群体,被日本媒体称为是自民党的“大票箱”,自民党的很多国会议员来自广大农村。

但是,日本政府对农民的过度保护也导致了日本农业国际竞争力低下、农产品价格昂贵、消费者利益受损等一系列问题。例如,在日本国内零售市场上,5公斤一袋的大米,价格一般要达到2500到3000日元,好的大米要达到5000多日元;一个梨或苹果的价格一般都在100日元以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