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要求人民币升值是战略幌子 不改贸易逆差

来源: 作者: 时间:2005-04-29
从美国国会到七国集团会议,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最大理由是中美之间的巨大贸易失衡。根据美国普查局的资料,2004年中美之间的商品贸易逆差达到了1620亿美元,占美国全部商品贸易逆差的24%。特别是2005年一反“低开高走”的常态,1、2月份商品贸易逆差已经达到了近300亿美元,同比增长47%,2005年的中美商品贸易赤字很可能出现“高开高走”的结果。

纠正贸易逆差主要有两条渠道:一是减少国内需求,降低经济增长速度的支出调整法;二是货币贬值的支出转移法。在国内政策无法寻找突破的情况下,美国只有在外部路径上进行选择。由于中国对美国的巨大贸易顺差,而人民币维持对美元的事实盯住,首当其冲成为布什政府的责难对象。

一个自然的问题是:人民币升值能否改变中美之间的贸易割据?理论和经验给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原因在于美国消费者对中国商品的偏好超过了中国消费者对美国商品的偏好。因为顾客在选择商品时,除了考虑汇率变动带来的价格变动因素外,还要考虑诸多非价格因素。经济学家估计了中美之间的商品进口收入弹性和出口收入弹性,前者显著大于后者。在给定贸易条件下,只要这种收入弹性上的不对称继续存在,中美之间的贸易收支赤字就会不断恶化。也正是因为这种非价格竞争力因素的存在,通过人民币升值改善中美贸易赤字的渠道受到了很大约束。

中美之间商品进出口收入弹性的非对称性存在多种解释:原因之一,中国快速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更为多样化和高质量的商品用于出口,从而也增加了美国对中国的进口需求;其二,全球生产链的重新布局、垂直一体化以及全球和地区市场准入等方面的原因改变了商品进出口的竞争力,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了自然禀赋上的差异,国内补贴、税收和规制上的差异,更重要的是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作用;其三,收入弹性的非对称性在不同部门之间也存在差异,普通消费品的收入弹性的非对称性更为明显,而中美之间的商品贸易逆差70%以上集中在消费品领域。

实际上,为了收紧中美之间的商品贸易赤字,缩减进口几乎难有作为,主要是不断扩大美国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出口。比如在先进技术产品的进出口上,美国2003年和2004年全部贸易逆差分别为268亿和370亿美元。其中,仅美中之间的贸易逆差,2003年和2004年分别占了211亿和363亿美元。除去中国,美国的先进技术产品贸易基本可以保持平衡。美国先进技术产品出现贸易逆差主要是信息和通信产品的巨额逆差,而在其他包括航空技术产品、电子技术产品、武器、柔性制造技术等领域仍具优势,保持着顺差。中美先进技术产品贸易出现逆差的主要原因是美国对产品出口中国的技术限制。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美国逐渐放宽出口产品的技术限制,其他先进技术领域的顺差有可能放大从而抵消信息和通信产品的逆差,以至缩小整体逆差规模甚至发生逆转。

总之,要求人民币升值无法改变中美之间产品出口竞争力,因而也无法改变中美之间的贸易格局,人民币升值要求只是美国贸易政策和对外战略的一个幌子。

Baidu
map