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 科学家首富一日造就

来源: 作者: 时间:2005-04-20
随着登海种业本周在中小板的上市,李登海,这位与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并称为“南袁北李”的“杂交玉米之父”第一次被资本市场衡量出身价,并以超过11亿的纸上财富,超过袁隆平。

第三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股票

此前,深沪股市以个人名字做公司名和股票简称的股票仅有两只:一是1994年上市的兰生股份(600826),以公司主要创始人,也是公司上市时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兰生命名;二是2000年上市的隆平高科(000998),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命名,也是我国第一只以科学家的名字冠名的股票。据介绍,当年隆平高科上市时,其主要股东是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袁隆平是在包括省领导在内的许多人“做了多次工作”后才同意用自己的名字作为公司名字的。袁隆平个人因此获得“姓名使用费”580万元,另外袁还持有“隆平高科”250万股股票。

而登海种业则是李登海以玉米育种和栽培专家的身份创建并逐步成长起来的,也是深沪股市历史上第三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股票。

李登海纸上财富超过11亿

与袁隆平只持有250万股隆平高科的股票不同,李登海由于直接和间接拥有登海种业4951.76万股的股份(占目前总股本的56.27%),其“纸上财富”已超过11亿元。

李登海的人生与玉米是不可分割的,他研制出来的杂交玉米品种让玉米的产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同时,玉米也成就了李登海人生的辉煌。

从1985年4月创办起我国第一个集科研、生产、推广、经营于一体的农业民办科研单位———莱州市玉米研究所到后来的登海种业顺利上市,李登海经历了整整二十个年头。

1993年5月,该研究所被升格为莱州市农业科学院,下设玉米、小麦、蔬菜、果树四个研究所和一个负责推广经营的远征种子公司。远征公司的出现,为后来的登海种业打下了基础。

1998年,登海种业有限公司成立,莱州市农科院以所属远征种子公司出资,占注册资本的68.86%,李登海以实物资产出资32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31.14%。后经增资,农科院的股份增加到了89.33%。随后,登海种业就开始了一系列的并购活动。

据查,作为登海种业的创始人和董事长,李登海也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目前他除了直接持有公司8%的股份之外,还通过第一大股东莱州市农科院(李登海拥有82.9901%的股权)间接持有公司48.27%的股份。

而作为中小板和询价发行以来的第一高价发行股,登海种业昨日上市后最高攀至25.76元,全天成交均价24.36元,收盘23.91元。仅以收盘价计算,李登海的纸上财富已达到11.84亿元。

当年隆平高科上市时,尽管当天收盘价达到40.37元,但由于袁隆平只持有250万股隆平高科的股票,所以即使按收盘价计算,袁其时拥有的股票市值也只不过1亿多一点。

少为人知的“杂交玉米之父”

在当今世界玉米栽培史上,有档案记载的有两个人,一个是美国先锋种子公司的创始人华莱氏,世界春玉米高产纪录的保持者;一个就是李登海,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的创始者。

在我国育种领域,也有“南袁北李”之说。“南袁”是指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北李”就是指李登海,紧凑型玉米研究的创始者,被称为“杂交玉米之父”,由于他一向低调,李登海似乎少为人知,但提起他培育的“掖单”系列高产玉米种子,却是家喻户晓。

据介绍,30多年间,先后选育玉米高产新品种30多个,6次开创和刷新了我国夏玉米的高产纪录,这些新品种获得了大面积的推广,最多时推广种植面积占到全国玉米总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

“不想上市但要上市”

登海种业正是李登海以玉米育种和栽培专家的身份创建并逐步成长起来的。

据介绍,1985年4月,李登海创办起一个集科研、生产、推广、经营于一体的我国第一个农业民办科研单位———莱州市玉米研究所。1993年5月升格为莱州市农业科学院,下设玉米、小麦、蔬菜、果树四个研究所和一个负责推广经营的远征种子公司。远征公司的出现,为后来的登海种业打下了基础。

1998年,登海种业有限公司成立,莱州市农科院以所属远征种子公司出资,占注册资本的68.86%,李登海以实物资产出资32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31.14%。后经增资,农科院的股份增加到了89.33%。

2000年,一个重要人物开始登场,他就是曾经导演了同仁堂高科分拆上市好戏的赵炳贤。正是在赵的鼓动和策划下,2000年9月,登海种业为上市而进行的股份制改造开始进行。之后,公司开始进入上市辅导期。2004年3月8日,排队近三年的登海种业在证监会发审委顺利过会。

李登海称,“公司并不缺钱,绝不是为了圈钱而上市,从个人私利角度出发,我并不想让企业上市,因为上市后其他股东要分享收益。但从公司长远发展来看又必须上市,要通过上市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实现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紧凑型玉米之父

2004年2月20日,是中国种业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天,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科技奖励大会上,李登海研究员主持选育的紧凑型玉米新品种掖单13号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领导人亲自为之颁奖。这是紧凑型玉米推广以来获得的最高等级的科技奖励,也是对李登海30年来玉米育种工作的最大鼓励。

李登海研究员现任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主任、全国人大第八届、第九届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他在杂交玉米方面特别是在紧凑型玉米育种和高产栽培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承认和尊重,被种业界誉为“南袁北李”,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齐名。

黄土地里抠出来的良种

风靡世界的绿色革命实质上是种子革命,能够持续不断地推出国内外领先的玉米良种,这是李登海对中国玉米高产发展道路的决定性贡献。

李登海育成的第一个玉米良种是“掖单2号”,诞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经验收单产1553.2斤,首创我国夏玉米单产最高纪录。全国推广近20年,至今仍保持每年1000多万亩的种植面积。20世纪80年代后期,李登海又育成了掖单12号、掖单13号等亩产超吨粮的紧凑大穗型新一代玉米良种,其中掖单13号被全国16个省(市、区)审(认)定,创下全国年种植近5000万亩的纪录,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八五”、“九五”期间紧凑型玉米的主推品种。继“掖单”系列之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李登海又育成了抗病耐密、优势更强的登海1号、3号、9号等“登海”系列玉米新品种,在省级和国家级区试中表现突出,通过审定后快速推向全国,成为跨世纪的主推品种。

迄今,李登海亲手选育的40多个玉米良种的种植面积,最大年份占全国种植面积的1/3以上(农业部统计1997年种植面积占全国的38%,山东省的70%),全国没有先例,世界也属罕见。

凝结在这些丰硕成果之中的,是李登海30多年的心血和汗水。李登海从小跟母亲熬过苦日子,靠母亲织鱼网、编草辫供他上小学、上中学。后来他当了莱州市后邓村农科队队长。那时他家乡多年沿袭种植的玉米“二马牙”、“小粒红”,亩产只有两三百斤,而美国等发达国家玉米的亩产已达两三千斤,这一差距深深刺痛了李登海的心。为尽快育出自己的玉米高产良种,他离别家乡亲人,一个人万里迢迢来到海南岛,搞起了玉米加代育种。

在海南一个叫荔枝沟的偏僻小寨,李登海住一间背靠大山没有门板的小茅屋,穿一条成天汗津津的短裤,吃白己架火烧煮的画疙瘩,纵然潮湿、高温、蚊叮虫咬、瘴病煎熬,他仍潜心育种,矢志不渝。

除了拼搏流汗,李登海的育种生涯还曾受到两次重大打击。一次是1985年初,农村推行家庭承包制后农科队解体,原来的实验田、同伴和科研条件统统没有了,痴迷于玉米育种的他一下成了一只“孤雁”。另一次是1991年,李登海辛劳过度突发脑血管梗塞,生命垂危,在医院紧急抢救住院70多天。李登海抗住了厄运的打击。农科队解体不久,他毅然又从城里转回家乡,利用母亲的几亩口粮田和责任田继续钻研育种。随后他创办起生机无限的中国第一家民营科技实体——莱州市玉米研究所(1989年扩建成莱州市农业科学院)。熟悉他的科技工作者和农民都说:玉米就是李登海的魂,玉米就是李登海的命。

虽历经坎坷,他仍坚忍不拔,“为国育种,冲向世界”的雄心始终没有泯灭。他最倾心的一句格言是:“谁能掌握种子,谁就能掌握世界。”科学家同行钦佩地称他的成果是“从黄土地里硬拱出来的”。

在1995年以来农业部公布的我国农业科研单位成果排名榜和育种单位玉米新品种推广面积排名榜上,莱州市农科院都名列第一。

突破高产极限创造世界纪录

用自己培育的“掖单”系列玉米良种影响中国粮食生产最高决策层,以紧凑型取代平展型玉米,使20世纪末紧凑型玉米在中国种植比例迅速增长到80%以上,这是李登海对中国玉米事业作出的又一重大贡献。

李登海由玉米株型改型研究入手,确立了紧凑型玉米的育种栽培方向。他提出的株型与杂种优势互补的论点,杂种优势与群体光能有机结合的论点,在育种理论上都是新的突破。他利用自己选育的“478”自交系组配的杂交种,表现出高光效株型茎叶夹角小、叶片挺直上冲的紧凑型玉米理想特征,其叶向值、消光系数、群体光合势、光合生产率等生理化指标更趋合理,实现了种植密度、叶面积指数、经济系数和较高密度下单株粒重“四个突破”。玉米种植密度平均增加1000株到1500株。在李登海“掖单13号”、“掖单12号”育成不久,我国著名的玉米专家佟屏亚、黄舜阶等就指出:李登海的良种为我国紧凑型玉米的利用展示了广阔前景。

20世纪80年代末,在我国玉米紧凑型观点同平展型观点僵持对立不下的时候,国家农业部依据李登海等科学家的卓越贡献,适时提出将全国玉米种植由平展型向紧凑型转移。1990年9月2日,建国以来最重要的一次全国玉米生产会议特意安排在莱州市召开,颇有现场会之意。

李登海为确立紧凑型玉米新的主体地位不遗余力。他在原玉米研究所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创建起农科院,组织全国12个省市玉米主产区,发起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紧凑型玉米研究会,并聘请北京科教电影制片厂拍摄发行影片《紧凑型玉米高产栽培》。

具有崇高科学道德的李登海,每年都无偿将试验示范种子发送给全国几百个科研单位,将自己的“478”等自交系无私提供给其他育种专家。全国许多地方利用“478”组配成的新的紧凑型玉米杂交种有40多个通过审定。在中国,育种、栽培通常属于两个领域。李登海将两副重担一肩挑。他用自育的紧凑型玉米良种,配以精准栽培模式,突破了平展型玉米的高产极限,先后5次创下全国夏玉米单产最高纪录,并一举创下亩产1096.29公斤的夏玉米世界单产最高纪录(平展型玉米单产最高700公斤左右)。全国玉米专家顾问组副组长魏义章在验收产量后激动地说:“我在这里看到了玉米王国的珠穆朗玛峰。”在国家和各级政府、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凑型玉米在全国快步取代了平展型玉米,李登海也被誉为“中国紧凑型玉米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良恕,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著名植物生理和遗传育种科学家李振声,了解了李登海在紧凑型玉米的主导贡献地位后,在李登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奖》的推荐证书上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