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经济热点

来源: 作者: 时间:2005-02-28
宏观调控仍然是热点问题曹玉书(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去年以来,我国进行的宏观调控,备受海内外的关注。这主要是由于宏观调控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直接牵扯各级政府、企业和群众的利益。而且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国际社会对我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十分关注。从目前各方面因素分析,今后一段时间,宏观调控仍然是海内外各方面广为关注的热点。从认识看,经过一年多的宏观调控,各方面认识渐趋统一,但是并没有完全一致。各方面将非常关注宏观调控的政策走向,以调整对宏观调控的认识,或希望通过自己的言行,对宏观调控政策发生影响。

从实践看,当前,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是阶段性的,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虽有缓解,还没有根本解决。比如,粮食能否继续增产,农民能否进一步增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能否出现反弹;煤电油运绷得过紧的问题能否妥善解决;价格上涨会呈何走势。这些问题,涉及面广,影响大,必将集中有关各方的注意力。从政策走向看,宏观调控的大政方针已经明确,但政策措施将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完善,这与各方面的切身利益有着密切关系,这也是宏观调控备受关注的重要原因。

对当前农民收入和宏观调控的几点认识万东华(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副司长)一、农民增收的基础仍很脆弱 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8%,为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年份,但同时更要清醒地看到,首先,它只是一种恢复性增长,1998-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增长3.9%;其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拉大的状况仍未改变。尽管去年农民收入恢复增长明显加快,但增速仍低于同期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1983年的1.82:1,逐渐扩大到1990年的2.2:1,2000年的2.79:1,2004年的3.21:1;再次,从今年农民增收的前景看,面临的难度在增大。支撑去年农民较大幅度增收的几大因素中,政策方面,中央支持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力度仍在继续加大,但政策递增效应可能会有所减弱;农产品价格方面,继续明显上扬的可能性不大。去年粮食价格上涨幅度高达26.4%,成为农民增收的最大因素。随着去年早稻、夏粮和秋粮的持续好收成,进入4季度以来,集市粮价趋于稳定,考虑到各地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提高、世界粮食的丰收,今年粮价总体上可望保持基本稳定。气候因素方面,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总之,去年农民收入打了一个翻身仗,主要是多种短期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农业本身的弱质性和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在我国的极端重要性,要求各方面从思想上和具体政策措施上高度重视农业,一方面要逐渐形成对农业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大力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粮食直补机制,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切实保护农民工权益。另一方面,要围绕加快农业税减征进度、严厉打击各种坑农害农行为、控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等环节,千方百计为农民减负。二、关于宏观调控的几点认识在中央、国务院一系列及时、果断、有力、有效宏观调控措施的综合作用下,去年我国国民经济克服了一些不稳定、不健康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好形势,但目前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已取得的成效仍有待巩固,宏观调控面临的任务仍很艰巨。搞好当前宏观调控,关键是要认真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要精神,并把各项政策措施具体落到实处,重点要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要继续坚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方针不动摇。调控是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在当前各地扩张的愿望仍很强烈,扩张的机制依然存在的情况下,要特别注意防止旧病复发,调控付出更大的代价;二是要牢固树立要发展,更要科学地发展的观念。近期频繁出现特大煤炭安全事故,血的教训提醒我们,以大量消耗资源、侵占土地、污染环境为代价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把经济发展转到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三要把握好调控的重点和力度,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灵活性。要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加强前瞻性分析,适时适度调整宏观调控的力度。要看好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加强对投资特别是新上项目、油价及生产资料价格等的追踪监测;四是要把深化改革和加强调控很好地结合起来,防止以调控之名,行行政干预之实。当前经济运行中反复出现的盲目投资及引发的较大波动,其根源在于体制机制的不合理。改革要加快,但同时也要兼顾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劳动、社保工作预测莫荣(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科所副所长)我国劳动人口众多、国民教育水平不高、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就业容量有限,决定了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目标,是全面提高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根本,也是化解劳动者流动性增加带来的压力,保证社会经济稳定的基础。

受我国城镇化加快发展,人口年龄结构剧烈变化,农村人口继续向城市转移,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经济更深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将长期存在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解决好就业问题是长期的战略任务。我们应该认识到经济增长并不能保证就业自动增长,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对就业有不同的影响。因此,必须确立扩大就业独立的、优先的目标,不仅保证经济总量持续增长,更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选择适宜的经济发展模式最大限度地促进就业。促进就业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两个影响深远的重要目标,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在我国就业压力长期持续存在、近期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出现了农民工“短缺”、技术工人“短缺”和大学生等青年群体的就业问题,正确处理就业与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把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有关重要问题,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就业和再就业方面,2005年除面临农民工“短缺”、技术工人“短缺”和大学生等青年群体的就业问题外,还将面临中西部地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进行再就业和并轨的压力;东部地区探索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尤其是探索城乡统筹就业,努力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的问题。2005年就业和再就业目标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00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100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简称“95146”);全年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再就业培训400万,参加创业培训30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00万,职业技能鉴定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实现规模增长20%,培养15万新技师。在社会保障方面,养老保险将面临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加强基金征缴的压力;东北三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试点,以及在全国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完善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推动各地省级统筹和开展企业年金的问题。失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将以非公有制企业作为扩面的重点,使更多的劳动者失业时能够得到基本生活保障。医疗保险将面临探索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保资金筹资办法。工伤保险将以高风险行业为重点扩大覆盖面,开展工伤预防和工伤康复试点的压力。在劳动权益方面,政府将面临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呼声。为此,需要不断完善制度,规范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行为,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队伍建设。完善农民增收政策贾康(财政部财科所所长)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为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我国近年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

2004年,根据中共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国务院采取了更直接、更有力的措施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调动农民务农积极性,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业投入,努力增加农民收入。2005年之初,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对于农民增收要进一步给予政策支持。可以预期,促进农民增收和解决“三农”问题,将是我国经济生活中持续的热点,在2005年,这一热点仍会摆在各项大事的前列,牵动上下各方的关注与努力。为进一步完善农民增收政策,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新的部署和要求,2005年财政部门和各有关方面将继续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包括增加农业税减免范围和降率幅度,适当增加直补资金,对产粮大县实行奖励政策,以及进一步支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同时,从长远考虑,除了保持增加粮食主产区种粮农民的收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挖掘增收潜力等已有各项主要优惠政策的连续性之外,还需要立足于提高农民的基本福利水平、赋予农民平等机会来拓展思路,整合已有惠农政策,提升各项政策实施效果。比如,应积极整合财政对农民的优惠政策来尽快扩大合作医疗覆盖面,以“雪中送炭”方式提高农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抵御“因病致贫、返贫”的威胁。我认为可考虑试行在粮食主产区将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以及在退耕还林还草地区对农民的补贴)同合作医疗农民个人出资部分“挂钩”推行合作医疗。

同时,可以适当调控西部地区和财政困难地区不同财政层级对合作医疗支出职责的分工,适当加大省、市级筹资份额,以及在部分地区试行建立顺应农民心理、改“先农民后政府”筹资顺序为“先政府后农民”筹资顺序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模式。这些有利于较快扩大合作医疗覆盖面,并降低运行成本,较显著地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实际生活水平。再有,应积极整合城乡资源,打通阻碍农民进城务工的中间环节,以赋予农民平等的就业机会。外出务工收入日益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尽管国家已就及时兑现进城务工农民工资、改善劳动条件、解决子女入学等问题出台了明确政策,但是仍需要从统筹的角度完善农民进城务工的就业环境,为方便其工作提供配套服务。应进一步加强和扩展对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逐步将城市下岗职工同进城务工农民纳入统一的培训体系,将职业培训、子女教育、劳动保障等方面的费用支出纳入城市财政的一般预算,合理统筹城市下岗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城市就业问题。应该看到,2004年全国粮食增产、农民收入增幅明显提高,是国家着力解决“三农”问题所取得的初步成果,我国农业基础薄弱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变,粮食增产也还仅仅是恢复性增长。今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进程中,与“三农”问题相关的矛盾问题将不断涌现和逐步解决,为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持续努力地完善和优化对农民的优惠政策。让低收入者也能买房钟朋荣(北京视野咨询中心主任)收入差距拉大是我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一个重要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即富人买房,穷人存款。近两年房地产比较火爆。之所以火爆,一个重要原因是存款负利率,而股市又长阴。因此,买房者一部分是为消费,另一部分则是为投资保值。但是,并非所有人都能买房。在北京,一套三居室的房子,少则五、六十万,多则上百万。一般工薪阶层,年收入不到2万,家里的全部积蓄不到10万,即使分期付款,也买不起一套房子。怎么办?只好存款,即使是负利息,也只能存款。结果,穷人按负利率将钱存入银行,银行按负利率、零利率或很低的正利率(因住房贷款利率较低,与通货膨胀率差距很小,甚至低于通胀率)将这些钱再贷给富人。富人买房后,房产升值,再将升值的房产租给穷人。这种穷人存款,富人买房的循环,其结果是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怎样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稳定币值,降低通货膨胀率。其次,适当提高存款利率,至少使利率不要为负值,使穷人的存款不要贬值。其三,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使穷人的少量资产也能买房。比如,买一套住房需要首付款30万,而张家、李家、王家等10户各有3万,谁都买不起。怎么办?可以将10家的3万凑在一起,30万共买一套房子。房产证可以办成张家,但张家给其他9家各出一份证明,证明每家各占有该房产10%的产权,该证明经过公证部门公证,可以作为有价证券。持有人可以凭此证券参与房租(该房出租给第三者)的分配,也可以在卖房后参与房产收益的分配。李家、王家因小孩上学或老人生病,急需花钱,可以将自家的10%的产权卖掉。为此,政府可以开辟专门的证券转让市场,为上述证书的持有者提供转让场所。这样,买房就不仅仅是富人的专利,穷人也可以参与买房的行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